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是一节作课,写的还是老掉牙的“我的理想”。拿着教科书,拿着以前的教案,我走进了教室.开始作的教学。“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掌握在你们的手上,你们要担负建设祖国的重担.谁能说说你的理想是什么?”我把以前说过多次的导入语一字不漏地又说了一遍,在学生响亮的回答声中我肯定了那些有着远大理想的学生,也鼓励了那些还没有“大志”的学生。接着,学生按部就班地在下一节课动笔写作了.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批改作文一直在困扰着我们一线教师。小学作文究竟该如何批改,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一、明确自主修改的意义,激发修改的兴趣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学生们往往是绞尽脑汁才能凑齐一篇文章,谁还愿意再修改呢?怎么做,才能让学生明白修改的重要意义,并激发他们修改作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说“题目是章的眼睛”,以此来强调好的题目对一篇章的重要意义,这无疑是十分恰当的。最近几年,话题作在中学语试卷中广泛出现,给学生自拟题目写作营造了广阔的自由的空间。一个巧妙别致的作题目,往往会使人赏心悦目,从而大大提高作质量。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巧拟作题目呢?我曾对此进行探索,并应用于作教学,结果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4.
汪鉴利 《新作文》2003,(6):31-33
作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写作焦点,即在一篇章里,应该着力突出些什么,才能具有激动人心,引人思索,让人回味的内涵。那么在写作中到底应该突出些什么呢?即以什么为写作焦点呢?笔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写作焦点四字经,即情、根、趣、理。下面试作阐述.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这种见解虽不尽全面,但却说明了修改的重要性,中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严重忽视了学生修改能力的培养,学生一味写,教师篇篇批改,不乏案牍之苦,可学生却对教师的批阅反应漠然,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为此,我认为要提高作文水平,一定要重视学生修改能力的培养。其基本途径有四:  相似文献   

6.
王文丽 《师道》2005,(11):44-44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篇章,大意讲的是——在一个乡村小学校里,有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写了一篇题为《我的理想》的作。这个孩子在粗糙的格子本上写道:“阿爹还没走(当地称人死为“走”)的时候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以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学生苦读寒窗十余载,却写不出一篇文从字顺的文章来,其原因究竟何在呢?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精批细改’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老师办得到吗?即使办得到,把作文发还给学生就完事了吗?假如学生不完全理解你的用意,岂不是白费?”就揭示了其中玄机。事实上尽管老师花费了大量时间修改错别字、病句,加眉批、做总批,可作文发下去,大多数学生只看等级或总批,至于眉批和修改意见却很少有人问津,更不要说动脑筋想一想:为什么这样批,该如何写作,如何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等等。可见,“精批细改”对教师来说是白费精力,对学生来说则是收效甚微。而且这种做法更不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如何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呢?那么,如何做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写”变为“我要写”,自己寻找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呢?首先,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即在作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写作技巧和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应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使他们养成自己动手修改文章的好习惯。叶老也说:“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工作和生活中,谁都有经常作文的需要;作文也难得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8.
寻我记     
我们老师布置写作文.题目是《寻我》,她吩咐要写得有个性一些。一说要有个性,大家各种俗噱头就使出来了。我写的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创作容易,修改难,难就难在修改时间的安排,修改技能的传授和修改心理素质的培养。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作文讲评教学能不能移到课内?能不能从小处、细处、微处着手,让学生学习修改、学会修改、爱上修改呢?"微讲评"便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冯军梅 《现代语文》2006,(5):111-112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但长期以来,我们绝大多数教师沿袭的仍然是学生做老师改的传统方法。尽管教师们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但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在低谷中徘徊。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吕叔湘先生就已经指出了这种弊端。在国家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把“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确定为课程目标。那么,怎样才能把老师从劳而无功的作文批改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呢?怎样才能“多快好省”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认为,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独立修改作文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修改作文的习惯,才是“解放”与“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作修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7)评价建议的写作评价中把“重视对作修改的评价”单列一条,并对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作了具体阐释。然而,只给学生作以一次性评价,而不注重要求学生对其作做反复修改、重作,仍是当前多数中学语教师在作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作训练的有效运作,切实提高中学生作能力和水平,我们提倡中学生作的“重作”。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小学生习作教学也不例外.多年来,小学生都是被动作文,“教师要我写,我不得不写”,以致每次作文都是紧锁眉头,备受煎熬,作文写完,如释重负.这种被动的写作,学生的兴趣何在?感情何在?那么,如何做才能改变这一作文教学困状,真正夯实小学习作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明了航向.学生作文是一个自我积累、自我感悟、自我探究、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指导学生作文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生活,还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创新及修改习作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这个内因才能通过外因起作用,以达到不断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收效不显著的教学内容,怎样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呢?我认为利用课堂教学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一)作文课伊始,导之以趣即是在每次作文课之始或新生入学后所上的第一节作文课时,教师以幽默有趣、富有文采的开场引人入胜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例如:有一节作文修改课我是这样设计导言的:同学们,大家常常写文章,可什么叫文章呢?  相似文献   

14.
罗美华 《小学生》2013,(9):114-114
中年级作文教学起步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享有最大限度的思考和写作乐趣,消除畏惧作文的心理,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中感到需求和满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力求让学生作前乐意,下笔有言,成文自如。如何激发学生的说写兴趣呢?一、要注重形式活泼多样起步训练要体现中年级的特点。第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这种见解虽不尽全面,但却说明了修改的重要性。中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严重忽视了学生修改能力的培养,学生一味写,教师篇篇批改,不乏案牍之苦,可学生却对教师的批阅反应漠然,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为此,我认为要提高作文水平,一定要重视学生修改能力的培养。其基本途径有四:一、自润式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作文写出后不要急于誊写,而要回过头来认真修改。修改时要通读全文,教师要先指导学生看文章结构和选材是否需要变动,力求做到结构符合内容的表达,选材具有深刻的内涵。等到大的框架成型…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老师耗时最大而实效性低微的工作。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过程,不仅能减轻老师的工作量,还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怎样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一、激发兴趣动手修改1、在教学中,通过讲古今中外文学家修改反复文稿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让学生当小老师修改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作教学现状是怎样的呢?我认为是喜忧参半。所“喜”,多年来广大语教师、语教育工作在作教学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学生的作水平也的确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所“忧”,是那些作课上愁眉苦脸、毫无兴致,中学毕业后连封信甚至连个“便条”都不会写的学生;是那一篇篇、一本本或言之无物,或内容雷同的学生作;是那些日日“泡”在批改作繁重劳作之中的语教师!我觉得作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和实践,是当前作教学的主要弊端,我们的作课不是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由教师定出调子制好框子来让学生去“填空内容”。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文章修改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笔者接触到的学生中,很多人对修改文章都是谈"改"色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让学生乐意修改作文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了作文"嬉乐修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嬉乐正句法:"啄木鸟"找错字病句作文草稿写好后,大部分学生喜欢将文章束之高阁。在这种情况下,要让学生潜下心来自行修改,就必须有一定的任务驱动来有效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一次作文课上,笔者让学生自查  相似文献   

19.
林凡瑞 《新作文》2004,(11):16-16
一位名人说过,世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学生写好作.就要求学生做个有心人,注重生活,学会观察。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写出质兼美的创新作呢?下面简谈一点笔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无话可说与有话不会说,是当前小学生作中存在的两大难题。作课上.我们常常看到小学生面对老师出的作题,急得抓耳挠腮,长吁短叹:“唉!写什么呢?”“怎么写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