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贾谊《新书》版本流传的分析,概括出《新书》版本系统的承传渊源及版本之间关系,介绍了有代表性《新书》版本的特点,梳理出该书版本的框图,为今天《新书》的整理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对北京大学藏日本刊《史记》古活字本的专题考察,力求对其所属的日本刊《史记》古活字本版本系统的刊刻过程、版本特点、底本来源以及版本价值与地位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阮元《礼记注疏校勘记》分为单行本和摘录本两个系统,版本众多。摘录本系统是与阮刻《礼记注疏》相配合的,方便查检,故经常被人使用。然其经过了卢宣旬等人的摘录整理,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取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礼记注疏》所附《校勘记》与不同系统的多种版本对校,发现并探讨了卢宣旬等对原校勘记进行转换时产生的讹误,指明错误原因,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4.
《嵩洛访碑日记》的版本较为复杂,流传情况至今还不清楚。《嵩洛访碑日记》有稿本、抄本、刻本、排印本、影印本和点校本六种版本,每种版本各有特色,相互补充,它们实际上是分两个版本系统传播。  相似文献   

5.
杭州孤山浙江图书馆古籍部碑廊中藏有一套《淳化阁帖》残石,系两种存世宋拓本—故宫博物院藏懋勤殿本和上海博物馆藏潘祖纯本的原石。这一套帖石有一些区别于所有版本的独有特征,其刻于何时,在传世淳化阁帖版本系统中处于何种地位,目前尚存在争议。通过与多种传世《淳化阁帖》版本、宋拓《大观帖》,尤其是馆本《十七帖》进行比较,发现凡《淳化阁帖》与《十七帖》重合的内容,孤山刻石存在参照馆本《十七帖》,对原有阁帖底本加以修缮的情况;当二者文本和面目存在明显分歧时,孤山刻石采取了一帖二刻即同时保留两种版本的方法。此外,在传世一种《大观帖》翻刻本中,发现有与孤山刻石类似的修缮手段。这些现象显示,孤山刻石可能是一种较晚出现的《淳化阁帖》修缮本,对判断其版本时间及地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版本源流的考证,将《皇朝文鉴》存世版本归纳为大、小字本两大版本系统,介绍了主要名家藏本,分析了各版本的校勘质量。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繁本可分为两个系统,其标志性的区别是:(1)甲系统版本有致语,即引头诗,乙系统版本没有;(2)甲系统版本未移置阎婆事,乙系统版本已移置;(3)诗词和文字有不同,如71回一篇单道梁山泊好处的骈语不同。袁无涯刻本是用乙系统的百回本作底本加上经过脱胎换骨改造的征田虎、王庆故事成为一百二十回的《水浒全传》本。两种繁本系统的比较对探讨《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是有助益的。乙系统繁本是在甲系统繁本的基础上修改加工的,其忠奸斗争的思想倾向加强了,艺术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关于胶东新华书店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翻印自何种版本?笔者最近查阅一些研究毛泽东著作版本的书刊,有不同说法。现介绍如下:(1)龚育之于1984年4月2日《同施拉姆教授的谈话》一文中写道:“全国解放以前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的版本,据我所知,有五个系统。(一个版本在一个地方出了,其他地方翻印  相似文献   

9.
《影梅庵忆语》是冒襄为亡妾董小宛所作悼亡文,感情真挚,文笔优美,在清代颇为文人重视,反响极大。可惜的是,《忆语》由于没有收录在冒襄的诗文集中,接近原貌的版本逐渐散佚,流传下来的版本则大致形成两个系统:一是《虞初新志》本系统,一是《昭代丛书》(道光本)别集本系统。  相似文献   

