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费密的_中实之道_与明清之际的反理学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的学界里,名人辈出,群星璀灿,然而费密(1625—1701年,四川新繁县人,字此度,号燕峰)这个名字却鲜为人知.梁启超以为,“燕峰于破坏方面,不能如习斋之彻底,于建设方面,不能如亭林之健实,又没弟子以张其军,遗书亦湮晦罕传”,故“三百年来几乎没人知道”.费密生前著述甚多,然大部分都已亡失,仅《弘道书》等得存,这的确是他很少被人注意的重要原因.但若论他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则恐怕不能如梁氏所说.笔者读费密的《弘道书》,感到他对理学的批判,言辞之激烈,气势之宏伟,较之当时的思想大家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他提出的“中实之道”的概念和思想,在当时反理学思潮中尤有典型意义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
顾炎武(1613—1682),江苏昆山人,字宁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他十分重视“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一生“足迹半天下,历七州,登四岳,所到之处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对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历史、农林、水利等各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完成了极其丰富的学术论著。其中主要著作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相似文献   

3.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他是我国西汉著名的辞赋家。其代表作《子虚赋》和《上林赋》等将汉赋推向了高峰,使这种文体成为一种固定形体。扬雄推崇说:“如孔氏之门用赋也,则贾谊升赏,相如入室矣。”(《法言·吾子》)鲁迅说:“赋莫若司马相如”(《汉文学史纲要》),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原君》一文,选自《明夷待访录》。作者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学者称为梨洲先生;又固曾筑续钞堂于南雷,人又称他南雷先生。浙江余姚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他的父亲黄遵素是明末“东林党”的重要人物,因参与反对阉党魏忠贤的斗争,被害而死。黄宗羲也曾继续与阉党进行斗争。清兵南下,他曾在浙东一带组织义兵抗清。失败后,隐居著书讲学。清政府一再诱逼他出来做官,他都坚决予以拒绝。他的重要著作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等。  相似文献   

5.
贾恩绂字佩卿(1866年—1948年),河北盐山县常金乡贾金庄人。为河北著名的方志学者和教育家。一生著述很多,尤以方志最多。有《盐山新志》,《定县县志》,《河间县志》,《南宫县志》(以上四种已刊);《枣强县志》脱稿未刊;《直隶通志》(未刊)和《河北通志》。其中《盐山新志》为时人推崇,是其方志的代表作。《盐山新志》材料翔实,体例简洁、分析清楚,见解颇有新意。书中所阐述的修志观点现在仍值得方志界借鉴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叶燮(1627——1703),字星期,号己畦,浙江嘉兴人,晚年定居江苏吴江横山,世称横山先生。叶燮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学者,也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位重要的理论家。他的《原诗》,在我国诗歌理论发展史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重要著作。他的同时代人林云铭,高度评价了《原诗》的理论价值:“直抉古今来作诗本领,而痛扫后世各持所见以论诗流弊。娓娓雄辩,靡不高踞绝顶,颠扑不破。”(《原诗叙》)著名文学家孔尚任曾题诗赞扬叶燮在诗歌理论上的求索精神:“未解深心扶古雅,若为刻论吓时贤。”(《叶星期过访示<已畦>诸集》)。当今学者也充分肯定了《原诗》在我国诗歌理论发展史上的突出地位。如郭绍虞先先曾指出:“横山论诗所以能‘创辟  相似文献   

7.
莫友芝,字子偲,自号郘亭,晚号眲叟,贵州独山人,是清代晚期贵州著名学者和诗人。他学识渊深,嗜书好学,多才多艺,兼重汉宋两学,精通“苍雅故训,六艺名物制度,旁及金石目录家言,治诗尤精,又工真行篆隶书”(《中国人名大辞典》)。他以考据学、文字声韵学、目录版本学、书法及诗作的宏富和精深的造诣蜚声海内,名重西南。与当时著名的学者和诗人、贵州遵义人郑子尹(珍)并称“郑莫”,为世人所推崇。  相似文献   

8.
在《西游记》小说产生之前,元代曾有一部《西游记》平话。明初的《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一百三十九“送”字韵“梦”字条还保留着“梦斩泾河龙”一段话本残文。这段残文大体上相当于后来的《西游记》小说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平话中的其他内容,在十六世纪初年成书的《朴通事谚解》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朴通事谚解》,朝鲜学者崔世珍作。为朝鲜人学习汉语的读本。崔世珍(1473?—1542),字公瑞,朝鲜李朝成宗至中宗(1469—1544)时的著名学者,语言学家。历任汉学泰斗、五卫将、承文院提调、同知中枢府事等官职。曾先后于1506年、1518年随使节赴明朝。他于中宗10年(1520年,相当于我国明  相似文献   

9.
吴兢(公元六七○——七四九年),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史学家之一,曾被唐人誉为“当今董狐”。他编撰的《贞观政要》一书,一直流传至今,受到人们的重视。今年,是吴兢逝世一千二百三十周年。笔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表示对他的一点纪念。  相似文献   

10.
部编高中语文第二册的《狱中杂记》一文选自《方望溪全集》,作者方苞。 方苞,清代著名散文家,字凤九,又字灵皋,老年自号望溪,学者称望溪先生。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县)人。生于康熙七年(1668,卒于乾隆十四年(1F49)。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他论学宗法程(程颢、程颐)朱(朱熹),文章推崇韩(韩愈)柳(柳宗元),讲究“古文义法”,要求词语“雅洁”,为桐城派创始人。流传于世的有《方望溪全集》、《周官析疑》、《春秋通论》等,其文多为经说及书序碑传之属,惟《左忠毅公逸事》以及这篇《狱中杂记》,描写现实,暴露黑暗,堪称名篇。 方苞历经康、雍、乾三朝,在他所生活的这八十二年里,清王朝一方面对外用兵,  相似文献   

