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影响和跨地域社会流动的加剧,农村家庭结构出现了小型化、老龄化,加上出生率的下降以及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农村空巢家庭、空巢老人的数量大幅度增加。空巢家庭的形成是社会、子女以及空巢老人自身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低、社区养老机制薄弱,除此之外,空巢老人还面临着经济负担重、缺乏精神慰藉等问题。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不仅要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发展农村社区,更重要的是空巢老人自身要端正心态,正面看待空巢现象。  相似文献   

2.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空巢家庭的形成时社会、子女以及空巢老人自身作用的结果。他们普遍存在生存压力大、生活压力大、心理压力大等诸多问题。本文就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大力推动,加上老龄化、核心家庭化的持续影响,以及传统孝道文化的缺失使得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农村空巢老人这一群体在经济供给、日常生活、精神赡养、医疗保障等四个方面存在严重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考,旨在从弘扬“孝”文化、发展经济、完善制度保障、转变养老观念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让农村空巢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幸福、祥和、快乐的安度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4.
吴越 《科技创业月刊》2012,(11):148-149
我国养老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家庭成员虽然仍是空巢老人最主要的照顾资源,但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的照顾功能因"空巢"的现实逐渐弱化,因此社区养老这种新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对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的资料研究,了解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状况,发现目前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的优势与必然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空巢老人是伴随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出现一代弱势群体,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空巢老人的生存状况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医疗、收入情况,已经成为县、乡、村级政府不得不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对通山、阳新县的部分农村的走访调查得出结论,研究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生存状况并提出对策以期解决其生存难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老人的数量也在上升,截至2017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 090万人,占全国人口17.3%,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方式逐步弱化,自我保障成为农村老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老人自我保障养老也面临资金不足、生活自理能力困难等问题,农村互助养老模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吸引学者们的研究。通过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农村老人养老方式,给未来农村老人养老方式一个改革的方向,得出未来农村老人养老方式应是自我保障加其他保障,形成多元化的互助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社会支持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全国老龄委统计和信息工作座谈会公布的数字,研究分析由河北省钻石公益基金会主办的"农村养老两会提案研讨会暨《河北省空巢老人生存状况调研报告》发布会",将理论数据与调查相结合,从精神自养、非正式支持、正式支持三个方面入手,对西王看村农村空巢老人精神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处于"未富先老"的社会状态,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加快,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在逐渐加快,农村家庭结构向空心化和小型化的趋势转变,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冲击。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老年人的生活、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不断改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是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在本文中,以兰坪县为切入点,结合当地老年人养老保障的各方情况,分析了兰坪县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当地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杨雪梅 《内江科技》2014,35(8):117-117
通过对巴中市南江县石滩乡铺垭庙村的空巢老人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简单描述了中国农村空巢老人生存现状,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期能够促进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空巢老人"现象已成为重要的老龄问题之一。如何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如何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新课题。文章以长江大学300名空巢老人作为被研究对象,并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逐渐显现,如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缩小、社会养老、老年人的人力资源开发等。上世纪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产生了大量独生子女,随着子女外出求学、务工,产生了大量空巢老人。且由于城乡二元格局,经济差异大,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弱势群体——空巢老人。深入探讨农村空巢老人精神支持状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加上身体上残疾,农村残疾人的生存状况比较艰难。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越来越多的残疾老人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农村残疾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日趋突出。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基础上,政府还需要通过多渠道加强对农村残疾人养老保障的扶持和投入。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养老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现实问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渐行渐远,现有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面临着服务供需不匹配、单一的服务内容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身心需求、空巢老人生活特殊性等一系列问题,从社会工作视角介入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庞大,而农村空巢老人是这一人群中最重要且所占比例较大的一部分。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为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农村的经济状况等方面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而随着农村人口大幅度的向城市进军,农村的家庭结构以及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也就给养老带来了较多的问题。机构养老指的是以老年公寓、敬老院等养老机构为载体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的养老方式,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农村老人自理问题的突出等方面的因素,极大的促进了农村机构养老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农村机构养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创造性的解决对策,希望为农村机构养老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障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对农村养老的分析研究对我国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障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村老年妇女是一个"弱中之弱"的群体。解决农村老年妇女的养老问题是解决老龄社会问题的关键所在。弘扬孝文化有利于完善个人养老、家庭养老、社区集体养老与社会养老保障相结合的多元化养老体系。以湖北省为例,介绍了老龄化背景下农村老年妇女的养老模式,当前养老现状凸显孝文化在养老功能中的弱化。最后,立足于弘扬孝文化,提出建立多元化的农村老年妇女养老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落实湖北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丹江口市牛河林业管理区"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专题调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缓解贫困山区"空巢老人"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空巢老人人际交往与社会支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是空巢老人安享晚年的重要保障。以武汉市洪山区的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了解空巢老人的人际交往现状及社会支持需求,分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同时,老年人口内部也在不断老化。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相对落后的经济水平,家庭的小型化,机构养老基础的不稳固,使得农村地区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更为突出。高龄老人相对低龄老人而言,带病生存的几率更高,同时随着自理能力的下降,高龄老人更需要专业的照顾。发展社区照顾模式,整合社区资源为高龄老人提供全方位的照顾,既可以解决传统家庭照料的困境,又可以弥补机构养老的不足,将是我国农村地区养老事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