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为什么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氨气易溶于水原因有两个方面:(1)氨分子和水分子很容易通过氢键结合形成一水合氨,即NH3 H2O(?)NH2·H2O;(2)NH3和H2O都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由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氨气易溶于由极性分子H2O组成的溶剂.所以NH3极易溶解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二、用氨做喷泉实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1)氨气要充满;(2)装置要不漏气;(3)氨  相似文献   

2.
据2003年12月31日《环球时报》消息,美国《科学》杂志最近评出的2003年度世界十大科学突破中,有6项属于生命科学领域,它们是:(1)列第二位的精神病产生机理的阐明;(2)列第四位的对小核糖核酸如何协调细胞功能以及如何利用小核糖核酸治疗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3)列第五位的有关细胞内单个分子的活动情况以及运动中的的分子马达和正在消化DNA的单个酶等进行的观察;(4)列第七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常用的几种分子标记,并且概述了它们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应用的几个方面(1)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建立及基因定位;(2)分子标记的辅助选择;(3)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4)品种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4.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平面的问题 ,解决方法是 :由简单到复杂。首先要掌握以下几种最简单有机物的空间构型 :( 1)乙烯( H2 CCH2 )分子是平面结构 ,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共平面 ;( 2 )乙炔 (HCCH )分子是直线型结构 ,4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 3 )苯 ( )分子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6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共平面 ;( 4 )甲烷 (CH4)是正四面体结构 ,任意 3个原子共平面 ;( 5 )甲醛CHOH分子是平面结构 ,4个原子共平面。在判断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平面情况时 ,要结合以上五种最简单物质的结构进行分析。例 1.请分析苯乙炔 (CCH )分子中最多有多少个…  相似文献   

5.
一、一个实验要会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其配制步骤如下:1.由固体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摇匀.2.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1)计算;(2)量取;(3)稀释;(4)转移;(5)洗涤;(6)定容、摇匀.3.仪器:容量瓶、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操作步骤比较多,难于记忆,现将其编为口诀:  相似文献   

6.
配制粘合剂     
配方:(各物用量均折合成质量) (1)苯酚9克;(2)甲醛5克;(3)氯仿3.5克;(4)尼龙碎屑3克(用废尼龙袜洗净剪碎)。 制法:将上述各种成分,以配方顺序进行混溶。并不断搅动,使其完全溶解,混合均匀。此粘合剂能粘结多种高分子材料制品。如牙刷、眼镜架、钢笔、胶(皮)鞋等。  相似文献   

7.
一、要点及要求1.知识要点(1)水的性质和水的三态变化;(2)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和水的溶解与净化;(3)土壤的成分和土壤的保护与改良;(4)空气的性质和主要成分,空气的流动和污染、保护.  相似文献   

8.
这样解更巧     
贵刊猴年第一期“巧解1/4>( )>1/5”一文中所谈解法确是巧,但有其局限。一是,此法只适合在两同分子(或同分母)分数间填数;二是分子、分母同时扩大几倍,如数字较大,学生容易出错,且速度不快。 我以为用分子相加的和作分子,分母相加的和作分母,求出要填的分数更简便。 比如“1/4>( )>1/5”之间的分数应是“(1+1)/(4+5)”等于“2/9”; 又如:3/4>( )>3/5(?)3/4>(?)(3+3)/(4+5))>3/5(?)3/4>(6/9)>3/5(?)3/4>(2/3)>3/5;  相似文献   

9.
多元变量最值问题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学生应熟悉不等式常见结构与方法:(1)和与积关系结构;(2)倒数和结构;(3)一、二次齐次互化结构;(4)分子比分母高一次的分式和结构;(5)复合结构,有助于处理多元变量的最值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几个常见教学疑问进行审慎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1)建议教师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均应添加沸石为宜;(2)适当增大醇酸比能增加产品量,但也会因混入的乙醇增多而加大产物的溶解损耗;(3)从利于酯化反应规律教学出发,建议基于机理角度选择“乙酸、浓硫酸、乙醇”的加入顺序;(4)饱和Na2CO3和浓NaOH溶液均能有效除醇酸、降酯溶,都是实验合适的吸收剂.通过实验分析,认为教师在实施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时,辨析惯识须用实验事实去积极回应质疑,提高教学内容的整体认识和进阶发展,传承核心知识背后蕴藏的思维价值.  相似文献   

