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是培养IT类专业人才的摇篮。学院没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图形图像制作、通信技术等专业,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湖北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相似文献   

2.
张小梅教授     
《凯里学院学报》2014,(3):F0002-F0002
张小梅,1963年12月生,女,侗族,贵州锦屏人,中国民盟成员,教授。贵州省“省级教学名师”,贵州省“省级优秀教师”,黔东南州“州管专家”,凯里学院“学术带头人”、凯里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带头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计算机协会常务理事。1985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3.
《煤炭高等教育》2006,24(5):F0002-F0002,F000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始建于1978年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是全国较早设立计算机专业的高校之一。  相似文献   

4.
信息工程系独立设置于2008年7月,现开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含嵌入式系统开发、通信技术两个专业方向)等4个专业,同时开设北大青鸟软件工程师、北大青鸟网络工程师和思科网络三个特色  相似文献   

5.
李熙春男,1973年9月生,甘肃会宁人,汉族。1997年7月毕业于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997年7月到200年3月,供职于深圳赛格集团公司;从2000年4月到2010年初,在马来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求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6.
《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9(4):F0002-F0002,F0003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网络工程系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通信、信息安全技术三个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河北省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三个专业全部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开办了“华为网络学院”、“思科网络学院”;其中“华为网络学院”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网络学院。  相似文献   

7.
方建超,男,湖南临湘人,计算机专业教授。1980年毕业于湖南理工学院数学系,另获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文凭和工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湖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班,2001年9月起在上海大学攻读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网络QoS与Adhoc网络,于2004年7月毕业并获理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8.
黄宜军教授     
黄宜军,男,1965年10月出生,广西宜州人,教授,博士。1987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激光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1987年7月~2012年7月在空军第一航空学院任教;2012年8月至今在钦州学院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任教。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信息技术学院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2000年首次招生,2005年被列为湖北职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7年被列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11年被认定为省级重点专业。截至目前,本专业已经培养了9届共2000余名毕业生,2004年在全国计算机调试员大赛中获“行业技术能手”称号,2011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项目组二等奖。  相似文献   

10.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成立于1999年6月,当时专业定位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2个专业方向。经过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专业探索和课程建设,先后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省内多所示范性职业学院考察,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加强社会调研,到企业咨询人才需求,开发出适应当前教学要求的、基于“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做出自己的特色,并于2009年9月份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学院承担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是我校骨干校建设中四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计算机学院在学校创新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下,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和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建设,力争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成突出开源技术特色的国内一流专业。  相似文献   

12.
我校在2001年5月成立信息学院,信息学院由基础科技学院的计算机专业、校网络中心和校电教室联合组成。学院成立的第二学期即根据计算机专业的需要为98级和9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多媒体技术基础课。同时还对全校部分教师开展多媒体技术培训,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3.
《西江大学学报》2005,26(5):F0002-F0002,F0003
肇庆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于2000年9月,其前身是1985年设立的原西江大学数学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专业,1986年设立的肇庆教育学院数学系计算机应用专业以及1993年组建的西江大学信息中心。该系及其前身累计已为社会培养了约2000名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的前身是创建于1981年的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先后开设过数学教育、计算机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2003年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现开设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一个专科专业,在校生793人。  相似文献   

15.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F0002-F0002,F0003
信息与智能工程系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及教学成果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系创办于1995年,目前开设有嵌入式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图形图像制作和文秘(法律信息服务)六个全日制专科专业。  相似文献   

16.
贺桂英     
正贺桂英(1965—),女,湖南双峰人,九三学社社员,软件工程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授。1987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2004年12月获中山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学位。1987-1997年在湖南娄底师专(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1997年9月至今在广东幵放大学(原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任教。现担任广东幵放大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红河学院2013—2016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计算机与技术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跟踪调查,从就业率、就业质量、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和培养过程中的教学满意度等方面分析这两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就业层面上反映红河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计算机与技术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为学校改进人才培养过程、开展新工科建设和为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俊研究员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11,(4):F0002-F0002
陈俊,男,1968年生,四川大英人,中共党员,管理学硕士,研究员。1989年7月原川北教育学院数学教育专业毕业,2002年6月原四川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2009年6月获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党总支书记,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注册会员,四川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研究会理事会理事,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专家人才库高级专家,四川省咨询业协会高级咨询师。  相似文献   

19.
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办学是从1987年原厦门水产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开始的,至今已有十几届的毕业生,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数千名的计算机应用人才,集美大学合并以来,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办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04年4月在学校新一轮的院系和学科的调整中,依托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新增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组建成立计算机工程学院。几年来,在遵循集美大学办学总方针框架基础上,结合学院自身的师资水平和科研力量,坚持学校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20.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F0002-F0002,F0003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成立于1996年,是校重点专业、省重点专业、全国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首批国家示范校建设示范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机械、模具、电子、轻工、玩具或钟表等制造行业,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机械加工工艺编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