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形式的学习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状态、策略和内容。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教学流程应该成为语文学习活动充分展开的过程:基于学生原点,启动"状态";基于学生困境,运用"策略";基于学生远点,建构"内容",学生就能集中精力学习,真正的学习就会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朔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个性品质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设置"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突破,它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其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它特殊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课堂组织形式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实施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  相似文献   

5.
要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真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由"关注学生知识的结果"转向"关注学生的活动",拒绝"纯理性"的数学课堂,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对此,笔者就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动手实践学习活动的重要性和怎样让动手实践学习活动更有效谈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将班级授课制推向极端: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让学生苦不堪言,教师也身心疲惫,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主要关注的是所要学习的"知识"。而"建构式生态课堂"克服了这些弊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成为教师行动的指南,教学中更关注学习的人,是广大学校和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领域进行的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建构式生态课堂"中要求教师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在使得学生最大限度发展的同时,自己本身也在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实施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给学生创造环境,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协同学习注重课堂中学习活动的设计,而且重在建构一种学习的"场域",在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及三者各自内部各因素之间构成一种"关系构型",尤其关注学科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协同确定学习任务,关注学习规律系统设计学习活动,教师和学生之间在彼此的维护、让渡之中,达成学习目标的一致,并共同完成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提倡"自主",关注"过程".活动的开展对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特点,不但要注意课程目标的开放,还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开放,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开放,各种机构和人员的开放.  相似文献   

10.
"导学"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教法的核心是"导",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指点下,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能力."导"的目的在于"学",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实践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导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导学"的有效性进行简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正众所周知,"考试"不是目的,"查漏补缺"、促进学习才是目标。因此,做好试卷评讲工作,成为帮助学生查找自身不足,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活动效能的重要前提和先决条件。传统教学活动中,单一的"教师评讲,学生改正"的教学方式,教师成为试卷讲评的"核心",学生成为改正试卷的"工具",教与学活动相互脱节,不能起到促进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今天,数学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创新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课程的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在教学中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研究、发现,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兴趣,逐渐形成独特的个性品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明确提出:教学改革要倡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小学英语作为学生认识、融入英语学科的起始阶段,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在这过程中,活动导学成为了受到广泛关注的有效教学途径,因而",活动单"的设计在教学中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4.
"快乐学习"主要包括"快乐地学习"和"学习(的)快乐"两层意思。在"快乐地学习"中,快乐是学习的工具,即"乐学",与"厌学"相反,与"苦学"相邻;在"学习(的)快乐"中,快乐是学习追求的目的,即指学生学习需要满足、学习目标实现的内在体验。在我国现实的学生学习活动中,"厌学"多见,"苦学"少见,而"乐学"罕见,学生也较少地获得"学习(的)快乐"。以"厌学"为主要特征的学习不良症候群在校园上空弥漫,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改变校园中这种学习现状,克服"厌学",扬弃"苦学",倡导"乐学",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意义毋容置疑。而让"要学"、"会学"成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学得好",以及让学生学习活动蕴含自由精神,或将主动、超越和本体(纯粹)的精神特质融入学生学习活动中,是学生克服"厌学",扬弃"苦学",走向"乐学",进而获得"学习(的)快乐"的捷径。  相似文献   

15.
一、活动背景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意识到要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并且在教学中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探究学习"多数都流于形式,所谓"探究活动"只是引诱学生钻进教师预设的"圈套",没有丰富的探究活动和探究空间,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去发现"新知识"。这样,使"探究活动"成为一  相似文献   

16.
学历案是关于学习经历或过程的方案。通过改变学习方案,解决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虚假学习""游离学习"的问题,实现在课堂情境中最大化的"在学习""真学习"。它是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为便于学生学习的,专门设计的微课程方案。它的设计思路是逆推的,先定目标,再定评价任务,然后才设计学习过程。也就是我们要怎样设计学习活动,才能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甚至表现得更好。这是一场教案的革命,一场着眼于学生立场的教案变革与课堂教学范式的变革,带来的是要从关注"教"真正转向关注"学",不仅关注学,而且更加关注"学会",实现"真学习"。  相似文献   

17.
我校实施"三自主(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活动已两年有余,各项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三自主"活动让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不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被动地"灌输",而是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开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意识到了自身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张卫星 《辽宁教育》2012,(15):74-76
活动单导学的核心是"活动",即学生的思维活动、操作活动及实践活动等;其作用就是"导",即给予学生学习思路或方法的引导;其特点就是"局部",它是为学习重点知识和关键知识服务的,并非面面俱到;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大力推进"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背景下,"活动单导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大的使用价值。一、内涵解读"活动单导学"以"活动单"为媒介,一堂课由1~3个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自学活动组成。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自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学习错误产生于学习活动中,亦可"消化"于学习活动中,那么如何"消化"呢?作为教者的我们应因势利导为学生创造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让"错误"成为学生认知的"转折点",让"错误"成为学生思维飞跃的"起跳板"。故而教师应以发掘资源的眼光看待"错误",巧妙地利用"错误"甚至可以故意布设"错误",以夯实数学的课堂教学。一、巧设"错误"陷阱,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如在"认识扇形"一课中,我故意抛出问题:"扇形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通过专职教师、专用教材和固定场所传授知识,学生始终还是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的认识活动主要是"掌握",而不是"发现",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仍然限定在"传授—接受"的模式内,致使我们的教学严重轻视实践、发现、探索等活动。因此,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