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是真天才     
孩子,今天下午我为你上中文课的时候,你提到某某人是天才,又说你不是天才。 “什么是天才?”当时我问你。 你支吾了半天,答不上来。 天才的确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名词,很难说怎样的是天才,倒是能从许多事情上看出来,天才跟一般人有些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天才     
沈荧怡 《新读写》2013,(3):33-33
现在不少新闻里说有些小孩2岁能背世界地图,3岁能算5位数的乘法,那么,这算不算天才呢?作家刘墉说,天才是在别人都放弃的时候他不放弃,天才是锲而不舍的努力、是坚持到底的热情。天才不怕打击,也不怕别人恶意批评,他只是认清自己的目标,以鸭子划水的方式,按部就班地前进。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时代都不缺少天才,但并不是每个时代都盛产天才。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群“80”年以后出生的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在文坛上闪亮登场,如果按照“十岁是天才,二十岁是才子,三十岁是普通人”的标准来衡量,这倒可以称得上是一群“天才”,但“文学天才”的头衔放到他们的头上是否名副其实?近十年间,始终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如果仅就“天才”的数量,而不就“天才”的质量而言,我们这个时代的“天才”不仅众多,甚至有些“泛滥”。每过上十天半月,翻开某某文学性报刊,就会至少有那么一篇关于某某“文学天才”的报道或专访。一看年龄,都不过十几…  相似文献   

4.
谁是真天才     
孩子,今天下午我为你上中文课的时候,你提到某某人是天才,又说你不是天才。 “什么是天才?”当时我问你。你支吾了半天,答不上来。  相似文献   

5.
究竟有没有天才?“天才”二字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如若认为人的知识、才能不是后天获得的,而是一出娘胎就有的,所谓“生而知之”、无师自通,无疑,这种“天才”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既反对这种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天才论”,又承认有天才的存在。所谓天才就是比较聪明一点,指的是个人的天赋。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就承  相似文献   

6.
关于天才儿童教育的争论除了源于教育理念本身的差异外,还有一个隐蔽的重要原因,那就是“天才”这个词在我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中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一是文学隐喻的“天才”概念二是专业研究的“天才”概念。两种概念的交叉混用导致人们种种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严重阻碍了我国天才儿童教育发展的进程。本文拟对“人人都是天才”、“培养天才”这两个隐喻表达在教育中的错误理解和消极影响进行分析,以澄清“天才”的两种概念及天才儿童教育的专业内涵。  相似文献   

7.
对天才学习不良学生的评估需要同时考虑天才与学习不良的标准,但由于天才学习不良的定义本身不清晰,使得对它的鉴定缺乏明确的标准。已有研究提出的标准主要涉及天才、能力一成绩差异和加工能力缺陷三个方面。目前对天才学习不良学生的鉴定主要是理论层面的探讨,实践研究很少。多数的研究主张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鉴定天才学习不良群体。未来的研究应集合天才领域与学习不良领域的专家,将对天才学习不良学生的诊断与干预结合起来,更好地为这一群体提供需要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博文天下     
天才教育的三个误区 现在中国流行搞所谓的“天才教育”,但教育部门和学校不应盲目跟风,一定要解决三个误区:一是学校没有很好地挖掘有可能成为天才的学生,只以考试选拔人才,这是失败的教育;二是认为只有学科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才是天才,更是愚蠢的标准;三是不知道如何培养天才,更是无知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天才的形成普遍持两种态度,一种是先天论,认为促使天才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其大脑生理构造与众不同,一种是后天论,这种观点认为天才是通过后天教育培养形成的。天才的形成到底是依靠先天因素还是后天环境因素,科学界至今没有确定的答案。我们不排除先天因素对天才形成的影响,毕竟人与人的大脑结构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很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然而,探究天才形成的后天因素能更好地帮助人们自觉培养天才,也更有实践意义。因此,本文以学科天才生的形成为切入口,尝试跟大家探讨影响学科天才生形成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07,(3)
经典名言1.天才的出现,不仅需要天才的种子,而且更需要适宜天才生长的土壤。——鲁迅2.一个人总是有些拂逆的境遇才好,不然是会不知不觉地消沉下去的,就不可能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郭沫若  相似文献   

