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对于提高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系统归纳了近年来研究生论文盲审评阅意见中低分数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论文选题与开题、导师指导与审核、论文写作规范、形式审查、预答辩五个方面,构建出完整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体系,提出了保障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曼焘  田森林 《高教研究》2009,25(4):39-41,45
分析了目前研究生扩招形势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指出统一公开答辩既有利于促进研究生论文质量提高,也有利于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规范化。对某学院全面实施硕士研究生统一公开答辩前后研究生论文答辩定量评分和论文评阅定量评分的平均分进行了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统一公开答辩制度后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价更客观、公正,能更真实地反映学位论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重要标准的学位论文,其质量综合反映了培养单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本文以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管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管理对策进行了研究。主要对策为:加强学位论文选题、开题、中检、评审和答辩等过程管理;建立学位论文评审申诉机制;建立导师遴选与聘任制度;建立激励政策;推行弹性学制,建立软淘汰制。  相似文献   

4.
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分为三阶段:学位论文的开题、中期考核以及评审与答辩。其中,中期考核是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及时发现并纠正硕士学位论文出现的偏差。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位论文中期考核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保证硕士学位论文顺利有序的完成。  相似文献   

5.
指导数学教育硕士生学位论文答辩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目的要求是:检查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基本能力和独立工作;把握研究生的培养和质量.专家提问的着眼点是:质疑、考察、交流与指导.研究生答辩的要领是:强调独立工作,突出创新成果:点面结合,运用数据和案例说明观点,展示成果:阐明研究工作方法、特色和优势.教师的指导工作要领是:在论文指导中——掌握标准,严格要求;在答辩前——督促准备,指点要领;在答辩中——尊重同行,退居次席:在答辩后——指导反思,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6.
浅议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硕士学位授予质量的根本体现.本文通过对我国学位条例中关于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要求的比较来看授予硕士学位的核心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必须建立严格、完整、规范的学位论文评阅、答辩、质量监控体系,才能真正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最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何颖 《黑龙江教育》2006,(12):23-25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本文就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导师数量不足,培养质量不高,重使用轻培养;课程设置随意,内容重复滞后;培养管理不规范,规章制度不健全;学位论文质量不高,答辩流于形式等.这些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本文也阐述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即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使用与培养相结合;合理设置课程,构建科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健全制度,管理规范化;加强指导与管理,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等.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涉及的方面很多,其中科研和学位论文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从论文的源头开始,从选题、中间研究过程、预答辩、论文评审、答辩、奖励等每一个环节都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一、选题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核心环节,是研究生总结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可缺少的阶段。而选题是论文工作极重要的一环。博士生应选择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要突出学位论…  相似文献   

10.
调查发现 ,扩招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整体上处于有质量保障的理性发展状态 ,但在专业设置、硬件设施、导师水平、论文评阅与答辩等环节上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 ,必须采取相应的改进对策 ,如继续把好“进口”关、实行全体收费制、完善双向选择机制、调整专业结构、推广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和答辩委员质量责任制等  相似文献   

11.
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中一条重要的衡量标准。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成为当前西部院校较为关注的问题。研究生招生生源质量、研究生培养过程、研究生导师水平等因素都直接影响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因此,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整个研究生的教育环节中.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最重要的标志。研究生论文存在着创新性、独立性不足,文献综合能力差及写作格式不规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seminar制度、中期检查制度、预答辩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审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界定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制约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即创新文化氛围不够浓郁,培养方案不够科学规范,导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创新实训平台难以保障,论文评审答辩不够严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改进对策,主要包括:凸显创新文化培育,着力培养方案优化,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改善科研实训条件,严格论文评议环节等.  相似文献   

14.
由论文抽检到从根本上保证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质量永远是研究生教育中的热点话题,而它又最集中地体现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学位论文的质量是由学生选拔、教学过程、导师水平和监控机制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作为教育管理部门,为了保证培养质量,多从监督学位论文的水平着手采取措施,例如:论文开题查新、中间检查、预答辩制度、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创新性一票否决制、同学科学位论文排序首尾10%重点审查制、论文“双盲”抽检评议等等。这些措施大多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其效果大打折扣;其中以上海市学位办于1996年推出的学位论文“双盲”评议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我校在过去几届研究生对学位论文工作已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导师们普遍反映我国学位制度要求研究生必须完成学位论文,通过答辩才能取得学位的规定对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必要的,正确的。因此,在这方面我们的硕士水平至少不低于国外的相应水平。对于刚开始实行学位制度的我们来说,应当说已有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是与学术型硕士学位相对应的一种新的研究生教育形式。本文针对化学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以及学位论文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我国部分高校近年来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和加强的措施,包括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严格把握培养过程中各道关口,强化学位论文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论文评审和答辩制度等,旨在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展迅速,但是学位论文的质量不高,而且特色不足。依据国家关于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相关政策和培养实践过程,重点总结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主要特点,分析目前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学位论文质量建设的整治措施,对提高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双一流"建设大学代表了中国最有可能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高校,其学术水平和质量与博士生培养紧密相关.采用资料采集与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和非正式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11所"双一流"建设大学144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进行调研,研究发现:答辩规则较好地反映出答辩有起始、过程和结束三个不同环节,但在各环节的细节执行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行为,严重影响到答辩学术生态和答辩制度存在的价值.建议细化答辩规定细则,制定答辩关键环节的可操作性规定;建立答辩专家诚信记录,落实答辩违规责任处罚措施;强化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意识,践行论文质量把关使命;实行研究生导师上岗培训制度,熟悉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规则的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20.
以随机抽检的某省部分高校320篇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其文献复制比初次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撰写中失范行为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抄袭现象比较集中地出现在学位论文的绪论和文献综述部分,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是研究生抄袭的最主要的文献类型;在文献高复制比区段,社科类学位论文占比明显高于自科类论文;非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复制比明显高于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导师指导同届研究生论文数量越多,其论文复制比问题越严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从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导师指导绩效考核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遏制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