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文 《知识窗》2008,(4):22-23
皇帝这个名号自从秦始皇设立以来,无数人为之折腰。能登上帝位的人是十分幸运的,而能两次登上帝位的绝对属高难度动作,古今罕见。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位皇帝两次登上帝位。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镇。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08位皇帝。在这些皇帝中.有很多人的名字起得相当搞怪.生造字、冷僻字常常让人“畏名如虎”——皇帝们.连起名都追求“与众不同”“超人一等”呢!  相似文献   

3.
社科文摘     
古代皇帝配偶数量规定清代对皇帝妻妾的基本数量曾有“正式文件”:皇后1人,皇贵妃2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但是,皇帝仍有很大的增加编制权力,因为嫔以下的贵人、常在、答应等,都没有具体的名额限制,所以皇帝可以随心所欲地扩大后宫队伍。从史料看,康熙皇帝玄烨的妻妾人数,已经是创纪录的了,他一生中曾拥有妻妾55名,而这仅仅是“有名位”的那一小部分,“大头”的在没有名位的那一部分。据说,他实际拥有妻妾200多名。而乾隆皇帝弘历一再声明,在位时间绝对不超过爷爷玄烨,却从来都没有表示过不像爷爷娶那么多的妻妾。他实际拥有的妻妾比爷爷…  相似文献   

4.
小鱼 《知识窗》2008,(10):21-21
最早的皇帝我国最早称皇帝的是赢政,他是秦庄襄王的儿子,13岁当上秦王,在丞相吕不韦的辅佐下,灭六国统一天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自己把三皇五帝的“皇”和“帝”集于一身,所以称做“皇帝”。  相似文献   

5.
<正>睡觉时被噩梦困扰,想起来如骨鲠在喉。这大概是做过坏事的人的通病,后秦国主姚苌也不例外。他因为杀死了主子,也就是前秦皇帝苻坚,自己当了皇帝后,就再也没过过踏实的日子。这件事几乎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一直困扰、侵  相似文献   

6.
"一"字最难     
明朝万历年,关外强敌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时刻准备越过山海关进侵中原大地.而最让万历皇帝忧心忡忡的是日久失修已经有些残损的万里长城.他深知长城的军事重要性,于是决定重修长城.  相似文献   

7.
1582年8月7日,一个意大利人悄然登入澳门港口。此时,中国明朝的万历皇帝刚刚20岁,但已经执政了10年。偌大的明帝国犹如一个古板自负但却病魔缠身的老者,没有人会留意这个异乡人的身影,但是在后来的日子,他所带来的知识,却成了中国"西学东渐"的第一道光芒。这个意大利人叫利玛窦,  相似文献   

8.
冰淇淋的故事始于3000多年前的中国.中国的皇帝是我们所知的最先吃上冰淇淋的幸运儿。当时.皇宫里的厨师们将水果、葡萄酒、蜂蜜和山上的雪和冰混合起来制成美味的食品让统治者享受。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文化》2009,(12):44-44
1、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2、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个皇帝。  相似文献   

10.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有远见卓识的皇帝,也是一个喜欢耍无赖、言而无信的小人,无论多么英雄的人物,其英雄形象背后,是多面的人性。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远见卓识的皇帝之一。他先入关中,废除秦朝的严刑苛法,与百姓约法三章,为百姓减轻负担,赢得了关中百姓的信任和拥戴,但势力强大  相似文献   

11.
钟穗 《知识窗》2008,(9):35-35
在中国历史上,连皇帝都逃不过谥法的褒贬。皇帝死后就由大臣集议,或史官作评语,像汉朝的文帝、武帝,称谓“文”、“武”,都是谥法给他们的谥号。汉朝最后那个皇帝为献帝,就比较惨了,含有奉献给别人、送上去的悲哀。所以,谥号就是一个人死后的盖棺论定,也就是死后的一字之定评。中国古代做皇帝、做官的最怕这个谥法。怕在死后留下万世骂名。  相似文献   

