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海尔-波普彗性的基本情况海尔-波普彗星是在1995年7月22日由两位美国天文学家海尔(A.Hale)和波普(T.Bopp)各自独立在南部天空人马座M70球状星团附近发现的,并很快得到确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根据彗星的运动周期和发现日期正式命名为C/1995 01,又称海尔-波普(Hale-Bopp)彗星。  相似文献   

2.
近日来,人们在旭日将升或日落西下之时,都能看到一道白链似的弧光悬挂在东北或西北方的天幕上。这是自1997年2月以来所出现的新天象——海尔—波普彗星来访尘世。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刘炎、王思潮等天文学家观测资料提供,在1997年2月下旬以后,海尔—波普彗星以修长优美的身姿  相似文献   

3.
百武彗星、海尔-波普彗星、日全食三大天象一年之内竞技长空。《天文奇观》一文将揭开诸种罕见天象之谜。  相似文献   

4.
科学历程     
正1786年1月17日——人类第一次观测到恩克彗星1786年1月17日,法国天文学家梅尚发现了在宝瓶座β星附近有一颗不大的彗星,亮度约5等,没有彗尾。这颗当时不太引人注目的彗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恩克彗星。从恩克彗星的远日距推测,它可能已存在好几千年了。科学界普遍估计,恩克彗星的寿命不长,在本世纪内它很可能会消失。但另一些天文学家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认  相似文献   

5.
日全食奇观     
今年3月9日,中国老百姓对头顶上的这片天空变得格外情有独钟。本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在祖国“北极”漠河县呈现出罕见的宇宙壮景。同时近4000年回归一次的海尔-波普彗星也“犹报琵琶半遮面”,在瞬间出现的黑暗天幕上,亮出自己的倩影。与此同时,全国大部分地区的  相似文献   

6.
慧星与人类     
今年春天,明亮的海尔—波普(Hale—Bopp)彗星在北半球天空闪耀着。世界上许多望远镜对准了它,我国广大公众也怀着极大的兴趣关注着它。“彗星热”在我国悄然兴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适时地出版了国际彗星权威惠普尔著的《彗星的奥秘》一书。读者可以从该书  相似文献   

7.
《大科技.科学之谜》2005,(9):i0002-i0002
最近,美国天文学家在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发现了一颗大行星,这颗行星距离太阳约145亿公里,在远离太阳的黑暗、寒冷边疆徐徐运动。它的直径相当于冥王星的1.5倍。天文学家目前暂时将其命名为“2003UB313”。通常,柯伊伯带只有小行星和彗星出没,但这颗新星的尺寸已超过冥王星,使一些天文学家将其视为太阳系中一颗新的行星。自1930年冥王星被发现以来,很多人都曾宣称发现了第十大行星,但他们发现的天体没有一个直径是大于冥王星的,此次发现打破了这一纪录。这颗新行星560年绕太阳一转,它以前之所以没有被天文学家发现,是因为它的位置处在一个…  相似文献   

8.
一位普通的中国工人,十几年如一日,凭着自制的望远镜,在第518次观测晴朗的天空后,终于发现了一颗彗星,成为中国发现彗星的天文爱好者第一人。2002年5月20日,中国天文爱好者——河南省开封市空分设备厂工人的张大庆接到国际天文学会小行星彗星中心颁发的证书:他和日本业余天文学家池谷熏共同发现的一颗新彗星以命名为“池谷一张”彗星。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I0007-I0008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彗星ISON被一些科学家称为“世纪彗星”,它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出现,由国际科学光学监测网基兹洛沃茨克天文台发现,之所以会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彗星ISON掠日时的亮等将达到-14等,明显超过满月的亮度,将成为数十年以来最亮的彗星,届时Slooh空间相机将进行网上直播。彗星ISON在2009年被研究人员发现,天文学家通过轨道计算发现该彗星将沿着抛物线轨道经过太阳,是一颗掠日彗星,Slooh空间相机将跟踪彗星ISON的运行轨迹。  相似文献   

10.
彗星群     
让·亨德里克·奥尔特(1900~1992年)根据彗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天文学家将其分为两大类:周期在200年以上的长周期彗星和周期在200年以下的短周期彗星。按理说,由于行星的干扰作用,彗星应该均衡分布,周期长短不一。然而,丹麦天文学家让·亨德里克·奥尔特却发现,周期超过100万年的彗星在数量上占有明显优势。1950年,他指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包围着太阳系的巨大的球状云团。该云团以太阳为中心的延伸半径达到10000~100000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等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衡距离,星体和太阳之间的最近距离为270000个天文单位)。根据他的计算,云团中的彗星数目大约为1000亿颗。  相似文献   

