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谷超豪院士和胡和生院士(1928年6月20日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南京。复旦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微分几何研究。)是师从同一位宗师的一对伉俪,50多年来,他们志同道合,风雨同舟,在共同喜爱的数学领域,携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在数学界,谷超豪,被认为继20世纪大数学家艾里·嘉当之后,第一位在无限变换拟群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的人;胡和生,则是中国数学界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院士。  相似文献   

2.
<正>谷超豪(1926.5.15-2012.6.24),汉族,浙江温州人,数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948年,谷超豪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9年6月,获莫斯科大学物理一数学科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1月,任复旦大学副校长;1988年2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999年8月,担任温州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3.
2010年1月11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为谷超豪院士颁发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谷超豪院士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重要成就,为我国数学研究和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日,记者专访了在数学科学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的谷超豪院士。  相似文献   

4.
梁昌俊 《内江科技》2005,(4):F002-F002
2005年2月23日,一代宗师李国豪院士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九十二岁。消息传来,嘉大土木人潸然泪下。李国豪院士关心、支持嘉大土木的往事历历在目。嘉大土木人沉重悼念李国豪院士!  相似文献   

5.
谷超豪孙家栋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1月11日,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右)、孙家栋(左)颁奖。  相似文献   

6.
正他是中国数学界的泰山北斗,1956年就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开创了近代数学史上第一个由中国人原创的研究领域,82岁高龄时又站在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上。浩瀚宇宙中,一颗被命名为"吴文俊星"的小行星和光同尘,世间巨星却已陨落。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7日逝世,享年98岁。斯人已去,空余追忆。"吴文俊一生淡泊自守,对于名利看得很轻,从来不宣扬  相似文献   

7.
早在20世纪70年代,他就和著名数学家谷超豪等一起组成“超音速绕流气动力计算”课题组,为我国有关的航天航天工程设计与定型作出了重要贡献。数十年来,他攻坚克难,硕果累累,在很多同龄人颐养天年的时候,依然勤勤恳恳,攀登不息。64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67岁在国际四大顶级数学杂志之一Journal of AMS发表论文、69岁应邀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并作45分钟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陈恕行一直称自己是一个数学领域的攀登者,无论前面是什么雄关险隘,都要锲而不舍,勇往直前。正是凭借着这种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创新精神,陈恕行院士一次次地在数学科研领域收获丰硕成果,一次次地在国际学术界的高峰上书写中国骄傲。  相似文献   

8.
高辑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4):I0001-I0001
谷超豪,1926年生,浙江温州人。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3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1957年赴前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获科学博士学位。历任复旦大学副校长和中国科技大学校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9.
张慧 《今日科苑》2017,(5):16-26
5月7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发布讣告称,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吴文俊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7日了时2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本杂志邀请特约记者张慧撰写《吴文俊院士:中国数学的旗帜》一文,以此表示对吴文俊院士的深切缅怀。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21—23日,由中国数学会主办、湘潭大学承办的中国数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湘潭举行。这是中国数学会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1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近800位中国数学界精英与会。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周向宇院士、江松院士,首都师范大学方复全教授、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刘小博教授共4位华人数学家作大会报告,百余位数学家就代数与数论、几何与拓扑、常微动力系统等10个领域作分组报告。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数学会党委会议,  相似文献   

11.
熊燕 《今日科苑》2013,(12):18-21
2013年6月21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发布消息称,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6月20日1时31分在昆明逝世,享年97岁。吴征镒与植物结缘一辈子。出生于1916年的他,幼年时期就对植物产生浓厚兴趣。他一生三下云南,最后定居云南。近一个甲子的岁月,他和草木相亲,与云南同行,用一个植物学家广博的胸襟和执着的坚守关注着云南,让云南的植物为天下所知,让中国植物分类学的研究从云南走向全世界。  相似文献   

12.
丘成桐是著名的华裔美籍数学大师、1983年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获得者,获奖时年仅34岁。丘成桐原籍中国广东,后来迁居香港,1966年进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197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博士学位,1987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曾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哈佛大学数学教授。1994年6月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的第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是解决了微分几何的著名难题卡拉比猜想,并解决了高维闵考夫斯基问题,证明了塞凡利猜想等,由此成为第一位荣获菲尔兹奖的华裔人士。本文是丘成桐先生2005年7月4日在“浙江人文大讲堂”的讲演,原文较长,本刊节选了其中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金秋科苑》2012,(17):20-27
胡海昌,1928年4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小知识分子家庭。2011年2月21日18时55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他是国际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胡一鹫津原理”的创建者、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8月13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的第27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主持人宣布了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的4位得主,得奖者之一是原籍伊朗的米尔扎哈尼。她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目前在加州斯坦福大学任教。米尔扎哈尼因为对黎曼曲面及其模空间的动力学和几何学上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获此殊荣。她是该奖首位女性得主,也是第一个获得此殊荣的伊朗裔获奖者。那么这个国际数学家大会和代  相似文献   

15.
<正>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大会于2010年1月11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中科院院士谷超豪、孙家栋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大会奖励科技成果374项,其中自然科学奖28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7项);技术发明奖5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3项);科技进步奖282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262项);国际科技合作奖7人。  相似文献   

16.
1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发布讣告,被网友称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师大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医治无效,于当日13时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遵照李小文先生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但民间自发的悼念活动早已在网络蔓延开来。"武功盖世"的"布鞋院士"走了,这曲"笑傲江湖"恐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5):436-436
陈希孺院士逝世数理统计学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陈希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8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陈希孺院士一生致力于我国的数理统计学的研究和教育事业,带领国内统计学界学者做出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工作,为我国培养数理统计学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首届中国(长春)光电博览会开幕8月23日,由中科院、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主题为“科技之光,引领未来”的“首届中国(长春)光电博览会”在长春开幕。到会参展企业600多家,涉及中、美、德、日、韩、法、新、台、港等9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内容…  相似文献   

18.
永恒的怀念     
2011年2月26日10时30分,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朱光亚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2011年32日21时18分,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吴阶平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自本刊问世以来,朱光亚院士和吴阶平院士一直担任本刊顾问,为杂志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9.
张和敬 《科教文汇》2012,(20):F0002-F0002
从朋友处得知杨永良同志不幸于6月17日逝世的消息,感到非常悲痛、非常惋惜。永良同志尚未到七十岁年龄,在当下应算是早逝了。惋惜之余,不禁想起与他交往中印象深刻的几件事。  相似文献   

20.
我国杰出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唐敖庆先生,于2008年7月15日不幸因病逝世.唐老的逝世是我国科技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