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物质的提纯(也叫除杂)是指将某物质里含有的杂质除去,即利用主要成分和杂质不同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来除去其中所含的杂质,以得到较纯净的物质的过程。一般地讲,除去杂质的方式有两种:(1)将杂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以达到分离的目的;(2)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出来的物质,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得到更多的要提纯的物质。从混合物中除去杂质的方法分为两大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一、物理方法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分离和提纯混合物的物理方法,有讨德法、蒸发结晶法和冷却结晶法。过滤法适用于除去混合物中不溶于水…  相似文献   

2.
提纯物质要求把不纯物除去,而对除去后的杂质一般不要求恢复到原来状态。本文主要从用化学方法提纯物质的原则和方法的角度分析。 一、对提纯物质方法选用的原则 1.不增:提纯过程中尽量不增加新的杂质。  相似文献   

3.
物质的提纯是把混合物中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物质的过程。在无机物的提纯中,最好先用加热、溶解等措施分离,然后加入试剂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或气体、沉淀等易分离的物质。在整个分离过程中,不应引入新的杂质。有机物的分离,最好先用分液、蒸馏、洗涤、渗析等方法。对于具体物质的提纯应根据物质及含杂质的性质选用具体适宜的方法。现将常见  相似文献   

4.
物质的提纯     
考测点导航物质的提纯(即物质的除杂)是把某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除去或使杂质转化为要提纯的物质的过程。本节中考的热点是:物理法除杂的一般方法;化学法除杂的一般方法;综合多种方法除杂的能力。试题多为选择题或填空题  相似文献   

5.
物质的提纯是指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的性质不同,选择适当的实验手段将杂质除去。除杂质时要求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再引入新杂质。在除去杂质时,要正确选择试剂,所选的试剂一般只能与杂质反应,而不能与被提纯物质反应。  相似文献   

6.
一、复习要求1.了解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区别和关系。2.掌握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具体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二、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及例题分析分离是指把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物质分离开,要求分开后的各种物质恢复到各自原来的状态;而提纯是指把混合物里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的物质。两者所采用的方法基本相同。主要方法见下图:(-)物理方法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而将混合物加以分离或把杂质除去。常用的方法有:互.过滤通常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或可溶性固体和不溶性固体的分离与提纯。…  相似文献   

7.
物质的提纯     
除去已知物中所含的少量杂质,使不纯物变成较纯物的过程叫物质的提纯,物质的提纯又叫除杂质。 提纯物质时一般必须遵守如下几个原则: 1.不能引进新的杂质。 2.选择的试剂只能与被除去的杂质反应,而不能与已知物(即样品中应保留的物质)反应。 3.反应后的产物最好与已知物相同,如果不同,则必须与已知物容易分离。 提纯物质通常采取如下途径:1.直接把杂质转化为已知物。2.使杂质溶解,或加入某种  相似文献   

8.
物质的分离是指混合物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各组分分开;提纯则是将被提纯物质中的杂质除去.分离与提纯的目的不同,但在实验操作上都需要一些相同的方法.在进行物质分离提纯时,我们应根据被分离提纯物质与杂质性质的差异选择适宜的方法,现将物质的物理分离提纯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1、要审清题目要求提纯(除杂)与分离混合物两者要求不同,提纯的要求是加入试剂,除去杂质,同时不引入新的杂质;而分离混合物的要求是将混合物中的各物质分离开,但仍要保留原来这些物质。解题时要审清题目要求,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2、要分清所除物质不要错将杂质保留而将需保留的物质除去,如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有的同学选择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的方法,这样一来,需提纯的CO也除去了。3、小心带进新的杂质有的同学除杂时,仅考虑了除去原混合物中的杂质,而并没有去多想想,这样的操作是否会带进新的杂质。如除去KCl中少量的碳酸钾,…  相似文献   

10.
在生产中,为了提纯产品,常常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合理的步骤除去产品(或原料)中的杂质.为了除尽混合物中所含的杂质,所加除杂试剂一般要过量,且其生成物易与所要提纯的物质分离;除杂后既不能增加新的杂质,也不能使所要提纯的物质减少(但可以增加).要达到上述提纯除杂目  相似文献   

