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意义]借鉴英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建设的经验,以期为完善和健全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体系做出贡献。[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制度发布主体、时间分布、制度框架及内容方面对英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文本进行分析。[结果/结论]英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体系主要由宏观管理制度、基本保障制度和具体指导制度构成,对此提出坚持“问题导向“”长久运行“”阶段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通过对新西兰的数字连续性行动计划的提出背景、行动规划和主要举措进行描述性分析,总结其对我国政府信息管理的有益启示。[方法/过程]以政策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从新西兰政府官网获得的公开政策、报告等作为主要数据来源,对新西兰"数字连续性行动计划"进行梳理性分析与总结。[结果/结论]我国在政府信息管理上,宏观层面应加强顶层设计,自上而下进行推动;中观层面应加强部署,确立主导部门,提升参与部门的协同创新能力;微观层面应整合并利用既有的国内外资源建立一个复杂的、有机的、差异化的综合性环境框架。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研究公众科学项目运作的原理与机制,为我国公众科学项目的开展提供明确的理论和行动指导。[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研究,归纳出公众科学项目运作的框架和基本流程,并以典型公众科学项目Evolution MegaLab为案例,提炼出公众科学项目运作三大阶段。[结果/结论] 根据案例分析结果提出由前期投入、中期行动、后期产出三大阶段构成的公众科学项目运作流程,并详细说明各个阶段所包含的基本活动和关键步骤,总结Evolution MegaLab案例对我国公众科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基于农民数字需求,明晰农民数字素养框架的构成及其内涵,对提升我国农民数字素养、开展农民数字素养培训、提高农民在数字生产生活中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分析国外主要数字素养框架,选取全球数字素养框架为母版,结合数字乡村和农民数字素养相关政策、报告及数字农民需求与特征,提出农民数字素养框架,并诠释其构成与内涵。[结论/发现]农民数字素养框架包含农民数字通用素养、农民数字安全伦理素养、农民数字交流素养、农民数字创作素养、农民数字问题解决素养5个维度,26个二级指标。[创新/价值]在数字乡村背景下,提出的农民数字素养框架以及对其内涵的阐释可为农民数字素养提升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意义]伴随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字鸿沟、数字排斥问题日益突出,系统探究公共图书馆在促进数字包容中的角色与国际实践,可为其角色强化与实践优化提供依据和参考,更有效地扶助数字弱势群体和保障数字公平。[方法 /过程]结合文献调研和网站调查,聚焦图书馆电子信息联盟(Electronic Information for Libraries, EIFL)的18个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创新项目和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 IMLS)资助的56个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项目,从项目内容、关注对象、联动模式3方面归纳国际层面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结果 /结论 ]公共图书馆是社区数字资源的提供者、数字连接的保障者、数字素养的培育者。数字包容项目内容包括保障数字资源公平访问、提升数字能力机会均等、增强数字社会建设共同参与;重点关注残障人士、年轻人和儿童、老年人、妇女和农民等群体的需求;形成一馆主导垂直模式、多元协同横向模式、全民参与网状模式。在此基础上可从数字信任、数字公平、数字韧性、数字治理4个维度拓展和保障公共...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文化遗产日益普遍化,其资源建设、技术赋能、服务供给等亟需通过协同治理实现提质增效。[方法/过程]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论述数字文化遗产协同治理提出的合理性;其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论文、政策等文本中析出文化遗产治理中的协同要素,结合数字文化遗产特性构建其协同治理的逻辑框架;最后,借助案例分析法,选取 Europeana项目进行映射分析,验证上述逻辑框架并探讨其实现路径。[结果/结论]数字文化遗产协同治理的逻辑框架主要由主体协同、资源协同、服务协同与技术协同构成,并在实践中有所验证。其实现路径包括:缔造多主体合作网络、创设统一化标准方案、打造各色多元资源服务、提供可操作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在全球e-science发展背景下,科学数据管理实践日益呈现出对跨学科思维和方法的渴求,运用档案学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有利于提升科学数据保存和共享重用的质量和效率。[方法/过程] 采用文本分析法和综合集成法,对OCLC、DCC、RDA、ICA四个国际组织相关文献成果中涉及的档案学理论和方法及相关科学数据管理工作进行了文本编码和归纳分析。[结果/结论] 档案学视角下的数字文档连续性保障、背景信息管理、鉴定处置和长期保存对科学数据管理具有支撑作用,建议通过开展跨学科合作对话、建立跨机构连续性管理制度框架、培育具有档案专长的数据馆员等路径提升科学数据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英国数字保存奖的发展历程以及梳理获奖项目的主题,为我国数字保存事业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通过应用网络调查和文献调查等方法,对数字保存奖的发展历程、颁奖情况、奖项设置和数字保存奖的5个主要议题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结果/结论]英国数字保存奖的发展和获奖案例对我国数字保存事业的发展主要有4个方面的启示:①开展数字保存研究,培养数字保存人才;②全面保护数字资源,维护数字记忆的完整性;③成立相关学会,提高数字保存社会意识;④参考借鉴数字保存的先进研究成果,加强数字保存共享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陈丹  张毅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4):135-143