11.
刘绪佳  吴汝萍 《师道》2010,(6):36-37
叶澜说:“差异的两端可能是白痴,也可能是天才。但是白痴住往很快被识别,引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天才则有可能被看作怪僻、不守规矩等,遭到批评或限制。因此,强求一致常常导致扼杀天才。”  相似文献   

12.
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天才儿童的先天论与后天论之争重新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有研究发现,天才儿童具有特殊的脑组织,为天才的先天观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新近有关天才儿童心理特征的研究发现其能力结构和人格特征分别表现出不均衡性和双重性。这些结果导致人们对天才儿童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新的认识。据此,笔者提出应重新审视有关天才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名人名言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6):9+46+55+98+124+132+149+180
实验室是科学家的家——中科院院士谢和平"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没有非常的精力和工作能力便不可能成为天才。既没有精力也没有工作能力的所谓天才,不过是一个漂亮的肥皂泡或者是一张只能到月球上去兑现的支票  相似文献   

14.
凡人     
其实,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天才,而且,是个不可一世的天才。既然我是天才,那么,我自然与众不同。在我身边的,都渺小如草芥。我轻视平凡,我愤恨庸俗,但是,我却痛苦  相似文献   

15.
记忆商店     
在青山绿水之间,繁花簇(cù)拥之地,有一个天才国。天才国的人个个是天才。尤其是老国王,他一岁就独立阅读了,又超级爱学习,自然是天才中的天才。当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国王还有个儿子,也就是王子,一个月就开始独立阅读了!只是,王子不大爱学习,更喜欢打游戏!他打游戏无师自通,整天捧着个ipad,任何游戏都能很快通关,通最难的关!  相似文献   

16.
天才之夜     
谁是天才?下面要讲的不那么像童话,不过和童话一样具有魔力,看完后你也许就会明白,你也是天才成员的一份子!我遇大麻烦了。"天才之夜"晚会即将举办,但我自觉不是什么天才。让我先自我介绍,我叫本杰明·柏林斯,一个天生无才之人。凯特能用折纸手工做出惟妙惟肖的任何物  相似文献   

17.
斯腾伯格(Sternberg,1990)D《“好”的天才定义由什么组成的》一文中,指出了天才研究领域内混乱局面,并突出了研究者和教育者之间关于天才定义和天才假设方面的分歧。定义与理论或假设是有区别的,定义无法通过经验来加以证实。我们可以说定义是有用的或无用的,而不能说是正确的或不正确  相似文献   

18.
蝴蝶梦     
光河的彼岸,有一只蝴蝶扇动了翅膀。此时我站在对岸,看着那蝶翼下挟来的风,渐渐临近,仿若成浪……——题记蝶梦轻舞天才的梦离现实有多远?我不知道,因为我不是天才,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天才梦。曾经看过张爱玲的《天才  相似文献   

19.
天才虽然不多,但仍是有的。我不喜欢天才,只因为我自己不是天才。但我心里又何尝不暗暗希冀自己有那么一点儿别人不及的天分,至少给别人留一个不实在的聪明的印象。 像我这样的心理是普遍存在的。比如A,此人上课时老是滔滔不绝大谈“金庸”,前后左右都交流个遍。另一个同学B好心劝道:“你好生听课吧!”A便双眼一翻,阴阳怪气地说:“哟,你好用功。这种课,简直像是白开水,不听也会。”B一  相似文献   

20.
具有学习天才的同时也具有某些方面的学习困难,这样的学生确实存在,但以往不被人们所认识,或是将他们看作天才儿童,或是把他们作为学习困难儿童。正确的做法是,应将学习困难的天才儿童作为新的一类特殊需要教育对象。人们不太容易理解这一看似矛盾的称谓,这是不足为奇的。一些专家至今仍坚持认为,应是各个方面都表现杰出者才能称之为天才。这样的话,一个8岁的学生尽管他能区分10 0多种昆虫,却可能被学校排斥在天才学生教育之外,因为他现在正阅读困难。许多教育工作者往往将不能达到本年级教学要求水平,作为诊断学习困难的标准。结果,一个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