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亳州剪纸是当地民俗文化的艺术再现形式,从岁时节令剪纸、婚嫁喜庆剪纸和祈福剪纸三个方面入手,对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亳州民间剪纸在民俗文化及其传承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研究,旨在提高人们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关注,当地政府部门要对亳州剪纸的生存环境进行保护,采取在中小学开设剪纸兴趣班,请剪纸艺人进高校课堂,建立剪纸学习网站,编写剪纸书籍等传承方式,走"传承、保护、发展"三位一体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教师学剪纸     
《教育》2012,(9):7-7
8月17日,湖北省竹山县麻家渡镇柿树坪村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堵河剪纸传承人”喻少贞正在向农村教师传授剪纸知识。为有效传承‘非遗”文化,当地学校采取多项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3.
实施剪纸课的关键是教师的剪纸水平。为了搞好剪纸教学,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到外地学习,向当地的艺人请教。学艺回来后,对本校的教师集中培训,严格考核,组织教师作品民主评选,择优上岗。全校实施剪纸课。每周每班一节课,每生配一把剪刀,一瓶胶水,每节课每人发一张16开白纸,其中蚝的作为课堂操作,剩下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作品)。剪纸课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由简单的圆、五角星、双喜、四喜、六喜、八喜到较为复杂的花、果、动物等。搞好画廊宣传,每周刊登一期学生的优秀作品,每月评选一次…  相似文献   

4.
正9月22日-10月2日,南昌老年大学豫章剪纸教师沈哲在台北辅仁大学艺术学院一楼辅仁艺廊,举办2016年豫章剪纸第六代沈哲特展。开幕式上,国民党名誉副主席蒋孝严先生莅临参观并致开幕词。此次活动中,沈哲老师作为豫章剪纸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将其精湛的剪纸技艺带到了台湾并深受台湾当地民众的喜爱,所展出的作品赢得在场的观众掌声连连。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上附着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永不过时的,是弥足珍贵的。在徐州,"剪纸"是一种江苏省的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剪纸技艺在当地世代相传。徐州剪纸取材丰富,内容广泛,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戏剧人物等类型的作品,也有以现实生活为主题、反映新时代精神风貌的剪纸作品。2008年"徐州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民间剪纸在平面构成教学中的运用为主要探讨对象,通过对其构成形式的分析,结合安徽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阜阳剪纸"为实例,阐述这种感性形式在当地高校平面构成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合理性.将具有构成特性、直观形象的民间剪纸与抽象的构成理论结合起来讲解,能够使学生更易于接受、理解;在构成练习中应用民间剪纸图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开拓学生的设计思维,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渊源于民间的美术活动,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能充分表现当地独特民俗文化风貌,也是学校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在原来德育成果的基础上,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创造性地开发新的德育课题——"披红挂绿,美丽童年"。这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是以剪纸为载体,让小学生领略"剪纸文化"这一民间瑰宝,感受民族文化的风采,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并通过动手动脑的方式,亲近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剪纸民间工艺,通过剪纸作品的学习欣赏,尝试剪纸工具、材料与制作过程,塑造体验剪纸学习的兴趣、方法,促进  相似文献   

8.
剪纸艺术本身具有风格独特、手法简洁、构图优美、色彩明快的优势,而闽东柘荣的剪纸作品尤其具有代表性,它历史悠久,同生活和民俗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实用价值与观赏均佳。而怎样将当地丰富的剪纸艺术资源拿到中小学课堂上来,使之成为良好的教育教学素材,则需要教师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剪纸和皮影都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这两门传统艺术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形式,在当地的艺术土壤中相互影响,尤其是线条造型方面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之处。通过环线皮影和当地剪纸的渊源、线条方面的异同、造型等方面来论述环县皮影与当地剪纸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剪纸和皮影都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这两门传统艺术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形式,在当地的艺术土壤中相互影响,尤其是线条造型方面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之处。通过环线皮影和当地剪纸的渊源、线条方面的异同、造型等方面来论述环县皮影与当地剪纸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正>一年来,在行知乡村教师研修班老师和领导的引领下,我积极参加行知乡村教师奖举办的各种活动和行知乡村教师研修班研修学习,认真撰写研修心得和考察报告,两篇论文发表于《福建陶研》,并参加晋江市综合实践活动的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在晋江市综合实践主题成果评选活动中也获奖。在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活动,特别是剪纸这项"非遗"的传承,在我的努力传承下,我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都会剪纸。利用周末时间到了寿宁等多个贫困县和霍童古镇中心小学送教剪纸活动。  相似文献   

12.
作为“剪纸课”的教师,结合一学期以来的教学实 践及问卷调查,我对“剪纸”课程的改进有以下几点思考:“妙趣 横生“玩剪纸””“;一本正经”学剪纸;剪纸文化,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13.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剪纸课程的教育价值和发展前景逐步被人们所重视。陇中剪纸课程教学在甘肃定西刚起步,它完全可以融合当地特色资源发展成校本课程,这是一次具有前瞻性的探索。文章为解决陇中剪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对如何构建陇中剪纸教学体系加以思考,希望能更好地促进陇中剪纸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第12课。教材分析《姥姥的剪纸》一文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剪纸技艺非常高超的"姥姥"的形象。"剪纸"是本文贯穿前后的一条主线索,也承载着人物的情感。沿着这条线,我们就可以走入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全文措辞优美,教师只要通过动情地读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牵挂。同时文中的插图也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的融融亲情,教学时可以充分地运用和联系,以此来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剪纸多来自民间,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者多为劳动人民,内容题材多反映现实生活。中国的剪纸从构图、形象、色彩及细节表现都更强调装饰性。由于材料与制作较为简单易行,所以被广泛用于美化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我校剪纸校本课程已经进行了几年,当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剪纸时,很好奇,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作为一种学习,持久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成功的保证。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布鲁纳也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在剪纸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持久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做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6.
幼儿学剪纸首先要培养幼儿对剪纸产生兴趣,近代教育学家弟斯多惠讲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从"1.巧妙组合,保护幼儿对剪纸的本能兴趣。2.欣赏了解,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3.在玩中学,提高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4.正面评价,增加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这四个方面培养幼儿剪纸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正>《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以散文化的手法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的人都赞不绝口。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之间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太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操劳,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文章的结尾部分语言委婉含蓄,是作者情感的高潮,是最能拨动读者心弦的地方,但也是学生最难以读"透"的地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亲密对话,读出文  相似文献   

18.
国家级非遗“阜阳剪纸”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灿烂瑰宝,是我国民间剪纸的缩影,反映出当地居民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通过分析阜阳剪纸的艺术特征、发展和保护现状及数字化保护优势,发现阜阳剪纸的传承与保护仍处于传统发展模式,数字化进程相对缓慢。未来,政府部门、保护机构、民间组织、社会公众等主体应积极关注阜阳剪纸的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发展进程,并从存储、展示、传播、应用、支撑五个方面探索剪纸数字化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9.
淮河流域的民间剪纸艺术呈现出丰富的文化特色,是当地民风民俗的艺术再现,以阜阳和淮北两地最具代表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淮河流域民间剪纸带给了人们美的享受,丰富了地方文化;而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艺术再现,它又是研究当地民风民俗发展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20.
王胜选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1):15-16,32
商洛民间剪纸是陕南民俗文化的一种形象的载体,它题材广泛,表现形式多样,造型质朴生动,是当地民间艺术中最能体现民俗性、传统性、地域性、时代性的美术形态之一。商洛民间剪纸将我国北方剪纸的粗壮浑厚和南方剪纸的纤巧秀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刚柔相济、节奏和谐、风韵自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