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次较大规模的新课程课堂比武中,组织者大为诧异:同一篇课文四位老师的课堂设计竟大同小异!原来执教老师在课前都参考了某名师成功的课堂设计。在这网络盛行,资源充分共享的今天,创新与个性的张扬是多么重要啊。因此大家一时对名师的大作特别是名师的教案及课堂实录,众说纷纭,爱之者有之,忧之者更是有之。我爱之,而且爱之深。1996年师范毕业,怀着美丽的憧憬,我来到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学任教。一切似乎与想象的都不太一样,整天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教师的生命之花应该在课堂上绽放!”我始终信守这一点,也始终没有忘却想成为“名师”…  相似文献   

2.
重读《名师授课 (中学数学·高中版 )》 ,对名师的课堂提问有了新的认识 .名师们善于用辩证的观点对课堂问题做逆向处理 ,使深者浅之而浅者深之 ,直者曲之又曲者直之 ,整者零之再零者整之 .本文试从深与浅、直与曲、零与整三个方面 ,探索、学习名师们在课堂问题中的处理艺术 .1 深与浅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还不丰富 ,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 ,数学课堂提问要切合中学生的接受现状 ,就必须限制课堂问题的难度 .若课堂问题的难度过大 ,学生一时无从回答 ,将导致思维活动的“卡壳”和课堂教学的“冷场” ,其结果是抑制而…  相似文献   

3.
有书自通     
有书自通浙江省慈溪市附海镇联民小学王昌荣身边没有名师,床边却有名书。名师远在天涯,名书近在咫尺。每晚灯下细读点划,每逢双休摘抄归纳,收获甚丰,其乐融融。张平南老师的解词形象易懂,我为之归纳了感悟理解八法,课堂运用得心应手,使教学进一步优化。丁有宽老师...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信息发达,阅读业务杂志能让我们这些普通老师与名师课堂亲密接触.特别是网络走进千家万户后,使我们与名师课堂走得更近,也走得更勤了.很自然的,我们许多老师也把名师的课堂或多或少地"搬"进了自己的课堂. 我曾经在网上认真观看了北大附小潘东军老师的习作教学课<介绍我自己>,深为潘老师完美的设计、适时的引导和精炼的语言所折服.  相似文献   

5.
观摩名师教学之后,总有一批好学上进的老师被感染,移植名师教案,克隆名师教法,模仿名师教学,以期名师课堂上打造的那种鱼水亲和的场景,行云流水的教程.立竿见影的效果也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出现。但有不少实践者却屡试屡不爽。于是万般喟叹:教案、教法都没变,我怎么就玩不转?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9月,我在阿鲁科尔沁旗天山四中,听杭州名师李小军老师讲了《苏州园林》一课,印象深刻鲜明,触动挺大,得到了很多启示。平日里出去学习研讨,听大方之家理论讲座的时候多,难得有机会见识名师的课堂。今日名师课堂之妙,引无数听者竞折腰,  相似文献   

7.
《皇帝的新装》是一篇传统课文,初中语文老师都执教过这篇作品,不少名师也开设过它的公开课,其文本的解读、教学的设计似乎也已经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格局。可丁卫军执教这篇课文,还是给人以清新、别致、深刻的感觉。听过多节《皇帝的新装》的公开课,再听丁老师的执教,虽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多有独辟蹊径之慨,在课堂的推进中平中见奇,在文本的解读中曲径通幽。何以如此呢?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次本地小学语文名师教学展示活动。两位名师分别执教了风格迥然不同的课。A老师执教的是《慈母情深》,他的课设计精细,结构严密.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语言流畅得体,课堂秩序井然,给人滴水不漏的感觉;B老师执教的是《火烧云》,他穿着随意,其课设计粗略,语言自由而诙谐,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答问无拘无束,给人以在茶馆里聊天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听一节好课,如入芝兰之室,如咀橄榄之味,让人回味无穷。邹城市教研室于去年冬天邀请浙江名师金勤老师,在邹城第二实验小学“周末名师课堂”上,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示范课,为我市数学教师展示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新理念、新教法,使听者耳目一新,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0.
名师,引领着我们不断跨过课改征途上的重重障碍、突破成长过程中的个个壁垒。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细节决定成败!然而现实中,部分老师只热衷于照搬名师的环节设计,结果只是低层次的模仿,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这些老师在学习时,不得教学要领、没有关注教学细节、无法触摸教学神韵而导致的。所以,学习名师,就必须明析名师精彩课堂背后所蕴涵的细微变化、所体现的教育理念,从揣摩细节处理人手、于教学变化中寻求艺术的共性。  相似文献   

