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上课前我先作个调查:喜欢读小说的举手,哇,多得很;那么喜欢读诗歌的举手,哟,少得可怜。很多同学不太爱读诗歌,其实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很高雅的一种文学形式,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人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多读一点诗歌,培养自己“纯正的文学趣味”。  相似文献   

2.
《人民文学》第9期,看一篇罗伟章的《奸细》(中篇)足矣。 这两年一直看《人民文学》,罗伟章俨然“熟人”矣,但要问到如何评价他的写作,还是让人颇费踌躇。从《我们的成长》的朴素,到《大嫂谣》的真切,再到《变脸》的干瘪,罗伟章始终在“成长”也在摇摆。尽管“底层文学”一再升温,而罗伟章已俨然成为其中的“主力作家”,我们却不愿意看到一个新作家为了赶潮流而牺牲文学上的真正成长。  相似文献   

3.
朱光潜先生认为,一个人不喜欢诗,文学趣味就低下了,“因为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涛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读不出诗的趣味,也就品小出其他文学作品的妙处了。  相似文献   

4.
史国栋 《农村教育》2007,(12):55-55
最近几年随着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人选高中语文课本,结束了长期在中学否定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承认了独立的人性.承认西方现代派对文学观念和文学手段革新。当代中国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社会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传统农业社会急剧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西方国家一百多年前出现一些问题到现在也在中国应运而生。现代社会在充分开拓人的视野,扩大人的选择天地的同时,也给人带来空前困惑。人们现在最常说一个词就是“机遇”,  相似文献   

5.
试论短信文学的文学合法性及其新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信文学脱胎于被称为“第五媒介”的手机短信。它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学界对“短信文学”这一概念及其“文学性”的思考与论争。短信文学的“文学”名分是否合法,应综合以下两方面加以判定:首先看它是否应用了文学修辞技法;其次看它否具有文学审美功效。在确认文学合法性的前提下,方可进一步探讨短信文学的独特新质。  相似文献   

6.
樊素琴 《中学文科》2009,(13):82-82
在中华浩如烟海的文化瑰宝中,诗歌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她以其无穷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人们的心灵。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不喜欢诗,所以其文学趣味低下……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读诗、读好诗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文学的等级与趣味发生过许多变化,对于个体来说,传统趣味不可能断然割舍,具有延续性。近代以来为民间与下层所喜爱的文体与趣味借助政治进入文学体系的中心地位。在20世纪的现实政治语境中,由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揭橥的当代文学创作原则更是强调工农大众趣味,批判“小资趣味”、“小市民趣味”,文学也出现新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对于传统的文学研究来说,“文学语言”无疑是一个最基本的学术概念,随着文学与语言学的相互交又以及“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兴起,“文学话语”逐步取代了“文学语言”。表面上看,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态势,然而,从“文学语言”到“文学话语”,这不仅仅只是一种研究策略或研究“视角”的改变,这一过程本身体现着许多方面的观念的“转换”,包括对“文学性”理解方式的转换和语言学观念的转换等。探讨并审视这一“转换”的过程对于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因此,“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一直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常考点。品味语言艺术的能力,跟一个人在长期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趣味有关,同时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技法来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自高尔基以来不时地为人们所提起,虽然过去偶有几位学者作过一些论说,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学界对此所引起的注意力还远为不够。我们需要思索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到底人学是什么,文学是什么,文学与人学究竟是什么关系,“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的意蕴是什么,其对于认识“文学”之现象与本质可提供什么样的启示,等等,显然都是一些意味深长的文学理论话题。  相似文献   

11.
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的艺术风格是由一批代表社会思潮、时代情绪、审美趣味的文学家涂抹的。它经历了一个由“颂歌”年代透射出的明朗与清新兼具,到由“战歌”年代透射出的热烈与冷峻杂糅的变化。这同时也就形成了其艺术风格的基本色调。但由于风格大一统、类型化,也使十七年的艺术风格显露出一种“单纯的热闹”。  相似文献   

12.
论美国印第安文学演变历程中的内外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第安文学传统研究涉及美国文学的起始期确定问题,是美国文学发生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北美最早的居民,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的印第安文学传统。可是,由于印第安人在社会发展史上受到其民族发展阶段的制约和欧洲外来移民及其文学传统猛烈冲击的内外因素影响,致使美国印第安文学经历了由“主流文学”到“弱势文学”的演变过程。但是,印第安人及其文学为美利坚民族以及美国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女性文学扫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的女性文学 ,从“无性文学”中走出 ,走进女性独有的“黑色意识”,进而 ,又浮到生活层面 ,展开“新写实”的描写 ,然后 ,又沉下水面 ,开始了“女性自传体”的写作。从时间看 ,这是一种顺序。从艺术法则看 ,这是一次开垦与建造。女性文学 ,开垦着另一种真实 ,建造着另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14.
《文学教育(上)》2010,(13):158-159
作家东西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很多搞文学的人都感到痛苦,“评判文学的人痛苦,创作文学的人也痛苦。”这是因为,一个文学的标准被打破了。他说:“批评家也好作家也好,想当然地认为文学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然后我们分出第一、第二、第三来,于是文坛就非常公平,秩序井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文学教育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忽略文学的教育,势必导致广大的受教育者文学修养偏少,鉴赏能力偏低,审美趣味偏淡,写作功底偏弱。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全面而系统地接受人类文化与文学积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吕嘉健 《广西教育》2004,(7A):79-81,74
三、文学探究“期待心理”以及学习指导 文学探究“期待心理”的学习指导,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获得文学阅读的各种“满足感”,帮助学生建立个人阅读习惯与文学惯例的对应性,以形成学生内心世界的文学反应动力机制,完成个人自主爱好文学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7.
小说本属子部,到初唐刘知几将其归于史部之后,唐代出现了一系列补充正史的“史化小说”,包括刘Si的《隋唐嘉话》(又名《小说》),阙名《大唐传载》、李肇《唐国史补》和高彦休《唐阙史》等,既有对小说史学意义的纯粹化,但也有对小说趣味的追求,表现了和以唐传奇为代表的文学小说不同的文体风貌,最后,在孙光宪的《北梦琐琐言》里,呈现了史化小说与文学小说相合流的倾向,在北宋初将中国小说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周作人“人的文学”中的“人”不主要指“个人”,而是指“人类”,因而他的“人的文学”不是“个人本位主义”的文学,而是“人间本位主义”的文学;他的“平民文学”中的“平民”也不是“民粹主义”意义上的“平民”。而是泛指“人类”,因而“平民文学”不是有关底层民众的文学,而是关于人类的文学。由此,普世诗学构成周作人早期文论的基本质态,而不是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的、所谓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文学观。  相似文献   

19.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似乎从李商隐的《无题》开始,蜡烛便成了中国文学中的一个经典意象。现在人们仍然常用它来赞美那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如果说第一个用蜡烛来比老师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就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材了。小小说《蜡烛》是否也落人窠臼了呢?当然不。作家胡炎可不是依葫芦画瓢,他用老瓶装新酒,赋予了蜡烛以全新的含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早就有人指出,文学的要义就是对人的描述。而如何描述,却是不同种类的作家或不同种类的文学显示出的特点。欧美文学从古希腊文学开始,一直到当下的“现代主义”文学,始终贯穿着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这就是人道——或叫人道主义的主题。它显示着西方人独特的个性,也显示了西方文学“以人为本”的厚重本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