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许多名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他的"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对我的感触最大。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那里学到的东西很多。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是十分琐碎的,一个优秀的幼儿园班集体的建设也是来之不易的,因为需要教师精心地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教师在工作的时候,也要很小心,做到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这样才能够使班级管理有成效。  相似文献   

2.
李高翔 《科教文汇》2007,(8Z):94-94
新课改明确指出:在未来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变换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真正的高分高能的复合型人才,没有考试的教育也是不全面的教育,显然也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谁也不会认为“交白卷”是素质高的表现。然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民,而不是培养“考试得高分,其余不沾边”的高分低能的公民。所以我们高中化学老师要更新化学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3.
吴彬 《知识窗》2013,(4):20-20
西方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再教。”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巧妙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学会独立思考、质疑问难、探索规律、掌握知识、总结经验的方法.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爱学”、“会学”、“学好”、“学活”、“学深”、“学透”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钟美玲 《科教文汇》2009,(17):43-43
主要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出发,阐述在高职教育的教学工作中如何抓好“教”与“学”两方面工作,从而实现高质量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徐士才 《科教文汇》2007,(4X):104-104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而中学历史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一门重要课程,实践证明: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基本素养教育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只有不断地发掘历史学科中的德育素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进而更好地完成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6.
孔素阳 《科学中国人》2014,(1S):145-14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要求教师必须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人才,英语教学工作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构建新的模式,探索新的途径,将创新教育融入英语课堂教学。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高美玲 《科教文汇》2007,(11Z):111-111
教与学一直就是相伴相随的统一体,我们无法割舍“学”来强调“教”的重要性,也无法摒弃“教”来突出“学”的重要性,教学中我们必须有这样的共识,精湛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教学成绩的提高,有助于自我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思想品德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德…  相似文献   

9.
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先生曾说过:“教音乐不是我的教育目的,我想造就良好的公民,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人民音乐家洗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类最大的欢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些都道出了音乐的教育功能,也启示着我们在音乐教学的始终应渗透着德育  相似文献   

10.
刘省贤 《科教文汇》2009,(20):105-106
课程改革一直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应从分析企业的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入手,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应以项目为载体,贯彻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理念,落实“教、学、做”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和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陶行之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我们要从小教孩子学会做人,笔者认为一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二要教育孩子善待他人,三要做个勇敢顽强的人。  相似文献   

12.
德育工作是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它要求各学科在教学中要贯穿德育的教学工作,数学教育也是如此。既让学生们掌握比较扎实的科学技术知识,又让学生们在“德”的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我国培养真正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陈利芳 《科教文汇》2007,(9X):69-69,101
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但在具体的德育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应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学科综合、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一些改革,才能使德育教学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要求是全面素质的教育,中学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体育既要育体,还要育心,在运动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是当前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健康发展对体育的要求。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研究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美育教育的途径。主要结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重视德育、美育教育,有利于培养高尚情操、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鉴赏美的知识和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廉汉林 《科学中国人》2014,(2S):130-130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王本芝 《科教文汇》2007,(3X):121-121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导入也是这样。对历史课堂教学来说,精彩的导入无疑会为教学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巧妙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导入,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笔者尝试了多种趣味导入法,愿与各位同仁商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曹宇晖 《科教文汇》2007,(1X):93-94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顺利加入世贸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强烈,从而使得我国的教育模式应从根本上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教育者承担着“把应试教育转到以提高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国民基础教育的轨道上来”的艰巨任务。因此我们应抛弃过去的呆板的“灌输法”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这就要求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也应当突出素质教育。英语口语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应该遵循“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这个总目标开展工作。利用英语口语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人做人。现代教育家魏书生老师也说:“教育就是使人能做人.能做事.这是永远不变的,”由此可见.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教学生做人.即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掌握既符合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要求,又适应世界文明发展需求的做人准则.将来走向社会能够成为一个“真”人。教学生做人,不同阶段的教育有不同的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教学创新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大的方面论述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主要途径、关键所在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保障,教学中提倡议“人本思想”和“能力人格本位”思想为指导;推行“集群式”、“一体化”课程模式;“参与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和“分层次教学:是创新教学方法的最佳选择;教学评价应力求全面的检测学生学习及教学效果,克服以点带面的片面作法,并应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向导,引导教育教学活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实践与理论已经明确的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在数学的教学中把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获得教学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