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长江流域的地理环境与饮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流域是中华农业文明的发祥地 ,也是中华名馔的摇篮。本文从文化地理学出发 ,主要探讨长江流域的饮食文化与其地域之间的关系 ,并拟将长江流域饮食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一个生动活泼的系统 ,全面把握和综合研究长江流域饮食文化在这个特殊地域环境中形成、发展和各个不同区域饮食文化分异的过程、联系及其规律性 ,继而构筑未来长江流域饮食文化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
沐林 《生态文化》2009,(2):F0002-F0002
3月30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会上强调,加快国土绿化步伐、增加森林植被数量、增强生态承载能力,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项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抓住时机大力植树造林,着力提高国土绿化水平,为促进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现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具有一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和长江流域城市群规划建设,长江流域城市是国内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典型样本。近几年来,城市治理现代化问题的研究主要从经济、法律、公共管理、技术、生态等方面探索实现智能化、人性化、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现代化治理路径,鲜有将“文化”作为城市现代化治理的主要手段进行深入研究。《长江流域城市文化与治理研究》一书,从城市文化形象、文化精神、文化资源、文化遗产、文化空间、文化产业、文化品牌等7方面入手,以长江流域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城市文化现代化及其治理的相关问题。今后可以扩展研究对象,在长江流域城市文化及其治理关联性、城市群文化及其综合治理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天崎 《生态文化》2013,(1):13-13
2013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将大力推进四项工程建设,为“创森”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这四项工程分别是:城区绿化工程,即在市县城区内实施“森林进城”,加强街道绿化,达到一街一景;加强城市入口、道路交叉口、桥头、商业区、居民区等节点绿化,建设街头绿地和小游园,实现市民出门500米见绿;加强单位和居民区附属地绿化,做到可绿化用地全部绿化;开展园林式单位、园林小区创建活动,实行立体绿化,构建通透敞开的临街绿地和庭院绿地。  相似文献   

6.
浅谈室内绿化设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绿化是环境心理学的组成部分.作为提高、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室内绿化主要是协调"人-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文章论述了室内绿化的功能和作用,并着重围绕绿化设计在组织室内空间形式、强化空间使等方面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廊坊开发区及时调整思路,将绿化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硬招牌,实行村民承包养护临村绿地的办法,收到很好的效果。现在廊坊开发区植被覆盖率达28%。受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的影响,招商引资中的区位优势正逐步弱化,靠环境优势招商将更具吸引力。结合廊坊市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定位,廊坊开发区不断加强绿化管理工作,在组织、机构、资金、规章制度等方面有了完备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园区和城市住宅小区的拔地而起,如何搞好绿化工作也就摆在眼前,令人关注。“绿化”,植树造林应该是首位的。以灌木丛林展示的“绿化”才是真实含义的绿化。有关专家指出,树林是整个大自然的“调度室”。一个工业园区、一座城市,如果拥有足够数量的树木,对改善小气候、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会起到十  相似文献   

9.
段军 《职业圈》2007,(3X):154-155
室内绿化是环境心理学的组成部分。作为提高、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室内绿化主要是协调“人-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文章论述了室内绿化的功能和作用,并着重围绕绿化设计在组织室内空间形式、强化空间使等方面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并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等称号。2009年开始,晋城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以建设绿色晋城、打造生态强市为目标,坚定不移推进城乡一体绿化和发展林业富民产业,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生态环境。目前,森林覆盖率达39.2%,中  相似文献   

11.
卢更生 《生态文化》2013,(2):F0002-F0002
近年来,镇江市紧紧围绕"山水花园城市"建设目标,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动力,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办林业、全民参与绿化的积极性,大力推进"绿色镇江"建设,加快提升全市森林资源总量,不断提高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为全市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态和人居环境。至2012年底,全市森林覆盖  相似文献   

12.
艾鹏 《生态文化》2011,(2):33-33
“十二五”期间,作为全省生态屏障建设主力军,山西省直九大国有林管理局将以“推进三大转型,实现四大跨越,建设五大基地”为目标,加快“绿化山西”的建设步伐。推进三大转型即推进森林资源保护从单纯保护为主向保育结合、科学经营转变,  相似文献   

13.
国土绿化是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结合体。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在《管子·立政》中就说"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迫切期待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创新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一、国土绿化事业成绩显著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领导人民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国土绿化事业十分重视。1955年,毛泽东  相似文献   

14.
为调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造林绿化、美化家园的积极性,山东省绿委会制定了《山东省绿化创建活动评选表彰办法》,并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省绿化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办法》规定:双数年份开展"山东省绿化模范县"、"山东省绿化模范镇"创建评选活动,单数年份开展"山东省森林城市"、"山东省绿化模范单位"创建评选活动。为鼓励创建活动的开展,自  相似文献   

15.
上海是中国东部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技术最领先的世界级的超大型大城市。但是,它的环境质量却难以令人欣赏。目前,这种状况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城市生态问题已引起上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决心以最大的代价还城市以空间和自然。每年以国民生产总值的3%用以改善生态环境。五年来,上海从市区已动迁200万人口至近郊和远郊。相当搬走了一座省会级的大城市。还计划在十五年内,将内环线范围内的3000多家工厂,1000余家搬迂市郊和长江流域,1000余家改造成第三产业,只留下1000余家无污染的工厂。市中心工业用地将由目前的47%减少到15%以下。这等于拔掉了立在市中心的1000多根大烟囱。此外,还将兴建比修大桥、修地铁、修高架环线更浩大的工程:一项是苏州河的综合治理;一项是环城绿化带的建设。仅此两项工程将耗资数百亿元之巨。两年多来,全市绿化面积增加1100多公顷。到今年年底,上海市区绿化覆盖率有望达到20%以上。在不久的将来,苏州河将水清鱼回,绿树成荫;在环线外侧铺上500米纵深的绿化带,在这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密林中,上海人沿着林中小路,或骑车、或步行、或奔跑、或嬉戏——将绘就一幅何其动人的绚丽的图景。——编者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传统的公路绿化模式是绿化美化千篇一律,公路绿化的树种单一、效果欠佳.这不仅会降低公路绿化的生态效果,而且也会增大公路绿化建设和管护的成本.这就需要把"生态绿化"作为现代公路绿化的战略目标.文章对如何转变公路绿化方式,创建绿化生态之路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城市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面临的绿化工作任务,为新形势下加强园林行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要确保城市绿化工作的和谐稳定,有效地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必须不断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化》2013,(1):66-F0004
河南省郑州市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在强化落实常规绿化的同时,整合地域规划,把社区小面积绿化和地域大面积绿化、小景观和大景观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将城市社区和地域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大小区域内乔、灌、花、草与休闲融为一体;文化历史与景观环境融为一体。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以靓丽的生态风光展现出对城市居民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自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临沂市始终把创森作为改善民生、优化环境、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大事来抓,迅速启动了荒山造林工程、水系绿化工程、村镇绿化工程、环城林带工程以及城区绿化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全市上下投身植树造林、打造“森林临沂”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热潮全面掀起。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已达67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31.5%,形成了“森林围城、森林进城、森林绿城”的城乡综合绿化格局。  相似文献   

20.
"森林覆盖率要达到40%以上,林木绿化率要达到45%以上……"2009年,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大干四年,绿化辽宁"的战略目标. 一年过去了,"绿化辽宁"战略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被誉为"花园城市"的大连,在绿化方面更足创造了历史之最.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众多绿化企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西郊绿化公司由此而进入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