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钢琴素有"乐器之王"的美誉,它以宽阔的音域,丰富的声音层次而著称。钢琴三百年的历史演变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从声音粗糙的拨弦古钢琴到反应灵敏但声音不够响的击弦古钢琴,最终钢琴因它性能上的特点,还因它一出世便开始了不断完善的过程,音域也逐渐扩大,音响、音质也有所改变,所以能在竞争中取代前辈的古钢琴,以其无止境的表现力普受大家欢迎。  相似文献   

2.
高水平的乐器演奏一定与演奏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协同表演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表演尤其如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钢琴学习和演奏过程中学习者与演奏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协同的重要作用,以及提高钢琴学习者和演奏者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协同能力的三个途径,以此为钢琴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并满足了人们在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在当前音乐教学活动中,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且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它不仅能充分发挥钢琴这一乐器在和声、奏法、音型上的表现力,突出节奏与旋律的作用,而且使音乐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通过主题、意境、气氛的渲染,使学生能加深对乐曲的理解与感受,提升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兴趣。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就如何有效提高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提出了一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者",它除了在西方音乐文化中扮演着至尊的角色之外,还在人类艺术进程上演绎着一段长长的重要历史。钢琴,是西方音乐文化上举足轻重的乐器之一,被引入中国之后,与中国文化的不断碰撞,促使了其的衍生与发展,使之在现代音乐发展的过程中立下了经典的里程碑。钢琴,音乐艺术发展的重要代表,它在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我国钢琴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唯有深入探究我国钢琴文化的发展历史,才能有效地指引钢琴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音乐发展史上看,钢琴与中国民族乐器的结合使之更具有音乐魅力,真正进入了"洋为中用"的历史进程。虽然中国人见诸钢琴只有一百多年,但真正使钢琴融入中国的教育殿堂始于20世纪,使中国人开始真正接受这部西洋乐器的教育。通过几代中国钢琴教育家的艰苦努力探索和创新,中国钢琴艺术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最终使钢琴教育事业代表中国音乐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正钢琴被称作是"音乐王冠上的明珠",具有强大的音乐表现力和丰富的音响效果,这也是其他独奏乐器不可比拟的。钢琴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几乎可以胜任各种类型乐曲的演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钢琴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也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钢琴作为孩子的兴趣培养。伴随着钢琴学习的日益低龄化,如何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全面掌握钢琴演奏艺术,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是每一个钢琴教师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莫扎特不同时期的钢琴协奏曲有着不同的创作风格及艺术特色,其所独具的艺术魅力为我们展示了钢琴协奏曲的灿烂光辉.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的享受,聆听音乐便是其中的形式之一。在众多乐器当中,钢琴是优雅的艺术,是精神的盛宴。钢琴教育民族化是中国钢琴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就目前发展现状而论尚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新时期高校钢琴教育的民族化发展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它象征着人们对高雅艺术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琴保持准确的音律、良好的音质和弹奏品质,是学习钢琴的最基本保证.钢琴保持准确的音律,能为我们带来更加美妙的音乐;适当了解和掌握有关钢琴的保养知识,可以延长钢琴的使用寿命,如果长期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调修保养,使用寿命可以达到十几年甚至上百年.为使钢琴长...  相似文献   

10.
舒伯特被称为"歌曲之王",对钢琴艺术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创作了许多富有诗情画意和浓郁生活的钢琴特性小品。舒伯特钢琴即兴曲可算是浪漫主义钢琴特性小品最早的"标本",集中表现了舒伯特创作的独特个性与风格。本文从舒伯特即兴曲的创作背景入手,对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曲式等创作技法进行了分析,将作曲家的旋律天赋及和声技法上的创作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1.
2021年7月29日,中央发布"双减"政策,提出让孩子回归音乐艺术教育。随着进入21世纪以来,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家长对孩子望子成龙的心愿也更加迫切,大量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学习艺术,陶冶性情。尤其是钢琴,以它"乐器之王"的地位,成为很多家长培养孩子音乐特长的首选。然而,繁荣的钢琴学习热潮背后,反映出的是教师教学方法和家长意识、行为方面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儿童音乐学习现状和铃木(Suzuki)音乐教学法的论述,探讨如何解决当下儿童钢琴学习中面临的部分问题,并给出一些解决意见和想法。  相似文献   