[目的/意义] 通过对国外大学图书馆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IIIF)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国内大学图书馆建设IIIF数字资源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加入IIIF联盟中的大学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图像来源、图像浏览器和图像服务器、网站功能、技术参数、项目基础、管理团队几个方面归纳与总结IIIF在国外大学图书馆中的应用经验。[结果/结论] 大学图书馆在进行IIIF实践时需要关注图书馆资源的开放共享,以项目为依托、以技术为手段,根据图像内容和用户需求开展IIIF建设规划,同时需及时追踪IIIF发展方向,利用社区资源为数字人文学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是助力其跨越数字鸿沟的重要举措。调查欧洲老年人数字素养项目实践情况可为我国老年人数字素养项目开展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对欧洲近年来开展的老年人数字素养项目进行调研和分析,选取15个项目作为典型案例,从培训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提炼总结项目特点与实践经验。[结论/发现]欧洲老年人数字素养项目具有多层次设计教学内容、聚焦数字化应用场景、重视互联网安全教育、开发在线教学平台、教学资料完备、教学设计规范、教学形式多样、提供适老化特色服务等特点。国内老年人数字素养教育需要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强化多机构合作,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加强教育教学内容的规划设计,丰富数字素养教育教学形式,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老年人数字素养教育模式。[创新/价值]从培训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探究欧洲老年人数字素养教育实践特点,有助于推进数字素养教育进程及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通过对美国8所常青藤高校在个人数字存档信息管理规范内容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其内容构成与基本特征,为我国高校个人数字存档的规范建设和实践探索提供参照。研究以个人数字数据为内容对象的个人数字存档信息管理规范,有利于推动个人数字存档信息合理合法的采集与利用,有利于提升个人数字存档信息的管理水平,最终促进个人数字存档信息成为未来开展数字人文研究一项不可或缺的珍贵社会文化资源。[方法/过程] 采用案例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以美国8所常青藤高校为例,对其个人数字存档信息管理规范进行调研与剖析,梳理目前高校管理规范中关于个人数字存档信息的主体类别、内容形式和管理行为。[结果/结论] 在个人数字存档信息的类型与边界范围上,所调研的8所高校依据个人数字数据的隐私级别划分个人数字存档信息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所制订的管理规范确保了个人数字存档信息的规范操作、良好管理和再次利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比较分析数据管理与数据治理差异与联系,为制定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运用比较分析法,解析数据管理与数据治理在定义与内涵、功能、目标、原则、焦点领域5个方面的异同,由此解析其对制定我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的启示。[结果/结论] 数据管理与数据治理在定义与内涵、功能、目标、原则、焦点领域上都有显著差异,但两者也有内在联系。数据治理是成功实施数据管理的关键。认清两者的关系有助于明晰目前我国科学数据管理政策的不足之处,为今后完善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提供参考,从而规划与制定实用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细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比较分析数据管理与数据治理差异与联系,为制定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运用比较分析法,解析数据管理与数据治理在定义与内涵、功能、目标、原则、焦点领域5个方面的异同,由此解析其对制定我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的启示。[结果/结论] 数据管理与数据治理在定义与内涵、功能、目标、原则、焦点领域上都有显著差异,但两者也有内在联系。数据治理是成功实施数据管理的关键。认清两者的关系有助于明晰目前我国科学数据管理政策的不足之处,为今后完善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提供参考,从而规划与制定实用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细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通过对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产出的论文及论文存在状况的调查研究,切实掌握自然科学领域影响力较大的学术成果的流失现状,从数字资源保存和数字资源安全角度探索学术成果流失的对策。[方法/过程] 将对我国科学研究的学术成果不具有可用性和可持续性视为学术成果流失,采用文献计量法,对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初评公示项目第一完成人近5年的科技论文产出进行统计,对其成果流失现状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在当前和未来科学研究越来越全球化、国际化的趋势下,面对优质学术成果70.6%的流失率,需要从数字学术资源保存和安全角度确保我国科学研究的持续性,建立基于机构联盟的协同型学科知识库,创建数字学术资源保存联盟,通过顶层设计构建国家数字学术信息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立足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管理的整体效益,以增强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治理能力为目标,调查科学数据与科研档案管理协同的发展现状,探索相关推进策略。[方法/过程] 综合运用实地调查法、网络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收集中、美、英、澳4个国家的科技主管部门、档案主管部门、科研资助机构、科研机构、科学数据管理机构、档案机构及相关国际组织的相关政策文本和实践材料,展开内容分析和后续研究。[结果/结论] 在政策层面,科学数据管理政策中与档案相关的规定集中体现在将档案馆视作存储基础设施及将归档视为科学数据管理活动;科研档案管理政策中与科学数据相关的规定集中体现在承认科学数据的档案属性,并将其纳入归档范围;科研资助机构的政策要求明确科学数据的归档和保存问题。在实践层面,国外在组织、政策、业务、服务等方面形成相对丰富的协同实践,国内的协同实践则刚刚起步。最后,从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协作模式、业务融合、服务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推进管理协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斌  杨文 《图书情报知识》2020,(3):28-40,62
