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科考试的基本要求有两个,首先是要求掌握基础知识,考卷中涉及的题目都是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偏不怪。二是注重理解、分析、综合能力的考察。这两点基本要求是适合成人学习特点的。 历史科平均分一向不大高,1993年是38.06分,分数如此之低,值得我们深思。目前成人考生的主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2.
一、高三文科班历史教学的特殊地位高三文科班历史教学具有与中学其它年级历史教学不同的特点和作用.1.《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科考试说明》是指导历史教学和高考备考的基本依据和权威性文件.《历史科考试说明》对能力的要求主要是围绕考试目标制定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选拔人才.高考历史科在考查考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其学科能力.高三文科班历史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增强选拔意识.  相似文献   

3.
港台信息     
港台信息香港考试局缩小历史科必读范围香港考试局历史科委员会已通过1997年推出新修订的历史科考试课程。首先缩减学生必读的内容,同时加强现代史部分;此外对1999年以后一根本”改动历史科提出设想。因现行中学会考历史考试课程太广,考生难以应付,所以考试局...  相似文献   

4.
世界近代史的阶段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近代史的阶段特征王充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就是“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是在高考复习中,必须重视历史阶段特征的教学。什么是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呢?概括起来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各...  相似文献   

5.
略谈历史科阅卷环节影响高考质量的几个因素●林川早在1995年初,国家教委考试命题研究中心在其《1994年历史科高考评价报告》中就已明确指出:“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当前影响历史科考试质量的最突出问题,是阅卷的评分者信度偏低。”(见本刊1995年第1~2...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习》2001,(3):39-43
近几年教育部从中学教学实际并为减轻考生复习负担考虑,每年都划定考试范围。历史科由于学科特点所决定,考试范围对考生最后阶段的复习十分重要,即:没有划入范围的应该不在命题考虑之内。为了及时反映考试范围的变化,本刊每年都十分关注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有关正式出版物。本刊今年第2期刊载的“今年高考历史科有哪些内容不考”一,特别查看了作的依据,章依据的是标明“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正式出版物。但目前对照正式出版的《考试说明》,前的依据是错误的。为了避免误导,我们将今年《考试说明》历史科规定的“考试内容”全刊录如下,请考生以此为准复习。无论“3 X”,还是“3 2”,历史科考试内容都一样。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学应注重「史论结合」孙殿元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史实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这不但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在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考生应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考试说明》已正式公布。与往年相比,无论是在“能力要求”、“考试内容”、“题型比例”,还是在“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方面,都作了较大的调整,现择其要者如下以飨读者。Ⅰ.考试性质[未变。注:“()”...  相似文献   

9.
历史概念在高三备考复习中是十分重要的。历史概念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之“网结”,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之“基石”。因而“形成和运用正确的历史概念,是理性地认识历史的起点,是历史学科各项能力的‘基本‘”。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历史科《考试说明》关于历史学科能力的四类十条要求中,第一条即要求考生必须具备“再认再  相似文献   

10.
《考试说明》实际上就是考纲,它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指导高三复习备考的依据。1996年《历史科考试说明》,是在总结1995年高考历史命题的成功与不足之后,在1995年《历史科考试说明》的基础上加以修订制定的。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1996年《历史科考试说明》,对指导当前高三文科生的复习备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今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说明》。《说明》中提出了历史高考注重考查学科能力的10条要求。这是国家教育部门第一次将中学历史科的能力要求具体化。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高考本身,对全面落实中学历史教育目标,无疑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考试说明》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制的。历史高考的能力要求也是以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的相应内容为背景制定的。尽管高考历史科在近几年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上明确转向注重能力考查,但是,在实际上,中学历史教学在能力培养方面还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完整  相似文献   

12.
陆治武 《中学文科》2007,(10):104-105
历史科专题复习与训练是高考复习的重要环节,特别是目前文综科目考试的形式,历史科都是以专题的形式出题,每个专题出三至四道小题,选择题一般有三个专题,加上两道非选择题.每年整份高考试题历史科共有五个专题左右。所以,历史科的专题复习和专题训练是高考文综历史科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常做法都是在高三复习第二轮才进行专题复习与训练,教师会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订购相关的专题复习资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三年来,我一直担任初三年级的历史科备课组长,肩负起学校的第一个实验班和三个普通班的历史科教学任务。因此,三年来每一年的中考一结束,我都会了解到一些学生的考试情况,归类起来不外乎这几个方面:时间紧,试题无法完成;材料解析题不懂得如何下手,丢分严重;问答题答题不全面等。学生考试之所以出现此类情况,原因是很多的,我认为其一是学生忽视了开卷考试.平时对历史科的复习功夫不到家,对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他们认为到考试时才查看课本资料照样可以顺利过关:  相似文献   

14.
三年来,我一直担任初三年级的历史科备课组长,肩负起学校的第一个实验班和三个普通班的历史科教学任务。因此,三年来每一年的中考一结束,我都会了解到一些学生的考试情况,归类起来不外乎这几个方面:时间紧,试题无法完成;材料解析题不懂得如何下手,丢分严重;问答题答题不全面等。学生考试之所以出现此类情况,原因是很多的,我认为其一是学生忽视了开卷考试.平时对历史科的复习功夫不到家,对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他们认为到考试时才查看课本资料照样可以顺利过关: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历史科《考试说明》新课程版(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已经正式颁布,这是历史高考的命题依据,也是广大考生复习备考的依据,因此对《考试说明》的学习、理解、使用十分重要。一、今年历史《考试说明》有哪些新变化?今年历史《考试说明》对于考试性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的要求与以往历史单科的考查要求相比,并无变化,保持了稳定。变化主要表现在考试内容与题量两方面。总的特点是作减法,即删减内容,减少题量。(一)题量方面:总题量由36题减为31题,主要是客观题部分的选择题由30题减为25题,主观…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教育测量中,考试与基础教育的关系是建立测量体系的基础.作者从教学目标与考试能力要求、能力与智力、教学和考试的评估形式、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对于历史科高考备考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2004、2005两年自主命题的基础上,江苏省考试院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和江苏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台了《2006年江苏省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下称《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教育部考试大纲的补充,是政府向社会发布考试信息的权威件,是避免考生因为信息不对等到而影响高考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认真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深刻把握考试说明的实质,领会考试说明的精神,将进一步明确后期高考复习的指导思想,进一步理顺后期复习的思路,进一步提高后期复习的质量。下是本人就江苏省的考试说明的粗浅认识及今后复习教学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全国普通高考历史科的命题,是近5年来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由于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变化以及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的修订,试卷结构和考查内容都相应作了较大调整;试题进一步突出了历史学科特点,大大加强了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其中着重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分值第一次达到全卷的3/4以上..这些变化不仅较好地体现了高考改革的方向和基本要求,也顺应了中学  相似文献   

19.
汤永成 《新高考》2005,(10):22-23
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在于知古鉴今,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为现实服务。而历史人物的评价又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合情合理、客观地评判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是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历史科考试大纲》在其考试能力要求的“历史阐述”部分,明确提出学生应该学会“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高考对信息解读能力的要求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高中)对学生学科能力提出的要求是“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2004年高考历史科考试大纲将要求进一步细化:“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