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张志民     
《出版参考》2010,(6):M0002-M0002
张志民,北京人。1938年在平西参加抗日工作。1955年毕业于中央文学讲习所。历任《北京文艺》主编,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诗刊》主编等。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播》2012,(9):I0006-I0006
1955年生,广东佛冈人。1972年高中毕业后在《广州日报》任文字记者。198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采编采专业,分配到中央电视台专题部工作。  相似文献   

3.
研究鲁迅的《野草》(1927年),势必是一种修正视角下的研究。自1955年冯雪峰发表"《野草》"一文(《文艺报》第19期、20期)后,可以说,针对《野草》的"政策"曾一度趋于稳定。《野草》是一部散文集,包括23篇文章,是鲁迅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些文章创作于1924年到1926年间,当时鲁迅正定居北京。也就是说,当时他是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进  相似文献   

4.
杨伟光,1935年11月出生,广东梅县人。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同年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历任编辑、记者、副主任、副台长。1985年调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1991年任中央电视台台长,1994年任广播电视电影部副部长兼中央电视台台长。现为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兵     
张勇手,原名张永寿,电影演员、导演。山西汾阳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十八兵团随营学校学习,不久被选送到文工团。1951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文工团团员。1957年应邀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故事片《黑山阻击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军文工团分队长、队长,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是第四...  相似文献   

6.
高文 《新闻与写作》2005,(10):32-32
费彝民(1908—1988),著名新闻工作者。江苏吴江人.1925年北京高等法文学堂毕业。1930年起在《大公报》历任编辑部记者,经济课主任,总稽核.上海分馆社评委员。1931年任《大公报》驻沈阳通讯员、1945年任上海《大公报》副经理。同年应邀赴台北参加日本投降仪式,并发表长篇报告。1948年《大公报》在香港复刊,  相似文献   

7.
吴昊,原名吴元富,生于1934年,北京市昌平县人.1951年在《察哈尔日报》参加新闻工作后,在《河北日才及》当记者。1955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尔后的20多年中,种过田,游过街,卖过酱油醋.1979年调人民日报任编辑,1983年任经济版主编,现任政法部主任。近年来,写有大量的杂文、散文、通讯和其它体裁的作品,著有《求全集》。  相似文献   

8.
《文史哲》创刊于1951年5月,到今天已有半个多世纪。创办《文史哲》的关键人物是华岗。华岗(1903~1972年),浙江衢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党内宣传部门高级职务。抗战初期,因公开指斥王明错误而被王明撤掉《新华日报》总编辑之职;此后,历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宣传部长、中共上海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并任云南大学社会学教授。1949年,华岗从香港途经海上到青岛休养暂住,经青岛军政当局向中央请求留下担任山东大学校长、党委书记,直至1955年蒙冤入狱。他任山大校长之前,有重要著作如《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史》《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社…  相似文献   

9.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目前联合推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由国家语委委员、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李行健任主编,先后参加过该书编写工作的专家近1 0 0人,从正式编写到完稿,历时1 1年。该词典收词近7万条,是国家语委“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国家“  相似文献   

10.
罗雪村 《出版参考》2014,(9):M0002-M0002
杨沫,生于北京。193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冀中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做妇女、宣传工作。1943年起任《黎明报》《晋察冀日报》编辑、副刊主编。1949年后,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等。  相似文献   

11.
放谈《红楼梦》诸公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蒙 《图书馆杂志》2006,25(3):81-86
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曾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报道:日前,沈阳军区某高炮旅退伍战士孔令杰从河南省南阳市打来电话说,他已正式成为南阳日报社新闻部编辑。孔令杰原是该旅三级土官,入伍第二年就参加了解放军报社的新闻函授。任报道员期间,他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军事记者》、《前进报》等报刊上发表稿件784篇,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相似文献   

13.
邵宇     
邵宇,1919年8月生于辽宁省丹东市东沟县大孤山。1935年入北京美术专科学校专攻西洋画。1936年参加革命。建国前即开始从事报纸工作。1950年参加筹备组建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工作。1951年任《人民画报》总编辑。1952年调任《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赴朝鲜担任抗美援朝战地记者;同年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1977年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邵宇还曾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兼中国文联书协分党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书记,文化部艺术委员会委员,中  相似文献   

