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刘苏瑶 《辅导员》2015,(2):9-10
唐代诗人崔颢曾经写过一首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之称,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早就听说黄鹤楼的名气了,今天我就来到了这"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水池,水池周围竖立着一圈雕刻精细的白石栏杆。我走近一看,清澈见底的水里游着许多五颜六色的鱼儿,把水池点缀得绚丽多彩。水池  相似文献   

2.
2014年8月2日晴提起黄鹤楼,我就想起崔颢的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真的有那么美吗?今年暑假,爸爸特地带我去黄鹤楼观景。来到龟山脚下,前面是武汉长江大桥,向东远眺,黄鹤楼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时不时地把身子遮掩起来,又时不时地探出身子向你问好,像一个顽皮的小男孩躲躲藏藏地和你玩耍。我们又走到蛇山,黄鹤楼门前摆放着鲜红色的大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武汉市的黄鹤楼,自古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唐朝诗人崔颢(hao)的《黄鹤楼》诗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把黄鹤楼四周几处有名的景点都写进去了——晴川阁就在长江对面的龟山上,也是著名古迹,被人称为“楚国晴川第一楼”;鹦鹉洲在江中,因祢(mi)衡《鹦鹉赋》而得名;  相似文献   

4.
按目之所及或题目所示展开景物描写,此为登高写景诗之常法。如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前四句通过写黄鹤传说描写黄鹤楼,后四句写楼上所见远景,  相似文献   

5.
唐代的崔颢为人轻薄,却写了一首颇为沉厚的《黄鹤楼》诗。诗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鹅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云:“唐人七律,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此“第一”当谓其最早,非谓最好,然亦足见宋人对此诗之推崇。《唐才子传》卷一曾记大诗  相似文献   

6.
崔顥的《黄鹤楼》诗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从黄鹤楼三字着眼,一气贯注,托想空灵,寄情悠远。据《唐才子传》记载,李白登黄鹤搂后,对崔诗大为倾倒,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题诗在上头。”于是“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相似文献   

7.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一诗,气势宏大,脍炙人口,为其后历代诗选所收辑注释。与崔颢同时的诗仙李白登临黄鹤楼看了此诗后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泼慨然搁笔。千余年来,《黄鹤楼》一直为人们推崇传诵,历久不衰。这巨大的艺术魅力当来自其高妙深邃的意境。  相似文献   

8.
周红雷 《考试周刊》2007,(45):101-102
本文通过对《黄鹤楼》这首诗句中首句究竟是用"黄鹤"还是"白云",这首诗是一首古体诗还是近体诗的探究,以此从多角度、从整体去鉴赏这首诗。  相似文献   

9.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唐朝诗人崔颢写的《黄鹤楼》诗,全诗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怀古、思乡、忧国之情。全诗煊赫动人,震撼肺腑,余味无穷。  相似文献   

10.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汴州人士,盛唐诗人,为人性异狷介。早年诗作浮艳轻薄,后曾漫游出塞,诗风因之而大振,多有风骨凛然之篇。《全唐诗》录存其诗42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认为200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一题中对"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的答案为"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是不正确的,应是表达出作者希望收复祖国河山后功成身退,再登黄鹤楼,像费祎、王子安等人一样乘黄鹤升仙而去,不问世事的幻想,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昌蛇山之巅,原址在蛇山黄鹤矶头。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奠定了其“文化名楼”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唐  相似文献   

14.
<正>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似文献   

15.
李白搁笔     
正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看见崔颢的题诗,只好自愧不如说: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然后便搁笔不写了。  相似文献   

16.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这些楼阁之所以声名显赫,离不开历史上的一些诗文杰作对它们的记述与题咏。唐代诗人崔颢的这首诗,就是写黄鹤楼的千古绝唱。相传李白来到黄鹤楼,感叹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无作而去(《唐才子传》)。这故事未必可靠,却反映了古人对此诗的重视,而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也公然将它列在“唐人七言律诗第一…  相似文献   

17.
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天宝三年 (公元 744年 )曾漫游至武汉。当地的文人墨客齐邀李白到黄鹤楼一聚。这次聚会热闹非凡。畅饮之后,李白诗兴大发,但当他举笔欲书时,突然发现墙上已有一首七律,这就是崔颢所作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看罢,连赞“好诗”,搁笔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搁笔黄鹤楼  相似文献   

18.
黄鹤楼与凤凰台同为中国历史名胜。它们的出名,是与两位诗人分不开的。传说崔颢游览黄鹤楼,留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似文献   

19.
焦文林 《语文知识》2004,(11):42-43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1)-(2)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相似文献   

20.
陆新书法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