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话引路”是利用童话的具体形象、富于想象、贴近儿童生活等特点,将语文知识寓于童话教学中,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自觉地提高了听说读写能力.那么它能否适用于数学教学呢?一年来我们做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就我们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童话引路”教学实验中的新探索 ●看图编童话的形象展示  相似文献   

3.
“‘童话引路’实验作为一种流派已经产生深远的影响。山窝里才可能飞出这样的金凤凰,闹市则可能性不大。这项实验有民族特点,有乡土气息,将为建立中国作文教学新体系展开新的一页,为教学论的研究展开生动的一个侧面。”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全国小语研究会理事杨再隋说。“文学与教育是分不开的,都是灵魂的工程师。作家应该是教育家,教师也应该是艺术家,目的都是培养人。‘童话引路’为文学与教育结合作出了很好实践。对这个实践,我深信不疑。”著名童话作家、理论家洪汛涛说。“‘童话引路’这个实验课题在向我国的教育学  相似文献   

4.
湖南凤凰县箭道坪小学关于“童话引路”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试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引起语文教学界的广泛注意。由此,也引起小学语文老师对童话这种文学样式的普遍关注。“什么是童话?”童话是最受孩子们欢迎和喜爱的文学样式之一,是儿童文学领域中最具特色的体裁之一。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神笔马良》、《小马过河》、《小蝌蚪找妈妈》,还有我们都很熟悉的《稻草人》(叶圣陶)、《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等,都是优美的童话,它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神奇无比的世界。“童话”这一名词,是清代末年从日本语汇中引进的。190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孙毓修主编的《童  相似文献   

5.
探讨童话教学应该关注的问题,指出教学童话应重点把握好童话解读的“度”、童话教学中的儿童立场与童话教学中朗读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的问题,并以教学《皇帝的新装》为例阐述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凤凰县箭道坪小学的“童话引路,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实验,时间不长,却已开始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这生命力就在于,童话引路切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能极大限度地激发儿童的兴趣,引导儿童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入迷”。童话为什么对孩子们会有磁石般的吸引力?孩子们为什么对听童话、说童话、读童话、写童话那么感兴趣,以至“入迷”呢?我思考的答案是: 首先,童话反映生活的形式——幻想,符合儿童的天性。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用以反映生活的特殊的艺术手段。童话借助想象,把许许多多平凡的、习见的人、物、现象,错综地编织成一幅幅不平常的图画,从而在儿童面前展开一个五彩斑斓的“幻想世界”。儿童的天性正是富于幻想,喜好新奇。学龄前期,他们拿棍棒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以“情”感人,以“趣”引路,以“情”导航。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展示数学自身的美,引导学生去鉴赏美、创造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膝建斌同志并转“童话引路”实验研究小组其他同志: 您们好! 收到“童话引路”实验第二次研讨会纪要及其它资料,很感兴趣并颇受启发,觉得这项实验是一项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实验.这样的实验研究可能对我国小学教育改革作出重要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有创造性的贡献.要把这项实  相似文献   

9.
“童话引路”是滕昭蓉等首创并开展的中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它以全国通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以儿童喜爱的童话为补充。在教学设计方面,它以听童话为先导,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以读童话为基础,逐步扩大阅读范围;以说童话为纽带,连接听说读写;以写童话为途径,提早进行作文训练,从而把儿童引上听说读写综合发展之路,在充满乐趣的童话世界里尽情遨游。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和怍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王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两者均离不开想象教育。阅读教学可利用“再造想象”:创设形象、形成画画、进入意境、扮演角色。作文教学可利用“创造想象”:续写文章、学写童话、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从什么时候起步?如何起步?一直是小语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校部分语文教师在低中段采用“童话引路”、“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对作文起步教学进行了探索,并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积累语言文字、实践写作知识及培养搜集素材的能力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低、中年级的孩子学语文用童话引路,发展听说读写能力,何以具有明显的优势?不少行家已从不同的角度作了有益的探讨。笔者以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这种教法符合幼龄儿童的思维特点,能给孩子一种有效地满足个人情感上甚至智慧上需要的表达方式。正如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先生关于“童话引路”实验的一封信(见《湖南教育》1988年第1期)中论述的:“我认为,这种实验,这种对幼龄儿  相似文献   

13.
李春玲 《河南教育》2010,(7):119-119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实质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人的思维表现为思维的广度、深度、正确性、独立性、灵活性、逻辑性等。课堂教学中的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具体表述.因此也应具有以上所说的这些特点。笔者认为数学语言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性”。  相似文献   

14.
<正>习作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搞好习作教学,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结合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笔者在此谈谈自己对习作教学的几点体会。一、童话、漫话习作激趣引路,培养想象力1.利用童话开展习作教学。童话习作大胆新奇,想象丰富。我们可以结合课内童话,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感受童话中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与优美的语言文字,同时提高学生对是非美丑的判断能力。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童话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重要的课程资源,小学童话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师要必须思考的问题。本研究是基于童话引路理念下来探讨《九色鹿》的教学设计,在整个过程运用听童话、说童话、读童话和写童话把儿童引上会听、会说、会读和会写之路。真正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6.
“程序式”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认识王修林“程序式”教学是根据数学教学实践而总结出的一种具体教学形式。此教学形式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原理和高师数学教学规律,以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为目标,基于当代大学生行为特点——思想开放、竞争意识强、思维敏捷等,...  相似文献   

17.
读写有机结合是彰显小学童话丰富厚重教育教学价值的有效策略,具体操作建议是:“读”童话注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语言积累和情感酝酿;“写”童话则利用仿写、改写、续写、创编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动有效的习作训练;其关键是:读写结合应紧扣“结合”二字,深挖童话教学中读、写的联系点,促其有机结合;同时要注意辅以多样化教学策略,并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线性代数”课程是大学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具有理论性、逻辑性、抽象性强的知识特点,并在许多实际领域中有着广泛的、深刻的应用背景与意义。为了落实综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综合分析了传统的“线性代数”课程的特点和教学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具体地阐述了一种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案与建议,增强学生利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认知层次与知行合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时下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创设“童话情境”似乎已发展成了一种“流行”现象。然而,为什么要创设“童话情境”?怎样的“童话情境”才是有效的?创设“童话情境”应注意些什么?我们思考得既不够多也不够深。笔者结合一线教师的相关教学实践,对此做些探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于思雨 《语文天地》2014,(33):43-44
童话是儿童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体裁,小学低年级教材中有很多童话类课文。在低年级童话类课文教学中,我们应尝试通过学生、教师以及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促进学生有兴趣解读童话,即依《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创设“演童话”“寓童话与游戏中”“编童话”的情境,通过创设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小学教材中的童话及其特点从所占比例看,童话故事占小学低年级课文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