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做好一名教师 ,首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格调高远 ,富有爱心。孔子所说的“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其实质是对学生充满爱心 ,孜孜不倦地教诲学生 ;孟子说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一大乐事 ,其爱生之情溢于言表 ;陶行知说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 :“教育的一切出发点是爱” ;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董事长高震东先生说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 ,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古今中外的这些教育家都认为 ,教师最核心的道德就是爱学生。真正的好教师一见到学生 ,就由衷地高兴 ,一想到学生 ,责任感就自然升腾。…  相似文献   

2.
作为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我把训练学生作文的目的之一设为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在教学实践中,我领悟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老师自己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明白了老师只有把无私的奉献倾注于基于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疏导之中的爱,才是深沉的大写之爱,也只有倾出自己的“大写”之爱,才能育出“大写”之人.这个“大写”之人指的是目中有祖国,心中有人类的大志向,求真、求善、求美的大境界,自知知人、实事求是、追本溯源的大智慧.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作文的教学实践,来实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3.
一、兴趣:打开阅读之门1.教师做好榜样引导作用。支玉恒老师有一句话:"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勤勉培育勤勉,用爱心波动爱心。"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要让学生喜爱阅读,善于阅读,教师自身首先必须进行大量阅读,除了读自己喜欢的书,还要读学生喜爱的书。一位爱读书、会读书的语文老师,当学生提出想了解的知识,感兴趣的话题,想解开的  相似文献   

4.
“爱”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的外延很广。从大的方面讲,可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爱科学等;从小的方面谈,可以爱学校、爱家庭、爱自己身边的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孟就提倡“仁者爱人”,“仁”就是人,“仁心”就是“人心”,就是仁爱之心,爱人之心。富有“爱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爱心”是传统美德的基础,更是我们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但丁说的“爱是美德的种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个人没有爱心,就无以谈忠,无以谈孝;一个人没有爱心,就无以谈责任,…  相似文献   

5.
要做一个好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教师每天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忙忙碌碌,默默无闻,何处体现其魅力呢?答案就在教师这一份神圣的职责中。
  一、爱能产生巨大的教育魅力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爱是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因为教育本身就应该是温馨的,教育本身就应该洋溢着浓浓的爱意。这种爱应该是有使命感、有责任感的爱。教师要把爱注入到整个教育的全过程,所有教育都应该是爱心教育。爱心教育是给学生真情的母爱,是用友情去弥补亲情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鼓励去驱逐畏缩,用爱心去抚慰创伤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智慧撞击学生思维波澜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回避保护学生自尊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承认差异、开发潜能的教育,是走进学生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成为学生朋友、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的教育。爱心教育是具有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学生的需求先于一切,学生的困难急于一切的服务意识和行为的教育。教师的职业本身就意味着“无私与奉献”,所以选择了教育职业就注定了与“奉献”牵手;加入了教师的队伍就意味着与“无私”齐驱。所以教师最大的魅力就是“无私奉献”的爱。  相似文献   

6.
用爱心去教好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本职工作之心。当今时代要教好学生得讲究方式和技巧,这么多技巧都要从教师本身的内心深处发出来的,简单说起来就要有“爱生”之源,在我们乡村小学里实施“爱生”之源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爱”。真正的爱是“智慧的爱”,是恰到好处的爱,是能够激发学生真挚情感的爱。在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中,我感到,像因材料施教一样,爱也应该“因生给爱”,由此本人在十几年教学工作当中归结出来以下十法:  相似文献   

7.
我们喜欢谈教育爱心,这当然是对的,因为没有爱,的确就没有教育。但是,教育之爱不是抽象的,它应该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要有爱的能力。可能没有哪个老师会说自己不爱学生,但面对各具个性的学生和一道道教育难题,不少老师却一筹莫展。可见,抽象的爱并不能解决教育问题。真正的爱理应包括教育的专业能力,这种“专业能力”,体现  相似文献   

8.
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教育的魅力来自爱的魅力,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若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那么,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学生们的爱心是培养出来的,作为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爱心,除了自己有爱心之外,还要掌握教育的艺术,懂得一些教育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一、谈心首先要有爱心什么时候谈心也离不开一个“爱”字,班主任必须做到:严格管理,耐心说服,关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了解学生的情况,主动妥善地解决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做学生的贴心人;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不压制民主,不打击报复,不打骂和体罚学生;不收受学生的礼物,不侵占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一、关心 多关心,首先是对学生有爱心.教师对学生既要有慈母之爱,又要有严父之情,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即师魂。教师是否有爱心,这是成功实现爱心教育的关键因素,即必须遵循以爱育爱这一原则。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一位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更要付出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讲,教育事业首先要求我们爱学生,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曾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要想培养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懂得爱老师、爱同学、爱长辈,懂得爱学校、爱社会、爱大自然,懂得用自己的爱去关心他人,学会宽容、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董慧娟 《文教资料》2014,(2):116-116,130
教育中的爱是生命之水,是学生赖以生长的阳光,没有爱,教育就无从谈起。本文认为班主任要提高工作效率就要用“心”:“爱心”:自立自强;“慧心”:自律自信;“耐心”:自尊自爱。  相似文献   

14.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成功的教师注重“浓缩”多种情感与学生进行有深度、全方位的交流。这种浓缩的情感应当包括三种:一是教师的“爱人之情”,二是教师讲授中的“感人之情”,三是教学中的“审美之情”。一个好的教师,可以将这多种情,传达给学生,并使之内化在深层素质中。   教师的“爱人之情”。一个教师如果不爱自己的教学对象,对学生没有满腔的爱心,他的教学是很难搞好的。只有具有爱的深情,教师才会更好地备课、讲课,从各方面提高自己。这种爱心会渗透到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学生们能强烈地感受到…  相似文献   

15.
谢义萍 《语文天地》2012,(10):59-60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要做一个优秀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但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时体现爱心,容易;长期保持爱心,很难;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发展中有明显不足的学生,很难。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充满爱心的教师在语文教育中会使学生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对爱心教育的含义进行了阐释,对爱心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教师在工作中实施爱心教育的方式.即教师对学生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公平无私.不能偏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7.
程庆丰 《新疆教育》2012,(23):67-67
要做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情”从“爱”来,有了浓厚的爱,才配当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促使学生爱学、学会,用好思想政治课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要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就要让学生懂得“爱”,学会“爱”,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就要让学生认识诚信、学会诚信,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就要让学生走进生活、认识生活,做一个会生活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有一颗纯真美好的心灵,做一个有爱心、有尊严的人;使他们看清前方的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努力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19.
信仰与敬畏     
邓琳 《中文自修》2010,(1):50-50
《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以喜怒哀乐,本应就是“万物”都具有的性情。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有感情的。沉默于一花一石中的生命也是拥有喜悲,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他君子。”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只有奉献爱心,才能架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之桥,点燃学生自尊。自强、求知、进取之火。那么,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如何奉献爱心呢?1.对学生奉献爱心要有科学的理智,爱而有格,严而有序。真挚的爱心、宽广的胸怀、高尚的品德,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在学生看来,教师的拳头和辱骂,表达的感情不是爱,而是恨、是厌恶。但是奉献爱心不是溺爱、偏袒,而应定严相济,爱而有格;对学生的爱必须有利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