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杨彪 《军事记者》2013,(5):16-16
"4·20"地震发生时,我正在进行晨练。脚下的草地突然晃动起来,我以为是自己头晕,忙抬头看一边的电线,都在使劲摇晃。经历过云南耿马澜沧大地震和"5·12"汶川大地震的我,立即意识到是发生大地震了。哪里地震?几分钟后,在国外求学的孩子发来微信告知:雅安芦山发生里氏7.0级地震。于是,我独自驾车向雅安方向驶去。这时,成都街上的车堵成串串。  相似文献   

2.
何东 《中国广播》2013,(9):18-19
从5·12到4·20,从汶川到芦山,短短5年时间之内,四川经历了两次地震。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广播,为抗震救灾指引着方向,为灾区群众送来了温暖。第一,第一时间反应,应急广播组建。由于在5·12汶川地震中有过应急广播的实践,这次芦山地震一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5月9日,为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档案资料移交进馆仪式在四川省档案馆举行。省政府办公厅二级巡视员王建中,省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山出席移交进馆仪式并讲话。此次移交进馆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档案资料主要是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在抗震救灾、灾后  相似文献   

4.
坚守到最后     
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时刻关注着灾区的情况,虽然身在外地采访,还是积极委托同事向灾区捐款。5月20日下午4点半从廊坊采访回来,刚到家门便接到自愿报名去汶川地震灾区采访的电话,自己不顾连续多日出差的疲惫,坚定的报了名。我是在26日下午6点接到去四川地震灾区采访通知的,由于母亲身体最近一直不太好,春节期间因高血压曾经晕倒,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大地震波及毗邻的陕西汉中市,该市辖区的11个县区受灾,受灾人口246.68万人,财产损失达108.36亿元。尤以宁强、略阳两县最重。地震发生时,我正在汉中市委一楼的陕西日报记者站办公室里写稿,突然感觉脚下震动起来,便敏感地意识到"发生了地震",  相似文献   

6.
从地震报道看传统媒体的创新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名网友的震后"网络168小时" 5月12日14:28,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 14:35,地震发生仅7分钟后,第一个灾区网友描述地震情况的帖子发到了"百度贴吧"的地震吧上. 14:46,新华网发出第一条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消息.  相似文献   

7.
震后一年     
今年的“5&#183;12”,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日子。 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前夕,本刊记者再次来到四川地震灾区,了解灾区档案工作恢复重建情况。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份牵挂,更是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8.
近日,美国<国际日报>发表题为<也该表扬表扬媒体了>的评论文章.文章赞扬了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冲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新闻记者们,他们不顾辛劳和危险,及时,全面,准确、客观地报道了灾区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玉树地震:中国进入后灾难报道时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2008年的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报道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为检验标准的,那么,2010年的4·14青海玉树地震报道则是以汶川地震报道为参照物.  相似文献   

10.
在得知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消息后,我就对这一事件高度关注. 1998年张北地震发生,我到震区采访,感受过-30℃的低温;长江抗洪救灾,我曾远赴湖北,江西灾区,进行过20多天的采访.当然,我知道,要采访大地震如此重大的灾难,必须做好最充分的准备,甚至最坏的打算.  相似文献   

11.
《新闻天地》2008,(6):18-18
32年前唐山大地震,四川人民千里迢迢送去巴蜀大地的关爱和支援;32年后汶川大地震,唐山人宋志永和他的12个农民弟兄,带着感恩与回报的心,不惜举债,千里迢迢来到四川地震灾区——  相似文献   

12.
2011年5月1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之际,《华西都市报》精心组织、倾情创意,以三年立川为主题,大手笔推出了视觉冲击力极强的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珍藏特刊。通过32个图片版、8个主题、32个关键词,以史诗般的全景呈现,直观、形象、生动地重现了汶川特大地震感人至深的抗震救灾场面,重现了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成就,重现了汶川地震灾区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中国奇迹。  相似文献   

13.
该文针对5·12汶川地震灾区儿童心理健康的恢复与援助问题,对灾区儿童心理档案建立的必要性、内容及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与所有漂在异乡的四川人一样,得知地震,我感到异常紧张.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几分钟后,腾讯上就发了消息.一看到"四川"两个字,我的头立刻轰的一声巨响.  相似文献   

15.
震灾报道的遗憾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外众多媒体上千名记者云集灾区,新闻记者在这次重大地震报道中,书写了新闻战线可歌可泣的一幕。但是,在腾讯网一个名为你觉得媒体在震灾报道中的表现如何的网上调查中,有高达八成的网民认为部分记者为抢新闻不顾灾民感受。  相似文献   

16.
用心去"看"     
2009年4月15日,接到报社领导的命令,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到四川地震灾区采访.拍什么?到哪里去拍?更关键是怎么拍?一年过去了,我不能去碰触那些刚刚开始愈合的心灵伤疤.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是我这次采访的最大感受.  相似文献   

17.
重大突发事件直播:电视媒体的态度与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电视台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直播报道是新闻媒体应对重大交发事件的典范,写下了中国电视新闻直播史上感天动地、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央电视台以一种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快速及时、大信息量、大量现场、长时间的突时的电视直播报道,将汶川地震的情况迅速传遍国内及世界各地.这是一次媒体对重大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不仅体现了电视媒体在灾难时刻与灾区人民携手并肩的态度.也展示出危机时刻不辱使命的媒体责任.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震惊中国! 从这一刻起,全国人民的目光聚集四川,全国人民的心牵挂汶川。作为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全国的新闻媒体随即将宣传报道重点转移汶川地震灾区。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河北电台生活广播在局、台领导的指示要求下迅速展开了抗震救灾工作,结合频道特点策划、制作一系列活动和特别节目,为抗震救灾工作尽一份新闻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去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的汶川大地震给全国带来的伤痛还未消去,今年6月5日同样发生在四川成都的公交燃烧事件(下文简称"6·5"事件)又一次震动国人.如果说"5·12"汶川大地震的舆论引导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危机事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甚至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话,那么这次"6·5"事件则是对政府舆论引导力的又一次重大复检.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让无数家庭遭遇劫难,灾区同胞的安危牵动人心。明天出版社以实际行动加入到这场抗震救灾的战役中,全社员工不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