[目的/意义]梳理和分析我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为档案学学科体系建设和档案学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档案实践工作的发展与变革提供洞见与支持。[研究设计/方法]以我国档案学领域2015—2019年间在《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上刊载的所有论文、出台的重要政策、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立项的国家课题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文本分析法对其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此得出我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并对其进行阐释和说明。[结论/发现]中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包括:档案学研究、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新一代数字和网络信息技术与档案工作、电子文件管理、档案资源体系与服务体系建设、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非遗档案管理、档案职业、档案与记忆、数字人文与档案、档案治理、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价值]梳理和分析了中国档案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从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组织者的视角出发,讨论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教学,以期能够为业界同仁提供课程构建的参考策略。[方法/过程]以笔者组织建设的中美两国的信息检索MOOC和Metaliteracy课程作为案例,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数字环境下的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结果/结论]根据对信息环境、教学技术、教学资源的分析,总结数字化信息素质课程的4种模式,并提出构建和优化课程的3个建议。  相似文献   

18.
��[Purpose/significance] Scientific data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resourc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earch activities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personnel.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data can make it play a better role and serve scientific research.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ata manage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data manage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solutions.[Method/process] By analyzing the research status of data management related to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manage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Result/conclusion] China'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data management has certain problems in terms of policy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content, infrastructure, etc. In the follow-up, we should p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data management by improving relevant policies and systems, establishing a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focusing on personnel training.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科学数据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资源,对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管理科学数据能够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服务于科研工作。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通过分析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相关研究现状,总结我国当前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在政策制度、管理体制、建设内容、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后续应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建立协同管理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人才培养等相关措施,以推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界在2019年的主要研究热点。[方法/过程]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法,辅助以简单定量分析,全面而有重点地回顾了在新中国成立一级学科事业、研究和教育中的历史研究,数字人文研究,数据驱动下的核心知识、技术和服务变化研究成果;分别综述了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在2019年重点领域中的研究进展。[结果/结论]论文认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坚持在贴近国家重大需求,延续学科内核和使命,主动将信息职业的实践、研究和教育三个领域融合到学术中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