12.
汤贵成 《知识窗》2014,(19):52-52
张尧佐本来是四川的一个地方官,因为侄女张美人人宫做了妃子,深得宋仁宗宠爱,作为皇帝的亲戚,他从此官运亨通,从地方小官一路升职,很快做到了三司使.掌管了天下钱粮。这样的肥差,不是皇帝亲戚,还真不容易捞到。但是,北宋的大臣们不同意了,张尧佐没有任何出众的能力,因为是皇帝亲戚,就坐上这样的高位,这寒了其他大臣的心。  相似文献   

13.
睡觉时被噩梦困扰,想起来如骨鲠在喉.这大概是做过坏事的人的通病,后秦国主姚苌也不例外.他因为杀死了主子,也就是前秦皇帝苻坚,自己当了皇帝后,就再也没过过踏实的日子.  相似文献   

14.
近代的中国可谓乱世,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像一只漂在大海上的扁舟,不知何去何从.无数比国忧民的有识之士为它引路,如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等等.其中,最早的改良主义者康有为和梁启超就曾为中国的君宪政治启蒙.但它最终在共和的炮火声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原因很多,本文就从康梁二人的思想分歧谈起,看君宪政治之于中国究竟是否一剂良药,又缘何在枪炮声中如此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15.
公元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中国皇帝第一次允许不是外交使节,而是以私人身份来京觐见的人,是著名的意大利耶苏会传教士利马窦(Mathieu Ricci,1552~1610).此前他已自澳门入居广东肇庆、韶州、南昌等地10余年,数次请求来京,都未获许可.这次获准来京却是因为贡品中有一台自鸣钟得到万历皇帝的赞赏,爱不释手,特许进京,并准许他搬出特定"外夷"居住的"四夷馆",在宣武门附近租住民房,据悉为的是能随时进宫,维修自鸣钟.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封建历史上,各朝各代最好的东西都归皇帝所有。那么什么样的木头才能得到皇帝的青睐?至少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木材本身品质出众,二是必须稀有罕见。在中国历史上,有三种木材都曾被称为"帝王之木"。紫檀紫檀端庄、尊贵,代表了中国人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虽然它是舶来品,但仿佛天生就属于中国人。古代的帝王、贵族和文人之所以酷爱紫檀,是因为它能提升人的精神层次。论刚,它刚到极致。紫檀在所有硬木中木  相似文献   

17.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出身最卑微的一个,是个真正的草根皇帝。他小时候作过放牛娃,少年时代遭遇灾荒家破人亡,走投无路的他作过小沙弥,后来参加红巾军,从小兵做起,成为起义军领袖,并最终削平群雄成为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为明朝前期的社会繁荣奠定了基础。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五军都督府,制定了明朝的基本政治军事制度,不仅在明代有开创之功,有些直到清代还在沿用。但另一方面,他生性多疑,性格残忍,广设特务机构,大兴文字狱,屠戮功臣,留下了一段腥风血雨的专制史。从放牛娃到开国皇帝朱元璋,…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03,(12):F002-F002,1
一个小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的孩子,不久前却把中国人送上了太空,这一切都源于他18岁时的航天梦。他,就是“神舟”五号飞船的总设计师戚发轫。 记者:“神舟”五号成功地发射以后,全国上下都在高兴,但是您却在高兴之余,有些烦恼有些头痛,那么你烦恼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常婧 《科教文汇》2007,(8X):187-187
近代的中国可谓乱世,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像一只漂在大海上的扁舟,不知何去何从。无数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为它引路,如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等等。其中,最早的改良主义者康有为和梁启超就曾为中国的君宪政治启蒙。但它最终在共和的炮火声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原因很多,本文就从康梁二人的思想分歧谈起,看君宪政治之于中国究竟是否一剂良药,又缘何在枪炮声中如此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与文化》2006,(3):12-13
明朝皇帝的寝宫是紫禁城内的乾清宫。除了皇帝和皇后,其余人都不可以在此居住,妃嫔们也只是按次序进御,除非皇帝允许久住,否则当夜就要离开。嘉靖年间的乾清宫,暖阁设在后面,共9间。每间分上下两层,各有楼梯相通。每间设床3张,或在上,或在下,共有27个床位,皇帝可以从中任选一张居住。因而,皇帝睡在哪里,谁也不会知道。这种设置使皇帝的安全大大加强了。然而,谁又能防备在他身边的宫女呢?就是这群宫女,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就是历史上的『壬寅宫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