10.
《四库全书荟要总目》著录了《荟要》所收每一部图书的版本和校对所参照的版本。与此前的其他书目相比,《荟要总目》的内容更为简单明了,在著录形式上作了进一步的统一,语言更为规范,形式更为规整。《荟要总目》是一部重要的具有创置性并且具有独立性质的版本书目。《荟要总目》的版本著录对《荟要提要》与《总目》的版本著录都有一定影响。对《荟要总目》的版本学价值有必要重新予以认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传世的《诗本义》五种版本加以目验和评价,指出《四部丛刊》本存在的两个明显缺陷,据明抄本进行相关补足,并修正明刻本著录年代的讹误,由此系统梳理欧阳修《诗本义》现存版本的流变情况。  相似文献   

12.
吴兴洲  李璇玥 《兰台世界》2016,(10):144-146
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名著。该书原本仅为国家藏书,于唐末宋初流入民间,从此被广为传抄、刊刻,因此版本甚多。本文将就《水经注》现存版本做以简要梳理,以求明其源流和版本特点。  相似文献   

13.
《尔雅注》的宋刻十行本,是该书传世诸版本中较好的一种,但此本板片曾经剜改,故先印本与后印本的文本有所不同。书成后在中国、日本两国又迭经覆刻、影钞,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版本系统。本文调查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宋刻十行本《尔雅注》的各种衍生版本,通过比较刻工姓名、行款字体及文字内容,参证相关文献,对这一系统中各种版本的先后顺序及传承关系进行了梳理。关于顾千里覆刻《尔雅》时是否利用了宋刻十行本的问题,也根据顾氏本人的题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论文对龙舒本《王文公文集》的体例、与其他版本系统的关系以及其刊刻时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寒山子诗集》版本研究匡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山子诗集》版本研究匡补段晓春(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对于《寒山子诗集》版本源流的专门研究,有已故万曼教授的《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以下简称《叙录》)和钱学烈先生的《寒山子与寒山诗版本》(《文学遗产》增刊16辑,又见其所著《寒山诗校注》前...  相似文献   

16.
高正伟 《图书馆杂志》2012,(2):75-81,74
《孟子赵注》版本可考者实始于宋,其主要有三个系统:一是经注本系统,即《孟子》与赵岐注的合本,也可称单注本或章句本系统;二是与伪孙奭疏相结合的注疏本系统;三是晚起于清代焦循《孟子正义》的新注疏本系统。经注本系统宋元以刻本为主,包括蜀大字本、巾箱本、小字本、岳氏本、世彩堂本等;明清刻本、抄本皆有,包括吴抄校本、永怀堂本、毛抄校本、何氏兄弟抄校本、戴震抄校本、孔本、韩本等等。各版本之间有较为复杂的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深入,对《白居易集》的版本研究取得了重要成绩,但基本集中体现于版本的考索、比勘与校对,而对《白居易集》各种版本的流传情况及影响较少关注.鉴于此,从两个方面入手考察了《白居易集》版本流传及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城邦媒体集团与远传电信合作,结合远传开发系统的技术与城邦的制作概念、想法及内容,开发出能搭配人性化触控互动模式的《侬侬》杂志数字版本app《bella依依》。  相似文献   

19.
《大越史略》(简称《史略》)是现存最早的越南人所作通史性著述,历来为治越南史学者所关注。长期以来,学界关注的《史略》均是经《四库全书》编者改订的题为《越史略》的诸版本,而未注意更为原始的题为《大越史略》的版本。笔者将近期查阅到的《大越史略》抄本与四库本《史略》比对,发现该本当是已知的现存唯一未经《四库》编者修订的《史略》版本。本文结合此新发现抄本,对《史略》的版本与流传、成书时间与作者、《大越史记》和《大越史记全书》的关系等若干问题进行再探讨,以期得到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吴伟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1):144-147
明代来知德在易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易学以《周易集注》为主。但此书版本情况比较混乱。据可见文献与现存版本可知,其书初刻于郭子章,在郭本之后形成张惟任虎林系统、史念冲刻本系统和刘安刘删芟系统。这三个系统即是来氏《易集》的早期版本。史念冲本不见翻刻,其他二系统则流衍较广。郭子章本今已不见,但张惟任本直承郭本而来,于众本中刊刻时间最早又未经删芟,因而其重要性显然易见。其他二系统亦较早,故极具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