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树国 《科教文汇》2008,(16):186-186
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园林意境这个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到唐宋年间。当时的文艺思潮是崇尚自然,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园林创作也发生了转折……  相似文献   

2.
朱锐 《中国科技信息》2005,(11):183-183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中心内容,就是园林意境。本文予以归纳、总结,并从意境之说、意境分类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之意境。  相似文献   

3.
地面铺装作为园林艺术的一个要素,能营造氛围,带来空间活力.文章通过色彩运用、材料选择及一图案纹样等分析中国园林地面铺装艺术,多方面探讨了园林镝地的意境创造.  相似文献   

4.
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尝试从中国传统道家文化入手,浅析其对中国园林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中,自然景物经过拟人化而赋予某种品格特征之后,不再是孤立的客观物体,而是人们托物寄兴、借景抒情的审美对象,情景交融,意境融合,主客观之间形成相互感应交流的关系,深化了园林意境,强化了艺术感染力!如松、竹、梅称之为“岁寒三友”,千百年来因其有着高贵的品质而被人们广为称颂,象征顽强的性格和斗争精神。梅、兰、竹、菊为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的“四君子”,象征了人高尚的道德情操。还有莲藕、荷花象征超凡脱俗;松、柏象征坚韧不拔;杨树、柳树比喻依恋之情。松,树势苍劲古雅,枝干虬曲,能在霜雪风寒中屹立不凋,…  相似文献   

6.
于德珍 《大众科技》2005,(4):108-109
文章从叠山、理水、植物、建筑四种园林的基本要素的审美特征和深蕴其中意境着手进行了一些分析,旨在为旅游者进行园林景现欣赏及景观审美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创造空间是园林设计的根本目的。园林空间设计是主要以自然为特征的环境空间设计。构图空间对象来自自然,但不是对自然的一般仿造,而是因借自然、效法自然、高于自然。既有自然的生动性,又有艺术意境,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相似文献   

8.
翻开《红楼梦》,你会惊叹于大观园的设计!它融入了园林的美景、文学的意境,这个“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园林虽说在世上没有,却又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每一个读者的脑海之中,这是真正的“胸中丘壑”!本文就将从清代园林说开去,谈一谈清代园林和大观园的关系。 中国园林经历了一个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学、美学等内涵。明代及清代初期,园林发展达到了全盛时期。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园林发  相似文献   

9.
索启 《科教文汇》2008,(27):252-252
中国山水画不是自然的再现,而是通过自然景观的表现赋予自然以文化的内涵和审美的关照。其中“点”在山水画技法构成及视觉传达方面起到特殊作用,古有“画不点苔,山无生气,画山容易点苔难”之说。文章从点的特征、点在山水画中的调节作用及意境表达等方面来分析,山水画中点的意蕴表达。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新"和"情"分析作品的"思"和"境",通过五个方面即"传统音乐材料与西洋音乐创作体裁的融合、民族化的钢琴伴奏、西洋化的演唱要求、隐美意蕴、空灵含蓄自然之美"的阐述,探索用作品的意境和内涵来传达声情并茂的歌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世界景观设计艺术最为丰富的遗产之一,它不仅综合了中国的多种艺术形式如山水画、书法、建筑、雕塑、植物学、园艺,而且反应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本文将介绍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重点研究风景园林空间的类型和意境空间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周娴 《科教文汇》2009,(10):259-260
通过研究中西方文化论述园林意境的审美观的渊源,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园林植物桃花的审美价值,最后提出了桃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袁素平 《科教文汇》2007,(10X):188-189
本文在对一首网络流行英诗及其原译进行分析鉴赏的基础之上,从翻译理论特别是翻译美学理论的高度做理性的思考,进行相应的翻译实践尝试,力求再现原诗的语言美、形式美与意境美。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一首网络流行英诗及其原译进行分析鉴赏的基础之上,从翻译理论特别是翻译美学理论的高度做理性的思考,进行相应的翻译实践尝试,力求再现原诗的语言美、形式美与意境美.  相似文献   

15.
水生植物园林应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洁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240-240,163
水生植物以其特有的形态美和意境美在历代园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随着近几年城市人工湿地的建设、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与景观构建以及居住区景观水体营造的迅猛发展,水生植物的园林应用己经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水生植物,发挥出其在园林中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东方园林的代表,有着历史悠久的造园史。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型配置受儒学、道教、佛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诗歌、山水画等的影响,在建造时通常注重对意境的营造,并与自然可以建立起和谐亲密的关系。西方古典园林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和罗马,植物配置受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更注重体现人工美。中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均体现出渊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精髓,植物造型以其独特的魅力,广泛地应用于园林艺术中,配置技艺也各具千秋。文章将通过对中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指导思想、风格、形式等进行比较,旨在相互借鉴,取其精华,也供现代的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做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慧敏 《科教文汇》2008,(1):177-178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众多艺术门类中的一种,它充分体现了民族特色。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是其最大的特点。文章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意境及其产生的途径,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与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它不仅是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也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权力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价值。本文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入手,详细分析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突出其实用性,二是强调其独特性,三是提升其园林意境。并提出了其特点:一是使用和造景,具有观赏和被观赏的特点、二是为环境服务,与自然景致充分结合,三是园林建筑独立性和组合性。同时,指出了其类型主要有亭、廊、榭、桥、墙、舫以及花架、小品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赵瑾 《科教文汇》2009,(29):256-257
在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中,中国古典园林构成自己的系统,形成了独特的造园艺术手法、艺术风格与风貌。其通过对自然美的集中与概括、意境美的创造与追求和人格美的寓意与象征,表现出丰富的美学意蕴,充分体现了人与艺术的和谐。我们从中可以汲取十分可贵的美学思想,使我国传统美学得到丰富和发扬。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园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园林形成了南方苏州园林、广东岭南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的体系。这是一个巧于因借,充满中国意境的艺术世界。无数的能工巧匠和文人墨客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完善了这个艺术世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