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东北财经大学穆放蔡志刚关键词:教育投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提高的结果。在这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不仅相互联系,而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对经济增长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物质资本的投...  相似文献   

2.
贵州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52-2002年间,物质资本形成、劳动力投入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人力资本积累对贵州省经济增长更为重要。贵州省要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取得优势,应该树立教育是战略性主导产业,教育投资是基础性和生产性投资的观念,提高教育总量水平和人力资本配置效率,从依赖总量扩张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向提高劳动者素质来获取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文章借鉴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理论,通过测算不同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揭示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技是强国之路,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发展教育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和前提。对经济发展来说。教育投资比物质资本投资重要得多,无疑,教育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教育要创新才能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本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通过对资本及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分析,提出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资本策略选择应从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两个层面考虑,从宏观上来看,中国在适度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不能否认物质资本仍是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区域经济的现状来分析,东、中、西三大地带及每一地带内部各省区的资本策略应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
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通过构建经济增长模型,并选取合理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客观地分析了邢台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邢台的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起到主导作用,但仍有待提高,劳动力素质整体水平偏低,物质资本投资结构不合理。因此,为了促进邢台经济发展,从而更好地融入中原经济区,邢台应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分别明确三次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6.
科技是强国之路,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发展教育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和前提。对经济发展来说。教育投资比物质资本投资重要得多,无疑,教育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教育要创新才能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是各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从理论角度探索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一直是个重点课题.文章针对湖北省的经济增长及其主要影响变量1990—2012年的年度数据,结合因子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算法,并引入时间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物质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3.46%,外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35%,因此湖北经济的增长属于投资驱动型.  相似文献   

8.
外商直接投资与广西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和1990-2001年时间序列数据对广西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外商直接投资与广西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明显的直接因果关系,FDI对广西GDP的影响虽不显,但是呈现出微弱的负溢出效应,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内部投资积累与资本形成对广西经济增长的作用。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非常有利于广西经济增长,知识资本变量对广西经济增长具有显的正面作用,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因此,广西应强化经济市场化,重视内部投资的资本积累,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提高知识资本水平,以促进广西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莉 《天中学刊》2001,16(Z1):15-17
80年代中期兴起的新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作用的产物.它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开放经济与垄断化等新问题的研究,认为人均产出可以无限增长,并且增长率可能随时间变化而单调递增,这对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发展及其引致的资本投资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利用2000-2018年东北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尚未达到拐点,城镇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城镇化发展、人力资本投资、物质资本投资、对外开放和政府财政负担等因素共同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要理性看待东北地区人口流动的客观规律,更加关注城镇化的质量和人的城镇化,在教育、投资、财政和对外开放等领域综合施策,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城镇化发展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