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自古就是一个看重义理人情的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日本人的义理人情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考察了日本现代年轻人中盛行在情人节时赠送"义理巧克力"作为礼物的习俗,以及日本人在赠送"义理巧克力"是所遵循的原则,得出了现代日本人的义理人情观是具有集团精神,强调"和"的精神,比起"人情"来"义理"更重要,并且严格遵守还恩或还礼的原则,无论是送礼还是还礼,都不忘不要给对方增添压力和负担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用好礼貌用语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最重要一步。英日礼貌用语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不同地方反映了国家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日语礼貌用语反映的是日本“独特的岛国文化”,其起源于封闭、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表现为循规蹈矩,重“义理人情”;而英语礼貌用语反映的是“西欧的畜牧文化”,其表现为相对地自由、民主。  相似文献   

3.
在万物有灵论的文化大语境下,日本文学孕育出的妖怪形象独树一帜。日本志怪小说中的妖怪形象表现出善恶美丑二重性、女性化突出以及怨怼形象众多三大特征。日本妖怪具有人情人性,这往往成为日本妖怪悲剧命运的根源,妖怪也从而成为人的镜像。不同时期的妖怪形象折射出的始终是日本人唯美细腻与凶狠好斗并存的矛盾民族心理,妖怪形象是日本文化中现世与彼岸、自我与他者关系最诗意的浓缩。  相似文献   

4.
心理描写就是写人物的内心想法。成功的心理描写能生动深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揭示人物的思想变化、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具有立体感,也更有感染力;同时,它也有深化文章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5.
日本古典建筑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日本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即佛教的"无常"观念对日本建筑样式的影响;顺其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理念;"幽暗为美"的"阴翳"审美心理特色和禅宗的审美情趣在建筑和园林造型上的反映,同时也揭示了日本民族审美心理与建筑特点之间的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江加宏 《黄山学院学报》2004,6(2):107-108,117
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数词,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民族对数词产生的联想不同;在民族文化中,它的交际功能也是不同的。由于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英语数词在言语交际中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探讨了数字在言语交际中的三种功能,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它的文化内涵,准确地表达思想及交流情感。  相似文献   

7.
文学中的人情、人性描写,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它是决定文学的真实性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是三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这部描写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生活故事”,正如作者强调指出的,是要“着重表现这一革命中社会的、思想的和心理的变化过程”。《创业史》突出的思想艺术成就,就在于它反映这种变化过程所达到的真实程度和深刻程度。作者既不迴避、更不摒斥人情、人性,而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着意描写和充分表现人情、人性,以朴实的诗意的笔触,表现在新的巨大历史变革过程中人情、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对立、斗争  相似文献   

8.
关于对《诗经》研究评价的专著专文,从古至今,可谓沈沈移夥、汗牛充栎。但是,以往的研究,一般都是从章句、义理、文学、或社会历史的角度加以考虑,从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上确认这部伟大作品的作用与地位,从更广义更高层次上去认识它的价值,则少有人提及。因此,笔者欲为此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探索,求正于海内方家。文学和其它审美活动,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直接显现。《诗经》作为我国第一  相似文献   

9.
推量表达方式是一种不确定的判断表达方式,在日语表达中被频繁使用。它的产生、变化发展与日本民族独特的自然观、以及崇尚宽以待人、以和为贵的交际心理等有着密切关系。日语学习者要想真正学好一门语言,除了记忆一定数量词汇、语法和句型外,还必须深刻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0.
从民族文化心理透析日本的战争反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社会从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经济社会转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其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民族优越感、力量崇拜心理和集团主义倾向。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深深影响着当代日本社会,它从深层阻碍着日本社会确立正确的历史观,推动着日本社会不时掀起极端民族主义的波澜,从而影响着日本对战争的反省。  相似文献   

11.
观念(концепт)是语言文化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共同关注的焦点。从文化的角度看,观念是精神文化的基本单位,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成形的,被称为"民族文化的凝聚器"、"文化信息的宝库"。基于此,从文化角度解读俄罗斯人的自由观念,以期更深刻地理解俄罗斯文化。  相似文献   

12.
送礼是日本重要的社会风俗习惯之一。对日本民族送礼的原因和目的、送礼的节日和礼品特点以及送礼的方式和禁忌等进行探讨,从而揭示出日本民族在送礼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浓重的义理观、强烈的面子观和追求形式美的特点,并总结出中日两国送礼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日本和中国有太多的渊源.然而,对于为何日本要在我们的国土上进行大肆的掠夺和屠戮,对于日本国到现在为止,对曾经的那场侵略战争的模糊的认识与暧昧的态度,国人心中在充满愤怒之外,也许更多的是疑惑、是深思……带着这些疑惑,我对日本民族国民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群体人格,是一个民族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之总和,它赋于了民族心理素质的规定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质,是民族最重要的也是最为基本的标志.因此,要对一个民族的心理进行分析,必定离不开该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其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日本人的性格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导言:文学批评的文化视角随着文化学研究的深入和艺术文化学的兴起,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文学与文化之间深刻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存在,它既要受到特定民族、特定时代文化传统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也集中显现着特定民族、特定时代的文化流向和文化心理内涵。文学在文化大系统中决不是一个弧立的存在,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2013年是日本侵略中国76周年,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它给人类带来的沉重灾难却让人难以忘记。战争为人们提供经验教训,也带来思考和启示。战后长期以来,日本从未对战争进行过深刻反省,其右翼势力不断否定侵略,美化战争,日本政界和社会一系列右倾活动,引起中国和亚洲各国的关注和警惕。从南浔沦陷这一历史经验中可以使国人充分认识到贫穷、落后就要挨打,更坚定我们每个人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更好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文学把它无所不至的笔触伸向了更为丰富复杂的人的内心世界,在描摹人情风俗的变迁的同时,旨在揭示人的广阔无限的心理活动奥秘。这一点使得精神分析学与新时期文学之间有了可以交流的更大空间,因此运用精神分析学的相关范畴研究分析新时期文学的创作心理,将使我们的研究更加贴近新时期文学的实际,从而能更广泛、更深入地认识新时期文学特有的心理蕴含和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7.
日本人的精神结构特质,主要表现在对"和"的追求上。"和"的意识在整个日本民族意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在日本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培育出来的。同时,也强烈影响着日本人的性格,它成为日本民族精神的核心、日本文明的精神基盘。"和"体现在日本社会的政治、文化、心理、生活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18.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意志、愿望和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的描写。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形象,反映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更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令人应接不暇的网络语言、流行语、年度热词在网络上、生活中纷纷亮相,这些“流行语”、“热词”成为语言交流的“新宠”,冲击着我们的语言习惯,颠覆着我们的思维.也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冯骥才先生曾说过:“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同墙,更深刻地讲,是一个民族的心理,  相似文献   

20.
武家思想是日本武士阶层严格遵守的封建道德和行为规范。它作为日本社会特有的意识形态,其产生、发展和演变,无不伴随着日本历史的发展。而且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对日本民族文化的构建、民族精神的塑造以及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日本历史发展的每一步,都渗透有武家思想的痕迹。忠诚、名誉、武勇、礼仪等思想,尽管残存着愚昧忠君的消极思想,但是也保留了精华的部分,对其进行批判的吸收有助于我们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