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重庆医学》论文发表时滞的原因及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医学期刊编辑工作者确定和变更期刊出版周期,为科技期刊管理部门审批期刊出版周期提供量化的科学依据。对收集到的论文的发表时滞天数分年度、月份、栏目及是否基金文章分类统计并进行比较。利用Excel 2007及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月份发表论文时滞无差别(P>0.05);分栏目发表论文时滞有差别(P<0.05);基金和非基金论文发表时滞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庆医学》在办刊过程中缩短了期刊的出版周期,使用网上投稿和审稿系统,栏目设置多样化,公平对待所有来稿,尽量缩短论文发表时滞,保证了优秀论文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期刊网络采编系统对缩短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的作用,对比分析了《中华神经科杂志》采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自主研发的网络采编系统前后两个年度发表的全部论文的发表时滞及各时滞组文章的比例。结果显示: 采用网络采编系统后,期刊论文发表时滞有所缩短,长时滞文章数的比例下降,中等时滞文章数的比例上升; 网络采编系统对短时滞文章产生的作用不及中等时滞和长时滞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我国口腔医学类期刊论文的时效性,本文统计分析了12种口腔医学类统计源期刊2004、2005、2006年三年的论文平均发表时滞;同时统计分析了2006年临床医学类(10种)、耳鼻咽喉科医学类(5种)、基础医学类及医学综合类期刊论文的平均发表时滞。结果表明,口腔医学类期刊2005、2006年较2004年平均发表时滞有所缩短,但与其他类期刊相比仍然偏长。在强调科技期刊缩短论文发表时滞重要性的同时,提出提高科技期刊论文时效性的措施:缩短稿件处理周期;缩短刊期,增加印张,加大信息容量;调整版式,提高信息密度以  相似文献   

4.
科技学术期刊论文修回时滞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选择2003年出版的30种科技学术期刊,对论文修回时滞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学术期刊论文修回的平均时滞长达4-9个月,构成了论文发表时滞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编辑工作中应加强期刊编者、作者和审者之间的“三方”合作,严格控制论文修回时滞,并逐步向网络化审稿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数学学科的五种核心期刊组成的学科期刊群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该学科期刊1998-2005年的发表时滞情况,得出该学科期刊文献的平均发表时滞年代分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解决整个系统的积压稿件问题,从根本解决学科期刊群的平均发表时滞方法,讨论了学科期刊群发表时滞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临床医学4种核心期刊2012年论文发表时滞进行分析,以论文发表时滞的平均值和全距来分析临床医学文献的时效性。采用莫蒂列夫修正式来计算文献的半衰期,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临床医学文献的半衰期为4.515年,比肿瘤学、妇产科学与儿科学、口腔科学等学科半衰期短。说明ll缶床医学发展较快。根据文献半衰期,估计临床医学期刊文献的剔除年限为19.51年,对图书情报工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12种药学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12种药学期刊论文的发表时滞,了解我国药学期刊论文的时效性。 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选取12种药学期刊2008年的全年样本(不含增刊)共138期,统计分析其学术论文的发表时滞。利用Excel表和SQL Server数据库编制统计软件,整理数据,利用SPSS 15.0软件处理数据。 结果: 2684篇论文的平均发表时滞为290.82天; ≦180天区域论文602篇,占22.43%; ≦365天1926篇,占71.76%。各区域频数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发表时滞<200天的期刊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药学学报》、《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和《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分别为174.21,181.29,193.75天和198.25天。 结论: 各期刊之间相比, 论文发表时滞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同一期刊相比,相差也很悬殊。药学期刊论文的发表时滞较长,与期刊的刊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药学期刊编辑应充分认识到缩短发表时滞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药学期刊论文的时效性,缩短发表时滞。  相似文献   

8.
论文发表时滞是影响科技学术期刊情报速发性的重要因素,而创办快报类期刊、学术期刊设快报类栏目,是缩短时滞、提高速发性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调查内蒙古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时滞现象的基础上,提出开设快报类栏目并向快报类期刊过渡的设想,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2005年MEDLINE收录CP为China文献的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晓梅  王睿  金科  俞洁  孙金立  陈长生 《情报杂志》2007,26(1):143-144,F0003
对2005年MEDLINE光盘版中CP为China的文献进行了随机抽查并对其文献所属学科、文献类型、文献的地区分布、基金论文刊登情况以及文献发表的时滞等指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有关基因、肿瘤和胃肠病学研究的文献数较多,统计的文献以论著为主,文献的产出东部地区所占比例较大,基金论文数占调查总数的61%,文献发表的时滞平均为8个月,少于我国期刊的平均发表时滞。依据此调查结果,期刊编辑部在组稿及刊登文献时应现注那些前沿学科的、有基金资助的及产出单位科研能力较强的文献,以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法,对国内图书情报核心期刊发表时滞样刊的统计及对作者发表时滞的期望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揭示出了国内图情类核心刊的发表时滞与作者的期望值之间的符合度的量化数据;让编辑部清楚地意识到各自在发表时滞上与作者期望的差距是多少,说明了在保证期刊质量的前提下,缩短论文发表时滞,以提高作者满意度,体现学术期刊在传播最新科技成果和前沿科学知识方面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提高我国农业学术类期刊质量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农业学术类期刊与被SCI收录的中外农业学术类期刊在国际论文比、发表时滞和热点课题跟踪等方面的差距,探讨了我国农业学术类期刊吸引高水平稿件、提高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近十年撤销论文的引证特征,探究撤销行为对学术界的净化效果。