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绍仁 《新教师》2019,(7):63-64
小学数学教材是一个有机的知识整体,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而教材的编排是将知识点分散在一个个章节, 这易造成教师局限于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来备课,容易忽视知识发展的逻辑性与数学思想的渗透. 笔者认为教师要整体把握数学教材, 向学生传递一个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 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知识.  相似文献   

2.
邓秀荫 《中国教师》2020,(2):109-110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要对某些知识点进行深化讲解时,后续内容被编写到下个主题甚至下一册教材中,往往会造成数学教学的割裂,导致学生数学知识系统性不足,新旧知识点之间难以形成有效关联,在学习新知识时要对既有知识进行回顾复习。因此,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知识点之间的纵横关联,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实现对数学教学的整体把握、整体安排。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比较庞杂,但是各个知识点间又相互影响,相互关联。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整体教学思想,让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间的关系,从而发现知识的规律,在进行知识的运用时,才可以更加的灵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数学概念、数学规则间的相互联系,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进行课后练习时,也要注重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建立起知识间的脉络。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整理,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点之间的异同与内在关联变得条理化、层次化和系统化,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自主进行数学整理的误区有:摘抄课本知识或练习错题;记录、摘抄教学内容;形式化地堆砌知识点。指导学生进行数学整理的途径有:整理章节体系,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整理认知误区,弄清错误的前因后果;整理认知视角,形成思路的左勾右连;整理学习经验和教训,总结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整体性的思维和灵活的推理能力,能将前后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的衔接,达到融会贯通和综合认知的目的.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之中,教师往往按照课本的知识设置顺序,进行讲解与分析,这样的一个好处就是循序渐进的掌握知识,但是同时又有一个不好的缺点就是,知识点之间的支离破碎,缺乏体系的构建,针对这种情况,我提出构建综合性小学教学教材的思路和研究方案,就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来的,其目的就是要将小学数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化与综合化,达到整体认知与提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知识点之间的本质联系,研究教材编写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把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系统连贯、知识成串。教师如果能用整体把握教材的思想去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就能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以数与代数中“积的变化规律”为例,提出一些整体把握教材的策略方法,使教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7.
"智性学习"方式倡导数学学习要引导学生抓住核心概念,挖掘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和系统地感悟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学习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引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习题,并针对学生的薄弱点,引导学生把各个知识点加以整合,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同时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数学知识体系较为庞杂,学生要学好它,就要对相关知识的联系、发展等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单元整体层面做一些思考,力求通过单元知识内容的整体解读,以及单元教学策略优化、知识巩固和认知结构建立等给予学生引导,让他们的深度学习有基础、有保障、有质量、有方法,从而真正缔造出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学知识体系较为庞杂,学生要学好它,就要对相关知识的联系、发展等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单元整体层面做一些思考,力求通过单元知识内容的整体解读,以及单元教学策略优化、知识巩固和认知结构建立等给予学生引导,让他们的深度学习有基础、有保障、有质量、有方法,从而真正缔造出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让学生...  相似文献   

10.
初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突破体现了数学学习的精妙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在充分教授知识点之余,着重强调初中生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提高,通过大量习题演练,把知识归纳衔接与学生共享.以这种快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促进解题能力的提高,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一、充分利用课本,牢固掌握概念课本知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考试题目的基本来源,具有客观属性,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对象.因此不能丢开课本.教师要在平日的教学中教好课本,用好课本,就是到了复习阶段,也要以课本为主,充分发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教师已经习惯于备一节课,上一节课的思维,一节课教学一个知识点或一个例题,这样点状式的教学行为容易导致数学知识整体的割裂和学生认知的割裂,难以实现数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出发,采用"关联式思维",用长程的视野,变原来的点状教学为结构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复习课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某一阶段,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复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梳"、教师点拨"理"、练习中"化",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自我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本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师实施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它是编者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认知规律、接受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而精心编排的,符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育变革伴随着破和立的选择,在破除应试教育弊端的同时,要做好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就要将教育改革的落脚点放到学生身上.学习的过程本质上是认知发展的过程,学生基于自己认知发展的需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学习动机,生成学习动力;反过来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又可以促进自己的思维能力发展,促进自身认知发展.要想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离不开一个有效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取决于具体的教学实施.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具体的教学实施,都需要一个有效的载体.站在学生的角度寻找这一载体可发现,学案是较好的选择之一.从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来看,认知理解的指向有着明显的不同,其指向学生对数学知识来龙去脉的理解,指向学生在认知理解过程中形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构建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建和再组建。”如果说学生在平时的新授课中是学习单个的新知识点,那么在整理复习课中,就要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比较、归纳,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再次整合,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充分挖掘整理复习课的这一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参与者,是进行学习知识和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要在研究学生的“学”基础上进行,波利亚说:“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却更千百倍的重要,”要学生学有成效,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智力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强,前后知识、新旧知识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教师要从数学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引导学生会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呢?一、运用前后知识"联系",解决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材每一个知识点都处在一定层次的系统中,这样无论从纵向的还是从横向的联系上都出现了教学知识上的先后问题,即有起始教材和后继教材之分。教师在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强,前后知识、新旧知识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教师要从数学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引导学生会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呢?一、运用前后知识"联系",解决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材每一个知识点都处在一定层次的系统中,这样无论从纵向的还是从横向的联系上都出现了教学知识上的先后问题,即有起始教材和后继教材之分。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学生能力的培养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呢?有些教师认为,数学能力可以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自发地形成和发展,只要讲清楚课本概念,多做一些习题,便可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从而对课本的教学不够深入,没能挖掘和吃透课本知识。揭示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在规律,也不能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方法,把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联系形成知识的结构网络系统,这大大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高考的能力立意,并非否定知识结构系统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师需要特别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