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当今地震成因理论认为:地震是地应力(应变)积累到一定程度造成断层滑动而发生的。1966年邢台地震后,在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倡导下,我国率先开展了以地震预报为目的的钻孔应力连续观测。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全国钻孔应力观测台站达到接近100个。但是,由于缺乏严谨的科学实验基础等原因,很快就陷入了危机。到80年代初,这个曾经一哄而上的观测手段又遭到了众人的群起而攻,从此一蹶不振。取而代之的是新一代钻孔应变观测手段,分辨率至少提高了两个量级,能观测到固体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后来发展缓慢,而地应力观测则被放弃。到90年代后期,用当…  相似文献   

2.
台站形变仪器观测到的地震动信号(下称形变数据)一般情况下是一条各种因素影响下的非线性非平稳的复杂曲线。选取海拉尔台形变数据,通过经验分析识别出有分析价值的形变数据,运用MATLAB对其进行经验模式分解(EMD),EMD分解得到的各分量从高频逐一向低频呈现,依次进行平稳化处理后,成功分解出不同频率的固有模态函数(IMF),与残余函数R,每一个IMF分量都代表形变数据的固有特征,残余函数R代表形变数据的趋势项,形变数据得以被重构提取,通过提取特定分量,更加直观、高效提取形变数据中所需信息,提高形变数据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3.
池顺良,男,我国资深地震监测预报领域观测技术专家,河南省鹤壁市科委副主任、市七届政协副主席、鹤壁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主要从事钻孔应变仪器研制、地壳应变与应变固体潮观测、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研究,是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客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地震学报》编委。  相似文献   

4.
张敏  黄德学 《西藏科技》2010,(11):46-48
总结了夜间云常规观测方法中的难点,尝试依据温度曲线变化判定云量与云层变化。经过分析发现,当云量减少或云层抬升变薄时,气温下降,温度曲线明显下降;当云量增多或云层加厚时,气温升高,温度曲线上升;当云量或云层没有发生变化时,温度呈正常的日变化。通过这种云与温度曲线之间变化的对应关系,可以帮助观测人员更加准确地判断夜间云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河北省"九五"期间建设的4套钻孔体应变仪观测资料的完整性、稳定性及观测精度等分析基础上,对2008~2012年发生在西南地区的强震记录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河北4套体应变仪的观测精度受仪器故障、降雨雷击、气压等因素的干扰;2)大部分体应变分钟值能清晰地记录到6级以上地震;3)大多数体应变仪在大震前应力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其运动的时间、强度及对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影响程度,则需直接对上覆各部分岩层的移动过程和破坏过程进行观测。主要研究了钻孔电视观测法的观测钻孔的布置、观测仪器扣设备、观测方法。钻孔深部基点观测法的测孔的布置与基点的安设、观测方法及观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等采煤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阿城地震台竖直摆倾斜记录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原始曲线分析,潮汐分析和调和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内在质量评价,并搜索归纳了2011年9月——2012年7月以来全球7级以上强震的同震效应表现形态及特征,验证了阿城地震台竖直摆倾斜的可靠性和灵敏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固原国家基准气候站2014年~2018年辐射观测资料,通过总辐射与各辐射分量间的相关性对各辐射分量观测数据的可用性和不完整的观测记录的原因进行分析。散射、反射辐射观测资料完整性较好,观测数据可用性较强,能代表本站的太阳辐射真实水平,可以进行数据应用和技术服务。直接辐射与总辐射虽然呈显著相关,但相关系数最小,且与总辐射一直性较差,观测数据可用性较差,部分数据可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地面下沉呈愈演愈烈之势,众所周知,建筑物的沉降如果超过了规定的限度就会影响到它的正常使用,严重时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而,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沉降观测的要求,施测步骤及观测精度的分析,提出了在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的重要性,并依据对下沉曲线的判断探讨了施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纠正方法,供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时借鉴.  相似文献   

10.
灌浆灭火孔施工孔斜是关键,根据工程区地层走向及岩层倾角变化情况,按照钻孔偏斜规律,合理确定钻孔防斜技术,我们在防斜中主要抓了钻具三结合,在软硬地层变化频繁的地层中钻进时,正常给压,合理操作,合理使用钻头,及时观测钻孔偏斜,就能很好地起到预防孔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广义应变花方法及其在川滇地区地应变率场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将工程测量中的平面应变花分析方法推广到地球球面上的广义应变花方法 ;并通过对已知位移和应变场的特例下的数值实验 ,比较常用的最小二乘配置法和广义应变花方法计算应变的精度 .结果显示广义应变花法应变的计算精度比最小二乘配置法高 .最后以中国川滇地区为例 ,利用GPS观测资料计算了地应变率场 ,并对计算方法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  相似文献   

12.
钻孔数据的记录和表达是利用钻孔柱状图。钻孔柱状图虽然能详细地记录钻孔的属性信息,但存在一些不足。它不能表现钻孔整体的分布情况,并且对一些重要属性的表达不够直观。通过在三维环境中对某一区域内的所有钻孔进行建模,能够展现钻孔的整体分布情况;通过对品位属性进行曲线表达和颜色表达,能够表达品位的分布情况;通过对岩性属性进行纹理表达,能够表现岩性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文地质测绘、长期动态观测、钻孔简易水文观测、坑道水文地质测绘及水文地质钻探等大量工作,研究认为,铁矿床以裂隙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属于简单类型的矿床。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选择合理的材料与方法,并建立数学模型,确定了工作曲线和相关系数、精密度以及回收率,并对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评定;对稀释标准溶液相对不确定度、工作曲线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样品重复性性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同时对方法误差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以及分光光度计吸光度读数相对标准不确定分量进行了评定;探讨了相对扩展不确定度,最终得出了测量结果,形成了不确定度报告。  相似文献   

15.
束学照 《科技风》2011,(11):147-148
朱仙庄Ⅱ865-1采后孔是为煤矿实现提高开采上限和安全回采。在Ⅱ865回采工作面上方施工一采后观测钻孔,由于该钻孔位于在采空区内,8煤已采,岩层坍塌,岩芯破碎严重,地面施工难度较大,该孔通过改进钻进工艺、加强钻孔冲洗液管理及冲洗液消耗量观测技术、套管下入与注浆、止水检查、数字测井、钻孔岩土样的采样及地质与水文地质工作等钻探施工技术,从而顺利完成施工任务,达到施工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MTS815型电液伺服材料实验系统上进行砼——岩体两种力学模型的单轴循环压缩载荷试验,根据σ-ε全过程的曲线,分析出在相同的加载条件下,两体两介质模型产生的残余应变更大更容易变形破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低应变检测法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基桩质量检测波形的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应力波反射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研究如何采用低应变桩基检测方法对成桩的质量进行无损检测,研究通过应变曲线如何来确定桩身的完整性,并能够确定缺陷的种类及其所处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9,(7)
基桩检测中低应变曲线复杂多变,形状欠规则,单独分析曲线有时会造成误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地质条件和施工工艺、方法等因素对低应变曲线形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说明,实际工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曲线往往不规则,不易分析,为了对成桩质量做出正确的评价,需结合实际条件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19.
通过2个钢管混凝土柱与桁架穿心螺栓端板式连接节点试验,对该节点在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应变曲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新时代》2008,(5):118-118
最初观测到“太阳海啸”的是1995年12月发射的SOHO卫星(太阳与日球层观测台)。天文学家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太阳海啸”与地球海啸存在相似之处——“太阳海啸”也是能量释放的结果。能量产生后会通过一些介质来释放压力波,在地球上,这个介质是海水,而在太阳上,这个介质则是炙热的太阳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