12.
音乐具有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特性,能够有效舒缓劳累情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日益迅速,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不断提高,音乐逐渐被人们普遍重视和喜爱。钢琴素有乐器之王的美誉,其音准是固定不变的,88个音组的音准比较复杂,为了确立钢琴的音准,将钢琴的音准和钢琴基准音组的音准相关技术作为掌握重点。因此,文章从机械仪器调律、粗调技术、精调技术、音叉的取音和基准音组的调律等方面针对钢琴调律与钢琴基准音调律技巧展开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想曲》是一首洋溢着浓郁哈萨克音乐风格的器乐重奏曲,演奏乐器选用传统的哈萨克民族乐器冬不拉与西洋乐器钢琴。两种不同体系的乐器,却在共同的旋律线条上奏响着最和谐的天籁之声。对乐曲《随想曲》艺术特色及声部分配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弘扬哈萨克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根基上,民族乐器与键盘乐器的融合,对哈萨克族传统音乐走向民族现代化的影响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对古钢琴传入中国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4世纪时,古钢琴已在欧洲出现,从史料记载来看,这件乐器在十六世纪末被传入了中国,它是通过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来华传教传入的,利玛窦是最早将古钢琴传入中国的人.  相似文献   

15.
钢琴是一种西方乐器,在中国音乐史中发展的时间较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音乐艺术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艺术表现属于动态行为,艺术家将行为与音乐结合,形成富有美感、艺术享受价值的"舞蹈",在表演中,舞蹈行为、演唱行为、表演行为等艺术内容和音乐配合,二者融为一体,组成个性突出的艺术整体。钢琴伴奏是常见的"背景音乐",它在艺术表演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将结合钢琴伴奏艺术深度解析其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6.
钢琴教学是一个艺术学科,学习的目的就是促进音乐素养和提高学生身心发展,钢琴教育首先要以审美要求为主要要求,以演奏的心里为技术支持,创造出演奏心理,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德国优秀的钢琴教育方法,结合我国钢琴的教育优势,提高钢琴教育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研究一种适合于中国钢琴教育的方法,为我国的钢琴教育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钢琴文化有着强大的育人功能。它是审美教育,让人们在感受音乐艺术魅力的同时提高审美感知、陶冶审美情操;它寓教化于情感,实现德育的渗透、道德的净化和人格的提升;它是大众文化生活的参与者,让人在艺术享受中追求高雅与世俗的完美融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钢琴教育作为发展学生音乐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艺术学科,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通过多元智能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找出了现阶段钢琴教学中与其不相符的现象,提出了如何正确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改善钢琴教学的策略,以期为提高钢琴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9.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而踏板则被喻为“钢琴的灵魂”,由此可见踏板在钢琴演奏中的地位与作用.踏板在钢琴演奏中极具个性,不同的演奏家在同一乐曲的同一段落也许会运用不同的踏板技法,即便是同一个演奏家在不同场所演奏同一首乐曲,踏板的使用也可能会有变化.这种现象是许多因素所致,如乐器、声部平衡、作品风格、演奏场所和美学观等.踏板的准确运用可增强钢琴演奏的表现力,使乐曲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我国早期的钢琴热是从“望子成龙”幼儿开始的,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成人”大军加入到学习钢琴的队伍中来。而且可以预见,在学习钢琴的人口中成人学习钢琴所占的比率会越来越大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成年人钢琴的学习有何特殊性?如何搞好成人钢琴的教学?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