11.
我们学校在第七周举行了名特优教师的示范课。名师课堂一直是我们关注和学习的焦点,对于许多一线教师来说,名师的课堂从来都是被模仿的对象,但大多数模仿过名师课堂的老师总是很沮丧。哪怕他们采用和名师课堂完全相同的课堂形式甚至是课堂语言,到头来却发现自己的课堂并没有生机,更不用说达到名师课堂的效果。名师课堂的秘密和智慧在哪里呢?“名师的精彩不在于课堂有多么完美,而在于平常之处显示智慧,在于鲜明的个性化追求,在于全身心的投入,在于渗透在片断、细节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最近,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该老师把几个名师的经典之笔都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容量大、内容杂,弄得自己在课堂上成了幻灯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  相似文献   

13.
杨雪枫 《甘肃教育》2010,(11):17-17
在新课程改革当中,一线的教师有许多困惑。许多培训往往只是听讲座、听报告,效果不明显,回到课堂时,又不得不走自己的老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一线的老师不知道怎样向名师学习,或者说不清楚向名师学习什么,因而出现了听名师讲课或讲座时心潮澎湃,回到具体的课堂时却心灰意冷、无所适从的现象。那么,我们到底应向名师学习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读名师的课堂是一种享受。然而名师的课堂到底魅力何在?不妨一起来品读一下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这堂作文课,在领略名师教育理念、课堂风采和教学智慧的同时,再读读于老师的课后说课及其专家点评,您可能会有更多的感悟。  相似文献   

15.
名师,引领着我们不断跨过课改征途上的重重障碍、突破成长过程中的个个壁垒。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细节决定成败!课堂是富有魅力的创造天堂。的确,走进名师,倘佯在大师们富含诗意、行云流水般的精彩课堂,那充满激情与智慧的细节处理艺术常令我们拍案叫绝。然而,现实中,部分老师要么只热衷于照搬名师们的设计环节,  相似文献   

16.
走进名师的课堂。总会给人赏心悦目、受益匪浅的感觉.这种感觉源于教者独特的设计与精巧的构思。也源于教者对细节的斟酌与推敲,其中包括课堂的“微量元索”——板书。本文列举几位名师代表性的板书设计。与同行共赏。  相似文献   

17.
<正>自从本世纪前后引进了多元解读的理念,语文课堂似乎一下子有了生命力,突然变得热闹起来。这一二十年来,不管是大都市的名师课堂,还是偏远的农村中学,有老师听课,开课者多把文学作品作为首选篇目,并把多元解读作为课堂的亮点努力加以精心打造。可能是受到权威人物的鼓励,现在,即便是常规的阅读课堂,也有很多老师喜欢加进多元解读的环节,多元解读也从理念变成了老师们的  相似文献   

18.
名师在全国各地的课堂教学展示,受到一线教师的热烈欢迎和关注,并成为一线教师揣摩、仿效的范本。一线教师在观摩名师课堂时,是怎样思考的,是怎样学习的?这里撷取了三篇有代表性的稿件,希望与张化万老师的论述相呼应,引发读者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刘建华 《学子》2015,(6):28
多人听过或看过不少名师执教的课,可以说,每一位名师都有其独到之处,可每一位名师都学,最后很有可能学成了大杂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向名师们学习呢?其实,就是四个字:以微求之。以微求之,就是从细节入手,学习名师们的细节处理。要知道,一个精彩的课堂正是由一个个精彩的细节组成的。一、细节处理能够清晰表达出名师们的思想理念有幸听过吴正宪老师执《认识方程》一课,吴老师的课堂氛围轻松、节奏鲜明;学生心情愉悦,能够全身心地投入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生命价值主要是在课堂上实现的,名师的根基在课堂,名师的舞台在课堂,名师的培养当然要立足课堂。”本着这样的理念,上海市生命科学名师培养基地的主持人程元英老师及其团队带领学员潜心研究课堂,从课堂教学的各个角度,深层次地开展实践与探索,逐步帮助学员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