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人的目光     
亲人是发光发热的哟!从亲人的暖意灼灼的目光里,我坚信了这一点.亲人的血脉是相连的,所以,亲人的目光也便相互沟通着,如树的根与根相连着,如河的水与水相连着。亲人的目光维系并滋润着缠绵的亲情。在父母的目光里成长;长大了,父母又在自己的目光里渐渐老去.兄弟姐妹默默地用目光相互搀扶相互关照,儿女又在自己的目光里茁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2014,(10):25
正编者按:"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情深意切的家书总是能给亲人提供重要的精神力量。家书里凝结着浓浓的爱意和深切的思念,满载着亲人的殷切期望与谆谆教导。本期我们所选发的一组家书稿件,有父母写给儿女的,也有儿女写给父母的,有父母的传道解惑,也有儿女对父母的殷切思念,希望能让读者朋友有所触动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杜甫出身"奉儒守官"之家。"诗是吾家事"的家庭观念及杜氏崇儒尚孝的家族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他把这些思想渗透到了自己创作的亲情诗中,表达出了对妻子、儿女、弟妹及其他亲人深深的爱。  相似文献   

4.
彭德怀元帅自己没有儿女,他和爱人浦安修出于对亲人也是对革命烈士的怀念,抚养了两个烈士弟弟的6个孩子。他对孩子的严格教育,是人们进行家教的学习典范。和孩子们在一起1950年春天,彭德怀从西北回到北京开会,6个孩子第一次和他团  相似文献   

5.
口吹木叶望北京, 土家儿女想亲人。领袖关怀恩似海。华主席和毕兹卡(注)亲又亲。在全国亿万军民热烈庆祝我们党诞生五十六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土家儿女吹起了冬冬奎,跳起了摆手舞,纵情欢呼,放声歌唱。  相似文献   

6.
日月如梭,从教20余年,教学生涯也过中点。这条人生路,我是如何行走的呢?简单地说,就是听说读写,四字归一就是做。听:喜获信心能够值得回忆的听,仍然记忆犹新的听,是最值得书写的。除了父母、兄妹、妻子、儿女等亲人之声永不忘记之外,对于一个职业人来说,来自优秀职业人引导的声音,会促使你爱上、迷上自己所从事的职  相似文献   

7.
我的读书观     
成功,是从古至今所有读书人所向往的。但古语也有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从前,有那些为了光耀门楣荣华富贵,为了精忠报国或为民谋福而扎在书堆里,过了“十年寒窗”的书生。他们读书正所谓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高官禄,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今的读书人则是些胸怀大志,高瞻远瞩的青少年。他们读书不仅为了个人理想,为亲人,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祖国。为个人,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落后就要挨打”的科技社会里,没有文化知识就会成为社会的包袱,人们眼中的莽夫,最终被社会所淘汰。为亲人,是因为读书是做儿女不能推卸的责任,是为亲人争光的好机会。为祖国,是因为她的未来便是自己的未来,而这也就说  相似文献   

8.
“对写法”是古代诗词作家经常使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他们在写思念亲人时,往往撇开自己,从对面写起,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作者运用“对写法”撇开自己,写亲人今夜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不知我在何处,如何度过除夕。写亲人思念自己,其实是自己“千里思故乡”。月夜杜甫今夜鹿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作于“安史之乱”后,时诗人被叛军俘获,羁留长安;妻儿却远在鹿州, 彼此存亡未卜。诗人从对方落…  相似文献   

9.
“妈妈———”“澳门———”这一声长唤,这一个拥抱,我们等了将近450年!有什么痛苦比得过骨肉分离,亲人离散?有什么忧伤比得过母亲对失去的儿女的思念?450年啊,16万个日日夜夜!儿女等白了头发,母亲望穿了双眼。终于,在这一天———1999年12月20日,母亲唤回了失散的儿女,儿女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澳门”,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它记录着我们民族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所蒙受的耻辱,也寄托着炎黄子孙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强国之梦。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南,古称“濠镜”,因盛产(牡蛎)和海湾波平如镜而得名;…  相似文献   

10.
牧鸽 《家长》2005,(Z2)
家长有太多的“特权”,他们把儿女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觉得儿女所得到的,也就是自己所得到的,儿女有出息就是自己有出息。  相似文献   