11.
一、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原理: 1.混合物的分离:是把原混合物中各成分一一分开而得到纯净物,并且恢复原样品。2.提纯:是把某种物质里含有一种或几种杂质,除去杂质而得到纯净的某种物质,提纯不要求一一恢复到原样品,但要求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除杂的原则: (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能增加新的杂质。(2)不变:被提纯的物质不能改变。(3)易分: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  相似文献   

12.
<正>在高中化学中我们会学习到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这一知识点,这一知识点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选取适当试剂及分离方法,除去提纯物中的指定杂质;二是确定除去被提纯物质中指定含有杂质所需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三是将分离提纯与物质制备、混合物成分的确定等内容融为一体,形成综合实验题。我们学习了有机物之后会发现,有机物的分  相似文献   

13.
初中化学去除杂质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立红 《青海教育》2006,(12):47-47
除去杂质的题型贯穿初中化学的始终,是初中化学常见的题型。除去杂质的方法有两大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一、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利用被提纯物质和杂质之间的物理性质差异除去杂质的方法,初中化学中有过滤和结晶两种。1.过滤。这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物质的提纯是把混合物中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物质的过程 .在无机物的提纯过程中 ,最好先用加热、溶解等措施分离 ,然后加入试剂将杂质转化为与要提纯的物质或气体、沉淀等易分离的物质 .在整个分离过程中 ,不应引入新的杂质 .有机物的分离 ,最好先用分液、蒸馏、洗涤、渗析等方法 .对于具体物质的提纯应根据物质及含杂质的性质选用具体适宜的方法 .1 过滤法分离液体和不溶性固体物质用过滤法 .例 如何分离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受热分解的产物 ?方法 :将产物溶于水 ,经过过滤把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分离 .2 蒸馏法据液体沸点高低不同 (相差大于…  相似文献   

15.
分离和提纯物质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物质的分离是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组分各自分开,从而得到较纯净的物质。物质的提纯是将物质中混有的少复杂质转化成其他物质而除去。物质的分离通常采用物理方法,若采用化学方法,最后则需把分离开的物质再转化成原组分或指定物质。物质的提纯,既可采用物理方法,也可采用化学方法,无论使用哪种方法,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不增不减:即在提纯过程中,不引新的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2.试剂专一:即选用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不与被提纯物质反应。3.以杂转纯:在除杂过程中,尽量使…  相似文献   

16.
除杂提纯是物质分离与提纯的一种类型,也是近几年中考常见题型之一.从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个角度,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归纳总结具体的除杂方法,让学生能针对不同的题型,快速找出行之有效的除杂措施.初中教材关于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主要介绍两种类型:一是除杂提纯,即把杂质除去,或使杂质转化为要提纯的物质;二是分离提纯,即把混合物中的不同物质分离开来,再分别进  相似文献   

17.
朱卫 《初中生必读》2012,(Z1):60-61
一、物质除杂的原则混合物中,一般把量少的物质称为杂质.混合物的提纯,就是除去混合物中少量的杂质.不论选择什么方法,必须满足下列条件:①除去原杂质,不得引入新杂质;②一般所选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被提纯  相似文献   

18.
姚磊 《初中生必读》2007,(12):31-33
在生产实际中,为了提纯产品,常常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步骤除去产品(或原料)中的杂质.为了除尽混合物中所含的杂质,一般原则是:①添加除杂试剂后,其生成物与所需提纯物易分离;②除杂后不能增加新杂质,不能使所需提纯物质减少(但可以增加).要达到上述除杂  相似文献   

19.
混合物中,一般把量少的物质称为杂质,混合物的提纯,就是除去混合物中少量的杂质,不论所选什么方法,必须满足下列条件:①除去原杂质,不得引入新杂质;②一般所选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被提纯物质反应;③与杂质反应后若生成新物质,则新物质必须易与主要物质分离。  相似文献   

20.
一、物质除杂的原则混合物中,一般把量少的物质称为杂质.混合物的提纯,就是除去混合物中少量的杂质,不论所选什么方法,必须满足下列条件:①除去原杂质,不得引入新杂质;②一般所选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被提纯物质反应;③与杂质反应后若生成新物质,则新物质必须易与主要物质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