【方法】分析撤销论文数量、被引频次等信息和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的相关性,撤销时滞与论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计算高被引撤销论文对IF的贡献率;评价撤销时滞对撤销前、后被引频次的影响。【结果】 76种期刊(撤销论文数量≥5篇)IF和撤销论文数量、总被引频次、撤销后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相关(均为P<0.05)。撤销时滞和撤销论文总被引频次相关(P=0.000)。随撤销时滞延长,撤销前被引频次逐渐增大。高被引撤销论文对期刊IF的贡献率为0.00%~2.00%。【结论】高IF期刊发表的、撤销时滞长的撤销论文对学术界的负影响较大;肯定期刊进行自我净化效果的同时,建议科研管理部门、期刊编辑和科研人员等加强对撤销论文及其不良影响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情报学领域期刊发文时滞与论文影响力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分析发文时滞较短的论文的作者、机构以及研究主题等特征。【方法】 利用Spearman统计检验和关键词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对Scientometrics和《情报学报》期刊论文的发文时滞和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发文时滞较短论文的作者的h指数、机构排名以及关键词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该两种期刊论文的发文时滞与论文被引频次之间具有相关性趋势,相关性并不显著。选题为当前领域研究热点的科研成果能够获得快速承认和发表,作者和作者所在机构的名望对于缩短论文的发文时滞具有促进作用。【结论】研究结果可以为研究人员投稿以及期刊编辑部审稿和出版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青海大学学报》2004~2006年论文发表时滞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青海大学学报》2004—2006年论文发表时滞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三年间论文平均发表时滞为191天(约6.3个月),其中年均最短为160天(2006年),最长为217天(2005年),2006年较2004年和2005年分别缩短37天和57天;栏目论文的平均发表时滞最短151天(约5个月),最长252天(约8.4个月),《学报》重点栏目工科和农科论文发表时滞的时效优势不明显.对此,从思想重视、推进期刊网络化出版、加强审稿工作和提高编辑部工作效率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控制科技期刊发表时滞的适度存稿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许多科技期刊存在一年左右甚至更长的发表时滞,对科技成果的传播和生产力的转化产生不良的影响。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科技期刊发表时滞控制过程的特性,给出了平均发表时滞指标的物理意义及其与期刊特征参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便于期刊编辑部进行发表时滞控制操作的适度存稿量控制方法,并对利用该方法缩短期刊编辑发表时滞过程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发表时滞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寻找使论文影响力最大化的理想时滞区间,构建了发表时滞与论文影响力关系数学模型。【方法】采集2013年图书情报学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的发表时滞和被引频次数据,利用双参数威布尔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别对采集到的3785篇论文的发表时滞的概率分布、发表时滞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曲线进行拟合。【结果】2013年能使论文影响力最大化的理想发表时滞区间为31至210天,当年论文发表时滞的实际分布区间与理想状态尚存差距。【结论】进一步分析认为论文的影响力与其发表时滞的长短存在相关关系,存在能使论文影响力最大化的理想时滞区间,但发表时滞并非越短越好,预测国内期刊论文发表时滞有进一步缩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会议论文在学术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会议论文的完整版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之研究可以对期刊的新颖性,学术会议的权威性及会议论文的完整性进行评判。CNKI收载的2009~2011年的中药学会议论文有18.3%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从中可以确定发表中药学会议论文的期刊集,会议召开与会议论文在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时滞,会议论文发表后的影响力的变化以及会议论文核心作者选择在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7种水产类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6年版)收录的7种水产类科技期刊2003年~2006年的载文量和发表时滞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这7种期刊2003年~2005年度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参考文献量、篇均引文量、基金论文比和基金论文数等参数进行了分析与归纳,认为中国水产类科技期刊在量与质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总体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量化分析2011—2020年全球肿瘤领域论文的撤稿时滞及其影响因素,探究近年出现的新变化,使科研工作者和期刊工作者在日常实践中理性把握撤稿时滞的意义。【方法】 在撤稿观察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数据,以非参数检验和参数检验方法共同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撤稿时滞的影响。【结果】 纳入肿瘤领域的撤稿1262篇,2011—2020年撤稿时滞呈两阶梯式下降(P<0.001),中位撤稿时滞为545.00天(约1.49年)。论文发表年代较近、临床研究、非合作论文均是显著缩短撤稿时滞的因素,但近年的数据或趋于稳定。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论文发表年代与撤稿时滞的缩短呈中等程度的负相关(r=-0.501,P<0.001)。【结论】 2011—2020年全球肿瘤论文撤稿时滞呈阶梯式下降,论文发表年代与撤稿时滞的负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20.
医学论文发表时滞与医学期刊出版周期的控制   总被引:17,自引:12,他引:17  
随机选择新乡医学院图书馆上架医学期刊90种(中文期刊58种,英文期刊32种)进行统计, 比较中、英文医学期刊论文发表时滞(delay in publication of articles,DPA),确定医学期刊DPA的正常值.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医学期刊出版周期控制理论,为医学期刊和其他科技期刊确定和变更出版周期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标注收稿日期的中文期刊54种(93.1%),英文期刊24种(75.0%),二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χ2 =5.85, P《0.025).中文医学期刊DPA是(8.605±4.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