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泰勒(J·H·Taylor)和他的学生赫尔斯(R·A·Hulese)教授,以表彰他们在1974年发现一种人类以前从未发现过的新型脉冲星双星,对天体物理学和引力物理学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什么是脉冲星?脉冲星是一颗高速自转的中子星,它是由超新星爆发  相似文献   

2.
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揭开了现代物理学序幕的X射线的发现,随后的20多年中与X射线密切相关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层出不尽。而一个世纪之后空间天文领域的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于2002年授予了空间X射线天文的突破,由此打开了人类观测宇宙的新窗口。从1962年发现第一个宇宙X射线源至今半个世纪以来,已经有约70个携带天文仪器的空间飞行器(以专用卫星为主)发射运行,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对于宇宙和基本物理规律的认识。随后20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宇宙背景探索者"(COBE)卫星对宇宙微波背景黑体辐射谱的精确测量和观测到空间分布的各向异性。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著名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对此做出了关键贡献。这样在新世纪空间天文的研究就直接产生了两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且对第三个起了重要作用,非常类似20世纪初X射线对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这三个以及天文学研究所获得的所有其他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除了20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外,其他所有的获奖成果都和项目最初的科学目标没有关系或者完全相反。与此同时,探讨了重大天文发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这对于处于快速发展初期的中国空间天文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资讯     
<正>中国"天眼"首次发现新脉冲星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迎来首批成果,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通过国际认证。这是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发现脉冲星是FAST的核心科学目标。脉冲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产生,因发射周期性脉冲信号而得名。脉冲星的本质是中子星,具有在地面实验室无法实现的极端物理性质。因此,脉冲星被认为是理想的天体物理实验室,通过对其研究,有望得到许多重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1月10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首颗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送入预定太阳同步轨道。那么,什么是脉冲星?它又是如何执行导航任务的呢?精准的天文时钟脉冲星是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之一。1967年,英国射电天文学家乔瑟琳·贝尔在行星际闪烁观测研究中,偶然发现一个时隐时现的  相似文献   

5.
如果我们周游地球,抬头仰望北斗星就不会迷失方向了。但如果想要遨游太空,那该怎么办呢?会"放电"的脉冲星说起太阳,你再熟悉不过了,但说起脉冲星,你可能就会感到比较陌生了。其实,脉冲星并不是我们在夜晚抬头就能看到的小星星,它的资历和辈分,说起来要比太阳还要高很多呢。翻开脉冲星的家谱,你会发现,脉冲星其实是另类中子星,而  相似文献   

6.
正10月10日,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发布了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取得的首批成果。FAST工程副总工程师李菂介绍,FAST望远镜调试进展超过预期,并首次新发现脉冲星——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已经通过国际认证。什么是脉冲星?发现脉冲星有什么意义?本领高强的星星脉冲星是一种高速自转的中子星。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由美国高中生建成的"脉冲星搜寻合作实验室"最近发现了一颗新的脉冲星,位于某双中子星系统中。它的编号为PSR J1930-1852,运行轨道宽度是之前发现的所有双中子星系统的两倍以上,围绕伴星的运行周期是45天。目前人类已知的双中子星系统为数不多,而新发现的这颗脉冲星所在系统的运行轨道是至今发现的最宽的一个,为5150千米。  相似文献   

8.
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当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贡诺·厄奎斯特以“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将我们带回了宇宙形成的婴儿时代”为开场白时,许多在座的  相似文献   

9.
《科教文汇》2013,(18):F0004-F0004
马克斯·普朗克(德国,1858—1947年),因发现能量量子而对物理学的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于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0.
《科教文汇》2014,(14):F0004-F0004
路易斯·德·布罗意(法国,1892-1987年),因发现物质波,于192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1.
2012年,科学家们在LHC内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的"踪迹",这一重大发现也促使研究希格斯理论的希格斯和比利时科学家弗兰西斯·恩格勒摘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  相似文献   

12.
《科教文汇》2012,(9):F0004-F0004
皮埃尔·居里(1859—1906),法国物理学家,因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于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3.
《科教文汇》2014,(19):F0004-F0004
钱德拉塞卡·文卡塔·拉曼(印度,1888—1970年),因对光的散射的研究以及发现拉曼定律而获得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4.
建立在小波分析基础上的综合脉冲星时算法,能把脉冲星的观测计时残差在小波域分解,提取出不同频率范围的分量,然后用小波方差表征脉冲星在不同频率范围的稳定度来对单脉冲星时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综合脉冲星时;脉冲星的计时残差包括了计时参考的原子钟的误差和与脉冲星本身有关的计时误差两部分,用维纳滤波的方法可以将两者进行一定区分,并消除掉估计的参考钟误差,将剩余部分作为计时残差实现对脉冲星计时的综合。实验证明,小波分析和维纳滤波方法比经典的加权算法更好,得到的综合脉冲星时的长期稳定度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5):I0012-I0015
1914年,德国科学家Max von Laue因发现晶体如何衍射X射线而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桂冠,这一发现直接推动了X射线晶体学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 《科教文汇》2012,(1):F0004-F0004
威尔姆·康拉德·伦琴(1845—1923),德国物理学家。因发现X射线,1901年被授予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7.
王平 《百科知识》2013,(1):18-20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的约翰·戈登和日本的山中伸弥,因为他们发现了生命可以通过克隆而逆转。但是,这一发现的另两位重要人物——克隆羊多利之父,伊恩·威尔穆特和基思·坎贝尔却未能获得诺贝尔奖。同样,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也缺少了吴健雄。两相比较,会获得一些启迪和答案。从"宇称不守衡"谈起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有惊人的相似。吴健雄被誉为东方的居里夫人,她与李政道、杨振宁一道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原理,后两者是从理论上提  相似文献   

18.
《科教文汇》2013,(11):F0004-F0004
马克斯·冯·劳厄(德国,1879—1960年),因发现晶体中X射线的衍射现象,于191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9.
《科教文汇》2014,(30):F0004-F0004
保罗·A·M·狄拉克(英国,1902—1984年),因发现原子理论新的有效形式,于193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20.
正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纳斯和他的助手费利姆用液氦冷却汞,当温度下降到4.2K(﹣268.95℃)时,发现水银的电阻完全消失,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自此,超导电性研究在物理学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与超导相关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已经颁出了5次(这里未计入201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该大奖的一部分工作与二维超导直接相关),相继有10人获此殊荣。新型超导材料的探索和发现,不但具有潜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