11.
亲爱的汶川地震灾区“儿女班”全体同学: 前几天,收到了段岑、龙少林两位同学代表大家写给我的一封信.你们在信中回顾了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之后,告别亲人、阔别故土,走出自然灾害带给自己的心里阴影,来到河北求学的心路历程;还回忆了我跟同学们在河北外国语学院的教室里见面时的情境,读罢很受感动!特别是得知“儿女班”22名同学都顺利完成学业,即将路上在祖国各地以及国外就业、深造的新征程,更感到由衷地欣慰和高兴!  相似文献   

12.
让爱变宽容     
我们知道你们的用心良苦。但是,你们希望自己的儿女变成一棵永远不扎根的树苗吗?你们希望自己的儿女变成一只永远不会自己捕食的小鸟吗?你们希望自己的儿女变成  相似文献   

13.
张秀梅 《下一代》2010,(10):22-22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60年前,祖国的英雄儿女们告别亲人,跨过鸭绿江,奔赴保家卫国的朝鲜战场。志愿军将士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感动了几代人,成为几代中国人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4.
姐姐的弟弟     
【路子对你说】 东汉著名书法家崔瑗的《座右铭》中有两句话:“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大概意思是说,帮助过别人,不要老是念念不忘;接受过别人的恩惠,则一定要铭记在心。这句名言流传很广,要做到则不容易。亲人之间的相处,特别是父母对待儿女的心意,用这句话描述非常恰切。父母为儿女付出了很多,却觉得理所当然。生怕做得不够、不好;儿女有丝毫的回报,他们都觉得很欣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在幼儿教学中,教师结合绘本阅读渗透感恩教育。幼儿通过阅读以亲人为题材的绘本让自己学会认识亲人,增强对亲人的情感;通过阅读亲子类的绘本让自己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萌发回报父母的想法;通过阅读感恩类绘本让自己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很快就要过“六一”国际儿童节了。今年的儿童节将在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非常日子中度过。许多儿童的父母,作为“白衣战士”走上了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的儿女虽不直接参战,但在家庭后方全力支持自己的亲人承担起救死扶伤的伟大事业。这里,我们编发了一组儿童以不同方式参与抗击“非典”的文章,以纪念今年这个在特殊氛围中度过的“六一”国际儿童节。  相似文献   

17.
特邀嘉宾:四位学生家长授课班级:淄博十八中新元学校初二·五班[游戏导入]师:请大家把两手的中指弯曲并在一起,其余各指一一对应并在一起,然后尝试把小拇指、食指、无名指分开。(小拇指、食指可分开,无名指分不开)我欣赏这样一种说法:小拇指代表事业,为了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们可能要离开父母扬帆远航;食指代表家庭,儿女们长大了,也可能要另起炉灶,组建自己的小家庭;无名指代表亲情,血浓于水,无论世事如何更换,亲情永不可分!希望大家能珍惜生命给予的这份馈赠,善待你的每一位亲人。(出示课题)[亲情故事]录像:兰州黄家店铺晚上店铺突然起火烈火…  相似文献   

18.
母爱的权利     
刘仪 《教师博览》2007,(10):20-21
身为人母,母亲的确有自己的权利,这权利就是从细微之处,为自己的儿女着想。只是,这些权利,很多时候,都不曾被儿女们所理解。  相似文献   

19.
《神州学人》2010,(3):6-11
中华学子赴海外,千里乡关总系情,最是迎新辞旧日,弦歌一曲庆升平。金色的酒杯、银色的酒杯,都比不上远在他乡勤奋学习着的儿女们的酒杯有光芒,今天学子们用歌舞向远方的亲人祝福,明天将用成绩为祖国母亲献礼。  相似文献   

20.
<正>陈寅恪与《红楼梦》的关系,今天为人谈论的较多,刘梦溪有长文梳理相关史料并有深入分析。关于《儿女英雄传》本身的专题论文也不鲜见,但陈寅恪与《儿女英雄传》间的关系,特别是他为何喜欢在自己著述中引用《儿女英雄传》等现象,目前还没有人特别注意,所以有必要稍加申说。1.陈寅恪著述中所见《儿女英雄传》事例《儿女英雄传》是清代文康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清同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