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有人宣称报纸已经进入了寒冬期,但也有人表示,报业与网络结合,能很快走出困境,并开拓新闻传播的新模式.<纽约时报>的报网融合之路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坦帕论坛报>、<今日美国>、<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美国大报相继成立cnd--不间断新闻部.本文通过对这些媒体cnd的流程分析,结合国内大报<广州日报>滚动新闻部的成立,试图寻找出不间断新闻部如何操作才能深入挖掘报网互动最深层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李翔 《传媒》2004,(2):40-41
在西方,人们相信,每一份报纸、杂志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特纳.特里奇在他的自传<我的一生与纽约时报>中描述:当卡特里奇知道他将在<纽约时报>获得一份工作的时候,他每天都会买一份<纽约时报>,模仿时报的行文风格写文章.那时候,他还在<芝加哥太阳报>作记者.此后,卡特里奇的职业生涯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同纽约时报那种长长的不加标点的句子为主的行文方式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4.
Web2.0时代,报网融合成为报业应对激烈的媒介竞争的共同选择.本文从网络对报媒的冲击出发,分析<南方周末>报网融合的个案,并阐述今后改革的重点,以展现目前报业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报网互动互融已成为业界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作为媒介融合的重要形态之一,报网融合刚刚起步.就在传媒市场呈现出优势互补后的巨大活力。作为全美最具影响力的报纸,《纽约时报》时刻把握传媒业发展的脉搏,行走在报网融合的最前沿。1996年1月,《纽约时报》搭乘网络快车,建立了报纸网站,仅在当年4月,网站日均用户就多达140万。  相似文献   

6.
"刊登所有适合刊登的新闻",新闻同行对这个口号是再熟悉不过了.它出现在每一份<纽约时报>的报头下. 1896年,阿道夫·奥克斯接办<纽约时报>,当时正值便士报风行、黄色新闻泛滥,为了扭转低俗化的报道倾向,突出自己报纸的风格定位,他提出要作庄重、严肃的新闻,而"刊登所有适合刊登的新闻"便是奥克斯新闻追求和办报理念的体现.<纽约时报>自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媒体口号的形式与包含的理念则随着报纸的发展而传遍全球.  相似文献   

7.
报网互动已经是平面媒体发展的大方向.<平顶山日报>在报网互动方面也积极行动,其中<读者之声>版"百姓话题"栏目与论坛互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报纸读者数量减少,不仅使报纸销售量减少,广告数量也在减少.这种恶性循环,让全球报业面临危机,纵论美国的"百年老报",<纽约时报>(1851年创刊)、<华盛顿邮报>(1877年创刊)、<洛杉矶时报>(1881年创刊)、<华尔街日报>(1889年创刊),也面临着考验.  相似文献   

9.
一 虽然美国大量地方性报纸都设有全国性内容的版面,但只有<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今日美国>拥有足够的资金全方位展开全国性报道.这三大报本来具有各自不同的定位、读者和广告客户,但在开展全国性报道竞争中却趋于一致了.<纽约时报>对它在美国东海岸拥有最多读者和广告客户的情况已不满足,开始野心勃勃地进行全国性扩张;<华尔街日报>则刚刚花费了昂贵的代价重新设计版面和重新定位读者.这两家报纸无奈地承认:他们的所有努力使得两家报纸都有点像<今日美国>了.  相似文献   

10.
西方报纸,知名如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英国<泰晤士报><卫报>等等,都有专门的讣告新闻版面,有专门的编辑和记者,也有著名的讣告撰稿人,更多的城市报和社区报里,讣告新闻也是一块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针对当前加强"三农"工作的现实需要,适应社会舆论格局发生根本变化的时代特征,积极借助科技进步的有效成果,不断创新媒体形式,拓展服务空间,构建多维传播格局,形成以<农村报>为龙头,一报(<农村报>)、一刊(<新农村>杂志)、一网(乡村网)、一手机报(<农民百事通>)、一栏(新农村阅报栏)的现代农业传媒体系,全面提升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要研究西方商业大报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就必须对西方商业大报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彻底的了解,本文主要对<泰晤土报>和<纽约时报>的主要改革措施进行阐述,从中总结出西方商业报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对新闻人来说,一些平面媒体衰落带来的并不全是伤感.报网融合催生了更多、更好前所未有的"讲故事"的方式,带给报业更多的希望.纽约时报的网站运营和全媒体实验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报纸的"网事"版是报网互动的一种产物和表现.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地区的<宁波晚报>、<东南商报>和<钱江晚报>(宁波版)等3份报纸的"网事"版为研究个案,考察了"网事"版在期刊、版面安排、选题、报道模式和报道思路等方面存在的异同,以期对新闻实务界探讨报网互动的模式和形式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黄朝钦 《当代传播》2011,(1):71-74,81
在欧美报业格局发生急剧变化背景下,有着160年辉煌历史的<纽约时报>宣布将"弃报投网",并拟再次对网络版内容收费.这一事件对中国乃至全球报业都是一个启迪与警示.本文从<纽约时报>近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入手,结合美国报业格局,剖析<纽约时报>"弃报投网"背后的偶然与必然.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球报业滑坡总体趋势,分析中国报业面...  相似文献   

16.
纽约时报公司的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纽约时报>运用进取的经营发展策略,与新媒体大胆结合,深入不同媒介领域,不仅维系了自己百年老报的风范,而且进一步扩大了报纸的影响,营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美国"两报一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亚洲版)以及英国泰晤士报2010年涉华报道的阅读分析可以发现,与往年相比,以这些报刊为主的西方媒体的涉华报道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马路 《出版经济》2003,(11):20-22
<纽约时报>是由雷蒙德和琼斯于1851年创办的,经过了150多年的苦心经营,如今这家报纸已经成为北美发行最大的日报之一,并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媒体集团之一,不仅出版<纽约时报>,还拥有<波士顿环球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和另外16家报纸,同时还有8个有线电视网、2个广播电台和40多个网站,年收入达30多亿美元.在<财富>杂志的"最值得羡慕的美国公司"排行榜上,<纽约时报>名列出版业首位.<纽约时报>的社论评论到位,内容信息量极大,新闻观点新颖独到,对社会负有极强的责任感.她的头版新闻经常被其它媒体参考和引用,这也充分反映了她在社会中的独有价值.<纽约时报>能有这样的地位是和她长期的坚持自己的品质追求和坚持自己特色经营密不可分的.她的经营之道就是她的成功之道,分析一下她的经营历史和经营方略无疑对我们是有益的.<纽约时报>的经营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对自己以网络形式发布的内容产品直接收费,是传统纸媒梦寐以求的事情.<纽约时报>早在2005年5月就曾经对此作出尝试.当时,<纽约时报>将评论和专栏作家文章作为"时报精选"(Time Select),要求没有订阅<纽约时报>纸质版的读者支付每年49.95美金的订阅费在线阅读(已经订阅了<纽约时报>和集团所属的<国际先驱论坛>纸质版的读者可以免费浏览).  相似文献   

20.
<纽约时报>社论版的权威性、影响力应归功于其运作机制. 管理特色 <纽约时报>发行人奥克斯对于社论政策立下了指导性原则,这种原则一直深深影响着的<纽约时报>社论版管理运作机制.他在1923年写给<水牛城晚报>驻华盛顿特派员的信中说:"社论委员会并不决定报社的政策,一如总统的内阁部长并不决定总统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