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国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复杂,不同立地类型内的光温水热等基础环境条件的异质性影响了植物群落组成及植物多样性。该文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吴起县为例,取自然恢复流域进行调查试验,探究本地区植被恢复中的地形影响机理。试验运用植物样方调查法,针对退耕封育流域不同立地条件下植物群落组成及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阴坡和半阴坡主要由铁杆蒿,茭蒿和百里香群从组成;而半阳坡和阳坡主要是由铁杆蒿,冷蒿和针茅群从组成。坡向对于植物群落多样性各指数的影响显著(P<0.05),但坡度影响几乎都不显著(P>0.05)。缓坡条件下多样性指数变化为半阴坡>阴坡>阳坡>半阳坡;陡坡条件下各指数变化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浅沟的植物群落有小型灌木出现,物种丰富度为1.77,比对照坡面高了0.03,地上生物量为0.1077kg/m2,比对照坡面高0.036kg/m2。说明在植被恢复重建中阴坡和浅沟微地形的自然演替速率更快。  相似文献   

2.
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详地之一。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化有不少重要的成就,它构成了古代印度文化的一个基础。它与古代世界其他文明地区,特别是西南亚的两河流域和伊朗的文化很早就有了交往,后者对它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影响。至今,这一文化给印度社会在宗教、习俗、服饰等方面都留下了痕迹。因此,对这一文化的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古代印度文化的渊源及其与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今天的印度次大陆的人民,有利于促进我国和南亚各国人民友好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印度河流域文化遗址曾  相似文献   

3.
风光旖旎的乌苏里江流域不仅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星罗棋布地分布着诸多人类文明的足迹.探寻这一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文化分布特征,能使人们对东北古代民族的起源、社会生活状况、风俗习惯、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方面有全新的认识.文章试图从乌苏里江流域的地理环境和地貌特征,以及流域文化入手简要概述乌苏里江流域文化分布规律,并提出以饶河县为中心如何保护开发和利用乌苏里江流域的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先祖,探寻炎帝遗迹、了解和传承炎帝文化是炎黄子孙的责任。山西晋东南地区高平羊头山诸多与炎帝有关的历史遗址遗迹、方志碑刻、民间传说和文献记载,都反映了羊头山地区是当年炎帝活动的重要场所。结合当地"神农尝百谷""耒耜发明"等炎帝发明农业的历史资料,考察羊头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土壤结构、植物物种等历史自然条件,可大致了解羊头山地区与炎帝农耕文化的关系。探究羊头山地区的炎帝农耕文化,了解其在炎帝农耕文化及整个炎帝文化中的地位,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广阔的黑龙江流域的松花江、牡丹江水系,以及黑龙江中下游流域地区,分布着为数众多的渤海国历史遗迹和遗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与俄罗斯的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地区内.不断发现渤海国的遗迹和遗物。这些遗迹和遗物的发现为研究缺乏史料记载的渤海国历史与文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并为尽可能真实复原部分渤海的历史提供了可能。实际上,黑龙江流域的渤海遗迹遗物是以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为中心而展开。文章主要依据近三十年来的考古发现与文物出土情况,对渤海国的上京城遗址、二十四块石遗址、村寨遗址、寺庙遗址、边墙遗址。碑刻、壁画,以及渤海国的铁器、铜器、金银玉器、陶器、瓷器、货币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加以重点介绍,目的是为拳术界提供清晰的黑龙江流域的渤海历史遗迹币口遗物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金禅口遗址属齐家文化,出土了丰富的动物骨骼和植物遗存。经考证,这些动物多是现生种,推测环境与现今类似,周围的自然景观是垂直地带性显著的高原山地寒温带森林-草原生态景观。植物遗存以粟黍为主,少量大麦、小麦等种植作物,说明有相当比重的农业。这些遗存表明该遗址先民的生业模式是种植业、狩猎和畜牧多种生产方式的混合经济形态,这可能与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人们的重视,遗址公园作为文化载体,是联系城市与遗址的过度纽带,对于遗址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起到了保护作用。但遗址公园周边地段的建设往往受到自身与外部建设条件影响而造成不合理开发,使得与历史遗址的文化内涵不符。针对我国遗址公园周边地段发展现状,总结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新规划应坚持整体性、连续性、多样性、动态性的基本原则,以达到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在尊重文脉和现状的前提下,对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宫墙周边地段重新定位,植入新的城市功能,整合资源合理利用,滚动开发,与公园一起融入西安生态格局,提高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平衡社会、文化、经济、生态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刘俊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3):104-106
词汇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学者研究,花卉植物词属文化词,与民族文化有各种关系。由于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各民族的植物文化不尽相同。汉英植物文化就有很大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利于了解汉英两个民族在自然环境、文化背景、思维特点及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不同。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9.
鲁东南地区新石器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遗址是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的发生、演进、发展、传承甚至毁灭都是在古遗址上发生的。文化遗址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其中遗址空间分布研究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鲁东南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从遗址分布的自然地形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在不同时期内遗址的高程、坡向有一定的分布特征,古遗址在某些地区分布具有一定的聚集性。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及世界上著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区内生态环境独特 ,形成了粗犷奇特的自然旅游景观。同时又有新颖别致的人文景观 ,二者相互衬托、辉映 ,使黄河三角洲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一、迷人的自然植物景观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条件独特 ,又受海水侵袭的影响 ,三角洲土壤中盐度潜水位、水的矿化度较高。所有这些自然条件 ,使三角洲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植物景观。1 柳林景观 主要分布在黄河现行河道两侧的河漫滩地带。杞柳、垂柳、旱柳等混杂生长 ,奇形怪状 ,是我国罕见的天然实生柳林 ,多呈乔木或灌木丛。春天来临 ,万千丛柳竞相吐绿 ,时间…  相似文献   