11.
海尔-波普慧星的发现引起了新闻媒介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四川读者刘君尧写信致我刊,要求载文介绍海尔-波普慧星的有关知识,现请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赵刚先生撰文回答。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天文学家开普勒曾说“天上的彗星如同水中游鱼一样数不胜数”。在离太阳3万~10万个天文单位的区域运行着上千亿颗彗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天文望远镜性能的提高,新发现的彗星将愈来愈多。彗星曾经给地球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起过很重大的作用,彗星隐藏着太阳系起源及演化的秘密。远在19世纪“彗星”已被科  相似文献   

13.
正土星环绕着数千个由冰块和岩石构成的星环,它的名字来自古罗马的播种之神Saturn。旅行者2号拍摄的这张照片显示了土星和它的3颗卫星:土卫三、土卫四和土卫五,其中一颗卫星在土星表面投下了阴影。1781年3月13日,英国天文学家William Herschel借助望远镜发现了这颗行星,但他最初认为这是一颗恒星或者一颗彗星。后来德国科学家Johann Elert Bode对其进行观测后,它才普遍被认定为一颗  相似文献   

14.
从今年4月中旬起,很多人在夜晚西北天空中用肉眼看见了一道白光。仔细察看,可以认识出它是具有扇形尾巴的一颗亮星。这就是彗星,一般人叫做“扫帚星”。这颗彗星是去年11月6日比利对乌克尔天文台阿伦达和罗兰所发现的,所以叫做“阿伦达·罗兰彗星”(图1)。它也是1956年发现的第8颗彗星,所以又叫做“1956年 h 彗星”(h 是英文字母中的第8个字母)。等到彗星轨道已经  相似文献   

15.
自从进入现代以来,天文学界越来越崇尚对遥远天体的理解,天文学家使用越来越大口径的望远镜,观察宇宙边界传来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关于宇宙命运的高深理论。大多数天文学家对身边的太阳系不太关注了,觉得太阳系里除了再发现几颗彗星或小行星,没有什么研究价值了。  相似文献   

16.
广闻博见     
日冕大爆发撕裂彗星尾部彗星Encke是一个可怜的家伙。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这颗彗星在2007年4月曾冒失地扑向太阳,然而它的运气坏透了——太阳等离子体产生的灼热爆发对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2006,(2):10-10
近日,美国罗斯地球及太空中心发表了惊人之论,称:“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是个巨大的冰块,并不具备跻身“九大行星”的资格。1992年,天文学家在海王星外发现数以百计由冰和石组成的彗星,将之称为柯依伯带,而其中约70颗彗星与冥王星的公转轨道相近。隶属于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罗斯地球及太空中心的科学家们,根据其近期观测和研究,认为冥王星就是柯依伯带的一分子,应该取消其第九大行星的身份。  相似文献   

18.
1994年7月17日至22日,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的一系列彗核碎块连续和木星碰撞,引起了全世界极大的关注和兴趣。这一系列碰撞,是在一年多前该彗星被发现和跟踪观测不久,就为天文学家们所预言,而且准确地如期发生。正因为如此,这次彗木相撞成了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9.
<正>天文学家首次在一颗恒星的宜居带中发现了一颗与地球大小类似的系外行星。这颗被命名为"开普勒-186F"的系外行星,是迄今为止最接近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宜居带天体的行星,即体积与地球接近,且环绕恒星的距离恰好适合液态水的存在。但是由于这颗系外行星所环绕的恒星是一颗寒冷而昏暗的红矮星,而非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因此天文学家认为,这颗系外行星更类似于地球的一个"堂兄弟",而不是"双胞胎"。这颗行星的直径只比地球大10%,围绕母星的公转周期为130天。  相似文献   

20.
<正>海尔的"化缘"美国芝加哥市西北120千米的日内瓦湖威廉斯湾,有座古老的叶凯士天文台,1897年由芝加哥大学兴建,首任台长是29岁的天文学家海尔。此后,一代宗师巴纳德、哈勃、钱德拉塞卡曾在这里长期供职,20世纪重要的天文学家几乎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1921年5月6日,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