11.
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发现C_(60)有重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C_(60)分子是形如球状的多面体(如图),该结构的建立基于以下考虑:(1)C_(60)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碳原子形成化学键;(2)C_(60)分子只含五边形和六边形;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蔬菜的微量元素营养及微肥施用进行了综述。内容有:(1)蔬菜的微量元素营养机理及缺素症状;(2)新型微肥的研制;(3)蔬菜施用微肥的安全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全国原子分子物理、高压物理及高压合成学术讨论会于 1 999年 8月 1 1~ 1 3日在吉林大学举行。本次学术会议以“总结、发展、继续、提高”为宗旨 ,在原子分子物理、高压物理及高压合成领域 ,总结研究成果、发展学科优势、继承传统学风、提高学术水平。学术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 :(1 )高温高压下的原子分子结构、辐射、跃迁 ;(2 )高温高压下原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3)材料合成中的原子与分子物理问题 ;(4)原子与分子物理和高压物理发展展望。本次学术会议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 ,50余名来自中国和美国的国际著名原子分子物理学家、高压物…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化学》全一册第4页中有这样一段话:“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溶点、沸点、硬度、比重、溶解性等,叫做物理性质。”对其中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这一点,我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知道,物质的溶解性必须通过物质的溶解过程才能表示出来,而溶解过程通常同时有两种过程: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是物理过程。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溶剂分子作用化合生成溶剂水合分子(或溶剂水合离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质量发展和“双碳”实践的深入,ESG信息披露对股票市场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至关重要。文章以2009-2021年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ESG信息披露对股价波动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ESG信息披露显著降低了股价波动性;(2)ESG信息披露通过信息效应、内部治理效应和外部声誉效应降低股价波动性,即ESG信息披露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内部控制质量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抑制股价波动性;(3)在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较好的地区,ESG信息披露对股价波动性的抑制作用更显著;(4)ESG信息披露对股价波动性的抑制作用有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知识梳理1.生物科学与健康主要包括:(1)基因诊断;(2)基因治疗;(3)器官克隆;(4)胚胎移植;(5)生殖健康等领域。涉及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杂交、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癌变、疾病的预防等。2.生物科学与农业主要包括:(1)现代生物技术育种;(2)生物防治;(3)生态农业;(4)绿色食品等。涉及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变异的类型、育种方法和原理、植物的新陈代谢、生态系统的结构等。3.生物科学与工业主要包括:(1)发酵工程及应用;(2)酶工程及应用;(3)生物技术药物等领域。涉及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酶的本质与功能、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基因的表达、免疫的基本知识等。4.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主要包括:(1)生物污染;(2)生物净化;(3)绿色消费;(4)环境污染(富营养化、温室效应)等。涉及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种群的数量增长、微生物的繁殖与代谢、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稳态等。二、命题预测1.高起点、低落点。2007年考试大纲明确规定:文(理)科基础仅考查必修部分的知识内容。因此,对于本专题命题的形式主要是以“新情景...  相似文献   

17.
<正>求解理想气体状态变化问题需要先厘清三个状态参量:(1)理想气体的温度T——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它决定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2)理想气体的体积V——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3)理想气体的压强p——大量气体分子作用于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力,它由分子的平均动能、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所决定。另外,需要牢记一定量某种气体在某一状态时的P、V、T三参量的关系PV=nRT或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教学目标结合新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内容设定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知道用单分子油膜法估算分子的直径,通过油膜法实验使学生知道:利用宏观量求微观量。(3)知道分子的球形模型,明确分子直径的数量级;(4)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物理意义、数值和单位。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这节课主要采用学生课前准备实验,分组展示成  相似文献   

19.
一、考点分析1.分子热运动.(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知识拓展:(1)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还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隙.(2)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引力.引力  相似文献   

20.
杨学芬 《考试周刊》2015,(27):147-148
<正>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中的最后一项内容。《细胞的增殖》包括的内容有:(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2)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3)有丝分裂;(4)无丝分裂;(5)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及代谢的基础是学习的,是学习生物体生长、发育等生命现象的重要基础。细胞的有丝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