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花间集》奠定了词学的传统审美规范 ,即情艳、辞雅、声谐。与《花间》审美传统相比 ,苏门词学审美观念发生了如下的变化 :“艳”的雅化 ,“雅”的深化 ,“谐”的淡化。苏门词学观呈现出明显的诗化倾向 ,他们特别重视词和词人的“不俗”。清新、高妙、自然这些诗学审美的范畴因而进入苏门的词学审美批评语境 ,成为苏门词论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2.
明代以后,词"缘情"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公论,俨然词天然适合"写艳".其实"缘情"并非早期词的本色.本文从早期词的文本入手,结合对社会历史现实与文人心态的分析,探讨早期词的本色以及词"缘情"特性形成的深层因素.  相似文献   

3.
自人类社会发祥以来 ,“礼”傍而从之。不同社会 ,“礼”的价值和作用也有所不同。古“礼”常通于“法” ,服务于阶级社会。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在精神实质上是统一的。本文试从价值评价角度讨论两者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它们都是作为判断我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对与错、好与坏的标准提出来的;它们的统一性还表现在民富国强上和实践上。  相似文献   

5.
作为戏剧家,吴宓的《陕西梦传奇》写求进步的少年不得志的困扰;由朗费罗长诗《伊芳吉琳》改编而成的《沧桑艳传奇》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这两部剧作都是有感而发的忧国忧民之作,而不是仅抒个人的儿女情长之曲。把外国古诗改编和创作成古代戏曲形式,既显示他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二重性,又显示他中西文学修养之深。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了“粗陋的共产主义”女性观,扬弃了“无神论者”最初的博爱观,提出了他的“共产主义的博爱观”及“激情本体论”。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宝黛钗云”这些典型人物表征了他的自发的“人性论”和“博爱观”。以至虚构了一个“太虚幻境”创立了一个类似费尔巴哈的“爱教”,这对国人当有重大的博爱启蒙价值。  相似文献   

7.
诗人江总一生历经梁、陈、隋三朝,他身居高位却不理朝政,其人其诗都颇受争议.江总擅长五言、七言诗的创作.在其现存的百余首诗中,呈现出一种侧艳与悲凉相互交织的风格.梁、陈以来动荡的形势、末世的情结在文人心中投下的阴影是形成江总诗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徐志摩诗歌创作的语言以“辞藻的繁富”著称,闻一多以“字句锻炼的精工”著称,而朱湘则以“善于融化旧诗词”和“音节的调谐”闻名。“新月”诗人通过语言的“辞趣”追求和“融化旧诗词”等方式,对新诗语言美进行了探索与实验。这种语言美追求是针对初期新诗的“大白话”的弊端的实验,昭示了汉语诗歌写作在语言上的一种变化,即以“大白话”为特征的俗的方向向“雅”方向发展的变化。与此相一致,在审美表现上,“新月”诗人则不惧戴“型类混杂”的帽子,善于吸收其他艺术的表现方法,丰富了新诗的审美艺术,又以含蓄美追求为诗歌创作的目标,使诗歌创作成了真正的“美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认为墨家主张义利一元论之哲理,而“义利一元”包含经济、伦理与价值三原则;墨家还以“利”说社会正义,并由此引出对企业伦理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0.
“因教而学”理论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实践表明,该理论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因人而教和因材而教,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先生的情诗完成于他自身的生命体验中,经历对爱情萌动的膜拜和恐惧,对婚姻生活的忠诚和诅咒,到对情感越轨的冲突和悲凉3个阶段,其情感始终处在想象和真实,现实和理想的裂缝之中,形成了感人肺腑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12.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故事传承千年,在各类文学形式上都有体现,历史演义小说中涉及李杨故事的主要有褚人获《隋唐演义》及蔡东藩《中国历史通俗演义·唐史》,细加比较,两者在创作态度、材料取舍、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各自体现了鲜明、典型的“尚文”“崇史”特征。  相似文献   

13.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永乐年间官方组织编纂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类书,而《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官方组织编纂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二者在编纂目的、方法及思想内容、学术影响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汇辑了中国漫长历史进程中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同样强调荟萃古籍,保证了文献的完整性,其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以人为本”这一命题便受到了哲学界的极大关注。有人把它作为本体论的命题,有人把它作为价值论的命题,有人强调它凸显了人道主义。本文认为,它是涵盖着本体论、价值论和历史观的全面性命题,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研究现实人及其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以及现实人在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中所具有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5.
教师职业十分古老,教师劳动是非常复杂而艰苦的,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在于他的社会价值。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决取于教育的竞争,教育质量最关键的因素取决于教师如何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态度。教师的职业态度主要由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行为三方面构成。职业认识是基础,职业情感是核心,职业行为是外在表现,三者相互影响,为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徐嘉瑞先生是云南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一生研究的范围涉及戏剧、历史、文学、民间文艺等多个领域,而在他所涉及的研究、著述领域,几乎都达到当时的最高水平。他的文化学术成就对学界至今还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就徐嘉瑞先生在上述领域的作品和成就分类阐述,肯定其学术价值和贡献。  相似文献   

17.
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的民族之魂,是一个民族音乐文化的象征。而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石,几乎所有的民族音乐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中国民歌《茉莉花》是流传广泛久远的世界名曲,然而在其传唱过程中,由于地域特征又呈现出大江南北的不同版本《茉莉花》。《茉莉花》已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象征。研究她的历史渊源、音乐风格及社会艺术价值,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于来自于电影、电视和网络文化的冲击,以及文学自身在与国际接轨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文学失去了在精神传播领域的"霸主"地位。于是就有了文学"边缘化"的说法。本文认为,文学在历史上就没有真正置身过"中心",所以"边缘"论其实是文学失恋后自身浮躁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兼爱"是墨子在2000多年前提出的重要主张,为的是在春秋战国的动乱时期求得天下和谐,它在墨家思想体系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墨子的"兼爱"具有与儒家的"仁爱"和西方的"博爱"所不同的特质,正是这些特质让"兼爱"思想一度沉寂以后,在充满竞争的当代社会中重新大放异彩。本文试图运用逻辑分析工具,从讨论"兼爱"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出发,勾画了"兼爱"思想实现的必要和现实条件,得出结论认为:提倡和发扬墨家兼爱精神在中国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合理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同时切入,对前苏联最有影响的长诗作者特瓦尔多夫斯基的创作历程进行了回顾,并着重深入浅出地分析和评述了他的4部长诗代表作。毫无疑问,对特瓦尔多夫斯基及其作品的研究迄今仍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即使从今天全新的观点来看,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依然闪烁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光芒,值得后人学习和仿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