11.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885—1970)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曾被戴高乐总统骄傲地称为“嵌在法国王冠上最美的一颗珍珠”。他一生创作了二十多部小说,主要作品有《爱的荒漠》、《苔蕾丝·德斯盖鲁》和《蝮蛇结》等。他的创作深受天主教思想以及法国著名诗人拉辛、波德莱尔和韩波等人的影响,作品溶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于一炉。他以深入细致的心理分析,反映了不甘受传统束缚的的反抗精神,真实地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家庭、婚姻、爱情等方面人与人关系之间的冷漠。1952年他因“在小说中深入刻画了人类生活的戏剧时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艺术激情”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12.
李益(748——829),字君虞,姑臧(今甘肃武威县)人。他在少年时代,就以才华横溢、“风流有辞藻”(《唐才子传》)名噪一时,被称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著名诗人韦应物称道他“二十挥篇翰,三十穷典坟。辟书五府至,名为四海闻。”(《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这仅仅是一般的称颂。最早发现他出类拔萃的是明胡应麟,胡氏《诗薮》说:“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城上闻笛》诸篇,皆可  相似文献   

13.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史学家。其史学著作有与宋祁等人合撰的《新唐书》和自撰的《五代史记》(后世称《新五代史》),都列入正史。他又研求金石,撰《集古录跋尾》,开金石学著作之先。对他文史的评价,当时就毁誉兼存。苏轼推崇他“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并且说:“此非予言也,天下之言也。”可是,欧阳修的至交刘敞却偏偏说:“好个欧九不知书”,其弟刘攽(司马光撰《通鉴》的得力助手)认为《新五代史》只能算“第二等文字”。司马光撰《通鉴》,多取《旧唐书》、《旧五代史》而极少用《新唐书》、《新五代史》。后人评欧阳修,多以为他“文胜于史”。史学家对他也褒贬不一。今略抒管见,以求得到教正。  相似文献   

14.
洪迈(1123—1202),字景庐,号容斋,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是宋代著名的学者。洪迈一生,勤奋好学、学识渊博,著作等身。共编纂《节资治通鉴》等史学著作11部918卷,撰写《万首唐人绝句诗》、《容斋诗话》等文学著作11部189卷,著述《容斋随笔》《野处类稿》等笔记体著作6部162卷。其中以《容斋随笔》最为著名,自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珍爱的书籍之一。毛泽东在临终前十三天,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要看《容斋随笔》,被称为“毛泽东生前要看的最后一部书”。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师大学报》编辑部: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11月第1版),选了李健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一文,其中引有“应劭《泰山封禅仪记》”中的一段话,编者在“注”中称“应劭,东汉末期人,著名学者、文人”。最近,一位语文教师向我提出:应劭《泰山封禅仪记》一文见于何书?想阅读全文,以便加深对课文中那段引文的理解。于是,我查阅了应劭《汉官仪》  相似文献   

16.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写的《阿房宫赋》,在赋体作品中别开生面,独具一格;既发扬了汉赋寄托讽谕的优点,又摒弃了汉大赋堆砌奇字、词藻的弊病;既有魏晋抒情小赋的清新风格,又有比魏晋小赋更为丰富的内容。它确实情真意深、文华词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前人赞赏说“古今之赋,此为第一”。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将赋分为古赋、俳赋、律赋、文赋四体,而当代学者王力则推崇《阿房宫赋》“开了文赋的先声”。  相似文献   

17.
题解: 本文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标题是选文时加的。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史书,所记史事自黄帝起至汉武帝止(约公元前3000年—前90年),计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本文是《秦始皇本纪》中的一节。 《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生于龙门(今陕西韩城县)。其父司马谈曾任汉太史令(掌管历史和天文的官),开始计划写《史记》。司马迁  相似文献   

18.
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唐代中期著名书法家。字诚悬,京北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他善楷、行书,与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双峰对峙,是我国古代楷书艺术的“高峰”。《旧唐书本传》里说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书  相似文献   

19.
希梅内斯(1881—1958),西班牙著名诗人。他提倡“纯粹的诗”,其诗作自然纯朴、生动形象、情景交融,代表作有《紫罗兰色的灵魂》、《遥远的花园》、《永恒》、《石头与天空》等。195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音乐》是描写乐音之佳作,耐人寻味,令人难忘。第一节中“宁静的夜”和“繁星满天际”构成  相似文献   

20.
一、文学常识(一 )作家作品表课题出处作者字号时代评价愚公移山《列子·汤问》列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陋室铭《全唐文》刘禹锡梦得中唐著名诗人爱莲说《周元公集》周敦颐茂叔濂溪宋代哲学家 ,理学创始人黔之驴《柳宗元集》柳宗元子厚中唐著名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公之侨献琴 《诚意伯文集·郁离子》 刘基伯温元末明初政治家 ,文学家龟虽寿《乐府诗集》曹操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 ,军事家 ,诗人石壕吏《杜工部集》杜甫子美少陵野老盛唐著名诗人 ,“诗圣”相见欢《南唐二主词》李煜五代南唐南唐国主 ,著名词人 ,“李后主”观书有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