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斌 《中国钓鱼》2004,(6):54-55
《中国钓鱼》之“钓技论坛”栏目,关于水表张力与浮漂灵敏度方面的有关理论问题,前后曾有多位钓友多篇文章提到与讨论和分析。例如,第149期24页陈燕曾钓友的:《试述水表张力对示标的放大作用》和第157期36页籍英志钓友的《不能曲解水表张力的作用》等文章,在钓友  相似文献   

2.
1993年5月,《中国钓鱼》杂志1993年第三期(总第38期)开设了“推陈出新”栏目,介绍、推广“台湾钓法”。现在,3年过去,经过30期的不懈耕耘,“台湾钓法”的种子已经在广大钓友中生根发芽,这种新的、快速的钓法已经风靡全国大中小城镇、乡村。可以这么说,“台湾钓法”在祖国大陆发展壮大,是与“推陈出新”栏目密切不可分的。目前,垂钓运动已呈现出“竞技钓”与“休闲钓”的分野,曾立过汗马功劳的“推陈出新”栏目在反映“台湾钓法”的发展上已显出某些不适应。因此,我们从本期开始将属于原“推陈出新”栏目的文章分别归入“竞技论坛”和“探索与交流”栏目,深入探讨、研究,以利于它的更大发展。空出来的版面,我们将增加其它为钓友服务的栏目,以使我们更贴近广大钓友。愿大家继续支持我们!  相似文献   

3.
《中国钓鱼》杂志今年新辟栏目“我的钓鱼照”已连续刊出3期。广大钓友十分欢迎这个栏目,来稿日益增多。一些钓友还献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钓鱼照,求的是让钓友们分享自己的快乐。看来,有了这个栏目,能把个人的乐趣变为众人的乐趣,“以渔会  相似文献   

4.
方子 《钓鱼》2004,(7):42-42
本刊第5期“钓技诊所”栏目刊出了一条南京钓友李俊面临诸多钓技难题,诚邀四海“名医”为其诊治“病患”的信息后,本刊编辑部陆续接到各地垂钓名家、高手发来的“治疗”专稿,对其病症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及解答,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文笔精彩。令我们惊叹不已!现我们将以“专家门诊部”的栏目陆续刊登其中的精彩文章,供李俊及在此观念上与其有共同疑感的钓友们借鉴、参考。咱们共同学习、携手提高。  相似文献   

5.
漫话钓鲤     
彭学品 《钓鱼》2008,(15):32-33
《钓鱼》杂志2008年5月上期,在“钓法探讨”栏目中,发表了三篇专谈钓鲤的文章。我怀着极大的兴趣拜读了三位钓友的佳作。读后,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故而也想谈谈自己钓鲤的经验,与钓友交流,岂不美哉!  相似文献   

6.
“商品饵柜台”开张了。当然,不是一真的柜台,而是一个栏目。如今,有相当部分的钓友在垂钓中已经频繁地使用商品饵,或将商品饵和自制饵相结合,钓出了乐趣,钓出了经验。为了让钓友们更科学地使用商品饵,特开辟本栏目,以了解商品饵的构成特点和在不同情况下的正确使用方法,从而加强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采稿要求:实事求是。任何夸大其辞的宣传都是对钓友和企业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李晓龙 《钓鱼》2007,(5S):12-13
2007年4月8日,首届“东风皮卡杯”暨第三届“龙王恨”全国钓鱼大奖赛(西北赛区)在宝鸡隆重举行,来自陕西、青海、甘肃、河南、湖北(应邀)五省区的165名钓手参加了比赛。作为一名竞技钓爱好者,我有幸参加了这场在家门口举办的大赛。我平时十分喜欢《钓鱼》杂志,其中最喜爱的是“侃经论技”栏目下的钓技交流文章,尤其我们陕西钓友杨奇先生撰写的《麈战“读者杯“》更是我百读不厌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8.
马建华 《钓鱼》2004,(15):39-39
2D04年第5期《钓鱼》的“钓技诊所”栏目发表一篇范宁老师答平顶山朱永军钓友的文章,题目是“悬坠钓如何找底“。文中对找底时为何出现“虚底“或”假底“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如何纠正这一现象而采取的抛竿、压线等基本动作进行了规范,对搓饵或拉饵怎样找底、针对不同鱼情水情怎样找底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本人看后受益颇多。但范宁老师提出的方法都是带饵找底,如果鱼泳层混乱、抢饵严重,带饵找底将非常困难。虽然文中提出可以采用味道不浓郁、雾化慢的饵料或使用玉米粒、橡皮泥等缓解这一现象,但终归是治标不治本。本人有一种另类找底的方法,提出来同范宁老师及朱永军钓友探讨,也请广大钓友指正。  相似文献   

9.
颜恒 《中国钓鱼》2006,(2):45-47
2005年第五期的《中国钓鱼》杂志,在“谈经说技”栏目里刊登了一篇题为《手竿钓大鱼五要素》的技术文章(下称《手》),安徽作者刘双平钓友把手竿钓大鱼归纳为五个方面,也是作者长期实践的结果,对此我认为是可信的,读之亦有教益。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个钓迷,更是《中国钓鱼》杂志的忠实读者,自1994年以来期期必读并精心收藏。其中“天下钓场”栏目增进了我对祖国大地无数钓场的了解。去年第五期“天下钓场”栏目刊登了我的《墨门山水库欢迎您》一文后, 6月 25日收到编辑部转来深圳刘端钓友的信,说有意到我县墨门山水库一展钓技。钓鱼人爱交朋友,何况在这全国投入大西北开发的高潮中,东部钓友能到我们苗乡侗寨来做客,交流钓技,我们自然万分的欢迎。8月6日刘端及冯、杨三位钓友携全家男女老幼共7人不远千余公里驾车来到黎平。游钓了天生桥,施技于墨门山水库,虽未尽…  相似文献   