11.
政区和流域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区域,前者具有社会属性,后者具有自然属性.探讨二者的多样性,集科学、政策、管理于一体进行生态区评价,是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沿课题.通过分析中国政区的流域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流域的政区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论证流域内水源区、流经区、河口区的生态服务价值,探得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青海、内蒙古、新疆、四川和云南,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建设优先区域.  相似文献   

12.
学生自行探究自然奥秘 ,是自然课的灵魂 ,它是教师指导的重点所在。本文以义教第八册自然教材为例 ,谈谈教学实践体会。1 巧备“有结构性的材料”  自然事物既有多样性又有规律性。如植物的花 ,有完全花与不完全花之分 ,同属完全花的油菜花与桃花各部分特点也不尽相同 ;还有植物的种子、昆虫、两栖动物等无不如此。这就需要有结构的材料组 ,供学生观察、实验 ,才可达到预期目标。由于地域、季节、自然资源、学校条件的差别 ,往往满足不了实际教学所需 ,教师还得靠自己动脑在“巧”字上下功夫 ,去精心准备一组组结构充分的、可供儿童自行…  相似文献   

13.
滇西北三江并流带石质文化孕育于滇西北独特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中 ,是滇西北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古人类文化遗址、摩崖岩画、岩棺墓葬、石雕碑刻、石窟、石质文物建筑、矿产开采遗址及玛尼堆等类型。并具有原生性、开放性、动态性及人地相关性等特点。目前要协调好石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主体设计体现了天地阴阳的易学理念。与表现一年阴阳两季的彝族古老历法可能有文化上的关联。彝族的祖先古羌族——氐羌生活在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时代。其主要分布地域即西北渭水流域也是传说佚羲女娲阴阳八卦文化的发源地。学界认为八卦脱胎于彝族十月历,伏羲是彝族祖先。晚期红山文化是当地原生古文化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相碰撞、融合的产物。这说明,牛河梁遗址群的设计理念应该有更古老的易学传统,与古羌族的历法以及伏羲文化相关联,从而成为中国易文化传承的重要节点。对后世的易道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也是牛河梁申遗的核心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唐代安西都护府渭干河西岸遗址群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龟兹是唐朝安西都护府的驻地,是当时西域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唐朝时期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其政治、军事、交通、贸易体系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军事体系建设尤为重要。库车、新和、沙雅、拜城所处的渭干河流域是龟兹中心地域.新和县、沙雅县位于渭干河西岸,唐代46处古城、烽燧、佛教等遗址分布在该区域,是一处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军事体系遗址群,其中主体部分在新和县境内。,丝绸之路文化和龟兹文化的研究涵盖军事、政治、经济、屯田、文化等领域,其中古城遗址的信息更为丰富和重要,尤其是军事、政治、贸易体系建设方面的调查及研究需要加强,文章对遗址群的地理环境、形制、定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汉水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开发较早,有灿烂的文化遗址,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几千年来,勤劳、淳朴的汉江两岸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在与自然斗争中,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经过无数次的改造、变革,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居住特点和民居风俗。  相似文献   

17.
试论壮族文化在中国—东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壮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有着与东盟国家民族同源、文化相近、地域毗邻的天然条件。通过分析壮族文化的特色及其与东盟各民族文化的渊源、与东盟各国文化的认同等,提出在尊重东盟各国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壮族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寻求合作,实现多方赢利,以此促进中国—东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唇上的柔嫩肌肤需要大自然的温柔呵护。曼秀雷敦Lip Pure天然植物润唇蜜,源自世界各地的纯净天然之选,为双唇"穿上"甜蜜的外衣,邂逅唇の蜜语。曼秀雷敦Lip Pure天然植物润唇蜜,97%的天然成分成就唯一的"食品级"润唇"蜜方":富含南美亚马逊流域的天然蜂蜡、全球唯一天然种植区的乳木果脂、南美霍霍巴油等  相似文献   

19.
2013年下半年,安徽省文物考古所配合凌家滩考古遗址公园公路建设,对韦岗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结果表明该遗址是一处凌家滩文化小型聚落,其所表征的文化特质是凌家滩文化特质的组成部分,具体表现在遗迹、遗物及地理条件等方面,反映出凌家滩文化特质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同时又显现出更多的崧泽文化因素,属于以环太湖为中心的崧泽文化圈.  相似文献   

20.
建筑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真实反映。原始社会的北方以牛河粱为中心的红山诸文化,再现了大批史前建筑群落。本文通过对西辽河、大凌河流域,红山遗址内的主要建筑遗址和方国城邦建筑进行调研,试图揭示远古建筑的美学与环境设计意识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