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从提出至今已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奥斯汀(Austin)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其学生塞尔(Searl)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该理论体系的形成对于语用学的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实践表明,言语行为理论能让我们把各方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去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2.
段建敏 《双语学习》2007,(12M):18-19
本文以言语行为的概念、分类、规则为基础,分析了言语行为与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言语行为的概念提出以后,受到了语言研究学界的广泛关注。后经塞尔等人的完善和发展,成为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成为现代语用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言语行为理论是从行为角度研究人类言语交际的一种重要理论。从话语功能角度言语行为分为表述性言语行为、施为性言语行为和成事性言语行为。成功实施施为性言语行为一般要满足预备条件、执行条件和真诚条件。施为性言语行为的分类对其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为言语行为提供了语言哲学基础,阐明了言语行为分类的原则和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理论。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对具体言语分析以及跨文化语言交流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语言具有施行功能。文学虚构话语也具有以言行事的功能,即建构文学艺术世界。文学虚构话语对现实产生的影响,实际上就是文学以言行事产生的以言取效的言语行为,主要体现在读者和作者分别通过具有意向性的阅读和写作言语行为塑造了自身。作者在建构文学艺术世界中所展示的理想文化人格,在作者和读者的认可意向状态中形成的集体意向性,对两种主体的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探析文学虚构性话语如何塑造人,从而深入理解文学的现实功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日常言语行为是导致人际矛盾的升级和化解的重要因素之一。奥斯汀“说话就是做事”之观点启发人们要从实际语言交流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语言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如实地把语言看作一种实施行为的手段。美国哲学家塞尔依据奥斯汀的理论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并对奥斯汀的理论作了继承修正和改进。本文主要依据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探讨间接言语行为与人际矛盾的升级和化解之间存在的联系,并通过实际案例的解析,对怎样运用间接言语行为化解人际矛盾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8.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言语行为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好的改进言语行为能力。毫无疑问,言语行为理论对语言研究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但显然语言理论不可能完全建立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言语行为理论本身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  相似文献   

9.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言语行为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好的改进言语行为能力。毫无疑问,言语行为理论对语言研究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但显然语言理论不可能完全建立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言语行为理论本身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  相似文献   

10.
写作可以看作是书面的言语行为,因为每一个写作语篇都表达了一定的交际意图。一篇成功的英语写作是由以言指事、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三个要素构成的。因此,英语写作学习者在强调词汇、句法层面的操练的同时,还应加强目的意识和读者意识的训练,从而更好的实现英语写作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1.
石荣 《快乐阅读》2011,(21):178-179
20世纪初,西方出现了研究语言学的热潮,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是其中一项重大的突破。他认为说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不应是词和句子,而应是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美国语言学家塞尔系统地修改了言语行为理论,除了认同言语行为是语言的最小单位,还发展了奥斯汀的观点,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12.
人们对于语言本质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就是其中一项重大的突破。文章介绍了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系统阐述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内涵与价值,总结了言语行为理论对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客观评价了言语行为理论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李婷 《文教资料》2009,(26):38-40
言语行为理论由Austi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后由Seade继承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一套更加完整的言语行为理论.此理论已成为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尤其是现代语用学的核心课题之一.本文对两位学者就言语行为理论所作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评析,并指出了其作用与不足.  相似文献   

14.
李勤 《文教资料》2006,(14):140-141
本文对言语行为理论做了一个综述,并从言语交际中非常普遍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入手,说明话语的隐含意义都是语境决定的,语境制约着语力。文章还对言语行为理论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个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言语行为理论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研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哈姆雷特》。从微观言语和宏观言语两个方面剖析作品里的言语反讽,揭示作品的反讽主题。  相似文献   

16.
周枫 《海外英语》2013,(9X):277-278
如今,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广告语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多。广告语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该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探讨广告语的想要达到的作用和影响。该文首先对广告语进行总体概述,进而介绍了言语行为理论,主要从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的角度,分析一些具体的广告语,加以分析论证,从而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使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广告语的功能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熊英 《英语辅导》2010,(4):129-131,175
作为现代语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言语行为理论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说话人出于某种原因不愿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往往采用间接的手段来实现其言语行为。本文以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电影中特定语境下的人物对白,透过字面意思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更好地把握影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行为动机。  相似文献   

18.
论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及语言哲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言语行为理论由奥斯汀提出,经塞尔的完善与发展,已成为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更是现代语用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从使用和交际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意义,为认识言外之力的本质提供了独到的解释方法。塞尔关注语言和心智的关系,认为意义必须联系存在于言语行为中的意向性来解释。探讨了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及其所蕴含的语言哲学观。  相似文献   

19.
运用J.L.Austin及J.R.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主要从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两个方面对中日道歉言语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中日言语行为的区别和差异,并为今后适应不同的交际条件,提高交际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以言语行为标志词汇为研究切入点,分别举例分析了立法、司法及其他法律文本中的法律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