11.
“百期心声”栏目开办以来,编辑部陆续收到了各地读者的大量来稿。这些来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众钓友的同一心愿──祝贺《中国钓鱼》出版百期。本栏目从中选发了一些,但由于版面所限,大多数来稿不能与读者见面。本期我们从几位钓友的来稿中摘发一些段落,代表广大钓友表达心声。同时,在本栏目结束之际,我们诚挚感谢广大钓友对“百期心声”栏目的热情支持。除了见刊的作者外,来稿的还有新疆刘家汉、四川的欧阳启俊、上海的王锡健、浙江的朱平章、湖北的刘君亮、江苏的陈家兴。黑龙江的徐文科……──编者《中国钓…  相似文献   

12.
范宁 《钓鱼》2005,(22):32-33
本刊记者范宁近期在江苏旅游台(AM1206)和文双一起嘉宾主持了“花鸟鱼虫”栏目.向广大钓友播报钓坛最新资讯.为广大钓友释疑解惑。现将节目中的部分解答整理如下,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再说大鱼     
都说狗年旺旺。这话果然不假。 元月27日,还不到狗年呢,一务大鲢鱼就在一片旺旺旺的祝福声中出水了。这是2006年钓鱼王杯淡水鱼“十大钓手”通讯赛的开竿鱼,重15.5千克。把大鱼从武汉后宫湖牵出水的是钓友王强和他的岳父。接着,2月12日,元宵节那天,广州钓友贾兴华和北京钓友陶宇又分别钓得大鲶和大鲫。至此,中华大地一南一北一中3务大鱼,抢占先机登上了2006年“十大钓手”通讯赛排行榜。乐得我们主持这个栏目的编辑脸上笑开了花,说:“多年没这么热闹了,这么多的钓友这么早地带着大鱼来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14.
范宁 《钓鱼》2005,(23):31-31
本刊记者范宁近期在江苏旅游台(AM1206)和文双一起嘉宾主持了“花鸟鱼虫”栏目.向广大钓友播报钓坛最新资讯.为广大钓友释疑解惑.现将节目中的部分解答整理如下,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陈勇 《中国钓鱼》2005,(2):34-34
有问有答,有疑有析,是钓鱼人获取“鱼的知识”的最好方法,也是最有趣的方法。新疆钓友陈勇的疑怪,不知北京钓友李增玉的文章能否为其解惑。或许,陈勇所遇的怪事正是李增玉文章论点的论据?  相似文献   

16.
我喜爱“十大钓手”栏目,只要获知全国各地哪位钓友打破了纪录,我都替他们高兴,并成为我茶余饭后向钓友们转告的话题。 今年4月,从“读者评刊”栏目中看到《能否建立“钓大鱼放流纪录台”》的建议,觉得这事情很矛盾,这着实给垂钓者出了一道难题。我们知道,一条鱼能长到上“纪录台”,这条  相似文献   

17.
何川 《中国钓鱼》2005,(1):34-35
《目睹鱼的“宗教仪式”》一文于2003年第一期见刊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广大钓友诸多的异议和探讨。各种不同见解已在“鱼的知识”栏目分期分批给予摘登;今天。我们特别请专家何川先生就草鱼的“宗教仪式”写来分析文章。以解钓友们多日来的疑惑。何川先生说他很年轻.不是专家,但他毕业于华中农业水产学院。学的淡水鱼专业。又一直从事水产研究.为了我们这个问题.他特别请教了一些老前辈.翻阅了大量的文献,所以我们称其为专家一点也不为过。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来拜读他的文章吧。——编者  相似文献   

18.
林杰 《中国钓鱼》2006,(4):51-52
一、关于春季三个时间段的划分 不同地区的钓友对“三春”即早春、仲春、暮春,有着不同的时间段划分,这并不奇怪。多数文章以2月初至3月初定为早春或称初春,3月初至4月初为仲春,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为暮春,而每年的5月上旬就进入“立夏”节气。很多钓友积累了丰富的有关“三春”的垂钓经验,其中包括线组配置、用饵选择、钓位钓点选择等,但作为初学垂钓的读者,尤其是东北三省的钓友来说,教条的完全照搬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9.
垂钓的黄金季节,钓友们往往会为鱼获过多造成冷藏保存困难而犯愁。本人找到了用烹饪的办法解决此难题的一种手段。将所得鱼获趁鲜制作成味道鲜美、老幼喜食、酒饭皆宜,在夏季室温下也能保存一周不变质的熟食制品——香酥熏鱼块。几年前,曾将此烹饪方法用书面形式介绍给周围钓友。大受欢迎,都说味美好储存,还被戏称为“苏氏熏鱼”。现通过《中国钓鱼》新辟栏目“我钓我吃”再介绍给更多的钓友,  相似文献   

20.
李淮 《中国钓鱼》2000,(1):33-33
“渔具城”“开业”了。这是应钓友们的要求而特别推出的新栏目,其中包括几个小栏目。有“小百科”,专门介绍的钓具产品的设计、工艺和性能等知识;有“消费智囊”,详细介绍我们常用钓具的品牌产品;有“市场信息”,包括企业的信息和展销会的信息;有“维修站”和“巧制作”;有专门介绍新产品、收藏、实用品的“精品窗”,还有“消费者留言”,为的是让咱钓鱼人真的当一回“上帝”,把意见和希望留给钓具企业和商家,让他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渔具城”是过去“钓具篇”的扩版,希望钓友们喜欢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