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海丝文化"旅游圈标志景区(点)定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定量评价了泉州“海丝文化旅游圈”标志景区(点)的景观质量与开发潜势,将其划分为特品、优良、普通三个等级,结合“海丝文化”圈和旅游圈规划建设的需要,首次提出了“标志景区(点)”的概念.为“海丝”遗产旅游项目、旅游线路的规划设计,促进泉州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转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可操作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2.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包括形成期、发展期、鼎盛期、没落期、转变期,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振兴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应重视和加强文化交流与学术研究,加快发展海丝旅游和创意产业,建立健全经贸文化联动发展机制,培育和打响“海丝”品牌.  相似文献   

3.
概述三明市区周边旅游圈旅游发展现状,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其主要旅游景区(点)进行定量评价,分析旅游开发的优越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旅游开发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实现海丝文化与旅游之间的结合不仅可以为福建省文化旅游产业带来新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该省的文化旅游竞争力,而且可以推进区域文旅融合的发展步伐。鉴于此,本文在借鉴福建海丝文化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福建海丝文化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协同发展模式,实现福建海丝文化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在环境、资源、主体三方面的融合。该模式不仅是贯彻落实文旅融合中“文化的旅游化”和“旅游的文化化”的重要表现,是实现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升福建省乃至我国文化旅游竞争力、增强文化自信、加快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2021年7月23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泉州“海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历史、人文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文章以泉州“海丝”文化酒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酒店内部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空间布局、色彩搭配、装饰材料等方面入手,探索泉州“海丝”文化元素在酒店情感体验空间方面的设计运用,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设计元素的合理应用来提升顾客的感官感受和心理体验,从而实现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十堰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武当一山独秀、特色彰显不够、整合联动不够、进出不够快捷等隐忧。根据"满天繁星不如一轮明月"的旅游景区开发特点,文章提出打造"武当山"、"桃花源"两大核心旅游品牌,用以整合十堰旅游资源形成两大旅游圈,并就挖掘生态文化资源、彰显景区特色、创建自驾游示范区等方面进行了粗略探讨。本篇主要从打造道教文化、太极文化、汉水文化等核心旅游产品,和郧阳文化、东风文化、七夕文化等特色旅游产品方面阐述了武当山太极养生旅游圈的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语言铺路,语言是构建成功交流的重要桥梁。泉州目前正努力地以古泉州(刺桐)史迹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为了让世界了解泉州,让泉州走向世界,就需要一批既懂语言基本技能的语言人才又懂泉州灿烂历史文化的文化人才。基于泉州海丝申遗,着力改变大学语言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新形势下多方互动的联合培养模式,共同培养具有跨文化语言应用能力的服务人才,为海丝申遗和“一带一路”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桃花源原始生态旅游圈以"寻源"、"探秘"为主题,充分发挥与湖南桃花源、神农架、武当山太极养生旅游圈的比较优势进行开发,从而带动整个十堰南部山区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建设武陵峡、桃花源核心旅游产品,打造以女娲神话文化、上庸古国文化、桃源隐逸文化相衔接的观光、养生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建设竹山堵河源、竹溪十八里长峡、房县九道阴峪河峡谷等原生态景区,与神农架大九湖景区对接。以"吃在竹溪"为重点,开发建设竹溪"三贡文化"、竹溪菜等旅游产品,以及大仙山、鸡心岭、朝阳宫等特色文化景区。以诗经文化为重点,把房县打造成"诗祖故里·诗歌圣地"。同时,在十堰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的统筹领导和规划,打造自驾游示范区,重视十堰特色地域文化在饮食和旅游商品开发中的作用,以游客满意度为中心,制定生态文化旅游规范,保证旅游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西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全面铺开,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国家旅游局又在2001年推出“中国体育健身游”的主题,西部旅游要发展,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利用好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为此,必须建立“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圈”协作机构;设立“西部民族传统文化旅游开发基金会”;设计好西部体育文化旅游圈的旅游活动和旅游商品;并成立“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圈”学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泉州海丝文化的影像传播面临着新媒体的优势利用不充分、影像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牌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因此要认清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的现状和问题,充分挖掘新媒体在影像传播中的优势,创作高质量的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作品、讲好泉州的海丝文化故事、打造有影响力的泉州海丝文化影像品牌,以实现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的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当大部分的旅游营销学者们还在对"无障碍旅游协作区"、"旅游圈"等旅游目的地的整合营销津津乐道时,在珠三角,一个以客源地大型组团社为中心,整合客源市场的媒体、销售门市、游客组织和其它营销渠道,同时整合旅游目的地的产品,把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市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的旅游营销圈早已经出现。旅游营销圈实现了旅游整合营销的再整合,是整合营销在旅游行业的更高形式,其形成与运行过程以及对市场的影响值得学术界着力关注。  相似文献   

12.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型社会"建设,对企业、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建立新型校企合作提供了机遇和平台。以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旅游酒店专业为例,开展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校企合作的初步探讨。依据本地区优势产业结构及合作企业岗位需求形成系统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蕴藏着巨大的旅游资源,依托州政府2006年“旅游兴州”策略和2009年湖北省“两圈一带”的发展战略,恩施州旅游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但是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本文针对恩施州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浮山坐落在白荡湖之滨,地质结构独特,是一座地质公园。浮山不仅拥有幽泉、奇松、怪木、奇峰、怪石和神妙的108个岩洞等自然景观,还富有摩岩石刻、佛教、遗址、兴学重教等人文景观。开发浮山旅游资源,要确立目标定位,打造浮山特色;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打造“浮山”品牌;整合旅游资源,把浮山纳入安庆市的大旅游圈中。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区域旅游的合作步伐逐渐加快,泛长三角地区旅游一体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泛长三角旅游圈逐渐形成。通过回顾泛长三角旅游圈的发展历程,从旅游资源互补、旅游市场共拓、旅游交通畅通、旅游教育协作和旅游安全保障等方面分析了泛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现状,指出了泛长三角旅游圈一体化发展尚需进一步完善的诸多问题,为泛长三角旅游圈的长远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构建大湘西旅游经济圈,是促进大湘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就旅游资源、旅游网络、旅游交通、旅游业发展态势及政策环境等而言,构建大湘西旅游经济圈是完全可行的。构建大湘西旅游经济圈的主要途径是:建立健全多层面的合作机制,采取多种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省于2008年提出了全力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但目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空间结构与交通结构不合理、旅游资源转化力和旅游产品吸引力薄弱、旅游市场结构与经济效益急需提升、旅游企业"小、弱、散、差"、旅游产业发展的观念亟待统一和提升等,旅游资源优势尚未完全发挥,需要从完善旅游空间结构、促进旅游发展的基本建设、培育重点旅游产业基地三个方面确定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重点,最后提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中国夏都”旅游圈地脉、文脉人手,对“中国夏都”旅游圈旅游形象定位、旅游形象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旅游圈形象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催生出新时代高铁旅游的发展,关于通过构建高铁旅游生态圈来推动高铁沿线城市旅游发展的讨论和研究开始进入视野。本文以武广高铁为载体,建立联动广东、湖南、湖北旅游的高铁旅游生态圈,从树立“粤湘鄂”旅游品牌、交通服务体系、旅游服务系统、加强旅游产品创新等方面探讨了构建武广高铁旅游生态圈的策略,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机制,激发粤、湘、鄂旅游在高铁时代发展的新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