14.
传媒名家     
舒宗侨,1913年出生,湖北赤壁市(原蒲折)人。193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35—1937年任上海《立报》记者,后担任重庆《中央日报》、《扫荡报》编辑和编辑主任。1942年在重庆创办《联合画报(周刊)》任主编,同时兼任复旦大学副  相似文献   

15.
李磊 《中国编辑》2006,(5):61-64
萧也牧(1918~1970),浙江吴兴人。原名吴承淦,后改名吴小武,笔名萧也牧。1937年春中学毕业后,到上海一家机电制造厂当工人。1938年1月,赴晋察冀边区参加抗日斗争,先在晋察冀边区行署办的救国报社工作,后在五台地委编辑《前卫报》,并担任“铁血剧社”演员、宣传队干事。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张家口编《工人报》。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编青年教材。1953年后,在中国青年出版社文艺编辑室从事编辑工作,并担任文艺编辑室副主任,分管传记文学组。1954年,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宣传党的优秀传统、教育青年一代的指示精神,萧也牧同张羽、黄伊同志一起创办了《红旗飘飘》丛刊,并为创刊号写了《编者的话》。《红旗飘飘》出版十多集,发表了许多老党员、老干部、老红军写的革命回忆录,在广大青年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萧也牧从事编辑工作约三十年,参与编辑了“伟大的祖国”小丛书、“时事丛书”、《红旗谱》、《太阳从东方升起》、《白洋淀纪事》等著名作品,为我国的编辑出版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博士生导师于宁自1981年到《人民日报》工作以来 ,长期在评论部工作 ,撰写了大量社论、评论员文章。1994年 ,于宁荣获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1998年任现职 ,2000年4月 ,兼任《人民日报》华东分社社长。今年4月 ,他就《人民日报》地方版改革与发展问题接受采访。这里发表的是这次采访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张天翼,湖南湘乡人。1927年肄业于北京大学,1931年在上海参加左联,抗战期间在长沙、上海等地参加救亡运动,1949年后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儿童文学作品《大林和小林》、《洋泾浜奇侠》、《秃秃大王》、《金鸭帝国》、《宝葫芦的秘密》等,短篇小说《华威先生》、《包氏父子》、《给孩子们》等。  相似文献   

18.
史量才     
正史量才(1880—1934年),杰出的商人、教育家和报业巨子,上个世纪初中国最出色的报业经营者。作为上海的报业大王,史量才曾经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1908年任《时报》主笔。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江苏独立运动,清理江海关财务,后被选为江苏省议会议员。1912年,史量才与张闳、应德謇、赵凤昌等合资,以12万元购买了《申报》。接办《申报》后,史量才出任总经理。为了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抱负,不受掣肘,1916年,他收购了合资人的股权,独家经营《申报》,为了改变《申报》经营欠佳的  相似文献   

19.
朱大建生于上海,祖籍常熟。1970年上山下乡,在江西生产建设兵团(五星垦殖场)担任农工、新闻干事。1978年2月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1982年2月毕业。分配至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任新闻干事,1985年任上海《宣传通讯》杂志副主编,1988年任主编。1995年调任《新民晚报》副总编辑,长期负责分管文化新闻、副刊、专刊的采编工作。1991年被评海市优秀新闻工作者,2004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高级编辑。  相似文献   

20.
连续3年被沈阳军区评为先进单位的某仓库,连续七年被评为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这一切,均得益于被“笔杆子”们誉为“伯乐、益友。后盾”的仓库主任——刘贵臣。——伯乐。8年前的一个早春,任仓库副主任的刘贵臣,到部队与战士谈心时,发现有位农村籍战士在《前进报》上发表了一篇小稿,填补了仓库多年报道工作“撂荒”的空白。刘贵臣问政治处推荐厂这名战士,将其调任报道员,并为其订阅《新闻与成才》等业务书刊,后又送其到军区新闻报道骨干培训班培训,还参加了《解放军报》的函授学习。当年,这名战士即在军内外报刊见稿50余篇,荣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