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婴世界》2008,(5):73-73
五月,春夏之交。这是孩子一年中生长最快、最活泼好动的时候。孩子生长快,就需要多吃饭,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须的全面营养。五月,天气逐渐变热,气温变化大,病菌增多。孩子免疫力下降,孩子往往胃口不好,不爱吃饭。孩子胃口不好,不爱吃饭,营养就跟不上,身高智力发育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怎样让孩子好好吃饭,多吸收营养,是妈妈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精神祢钙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很多孩子在确立自己信念的时候,更多的由其父母来决定的,而且更要命的是,我们现在这些孩子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确立信念的原动力。因为生活已经像“蜜”一样甜了,那种由于物质匮乏所产生的人生窘迫对如今很多孩子尤其城市中的孩子来说已经不存在的了。更何况,他们的生活水平往往已经超越了他们自己的父母而成为物质消费的超前享受者。这一点已经是勿庸置疑了。如今,多少父母自己省吃俭用却对自己的孩子大手大脚:多少父母自己勤俭节约却对自己的孩子挥金如土。看一看吧,多少孩子的儿童房里玩具堆积如山;看一看吧,多少孩子他们身上每天换的衣服多如模特;看一看吧,多少孩子花起钱来如同自己是李嘉成,看一看吧,多少孩子对可耻的浪费不屑一顾;看一看吧,多少孩子沉浸在溺爱中不思进取:看一看吧, 多少孩子已经习惯在父母的赐  相似文献   

3.
有个孩子老是不肯好好吃饭,人们都叫他“没胃口”。这天,没胃口在外面玩了一整天,到天黑了还不想回家,任凭爸爸妈妈喊破了喉咙,他也装作没听见。风爷爷看见了,问他:“没胃口,你又不想回家吃饭啦?”“吃饭吃饭!谁想吃饭?没胃口!”风爷爷笑了:“我带你到奇奇星球去,那儿没人逼你吃饭。”“好嘞!我要去!”  相似文献   

4.
儿童教育专家把父母按其教育孩子的惯用方法分成以下三类:解释型、命令型和非干预型。如果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对你说:这个菜真难吃!你会怎么回答孩子? 解释型的父母说:这个菜很有营养,吃了它……命令型的父母会说:哪里来的这么多话,快吃!非干预型的父母会说;真的?让我尝一尝。  相似文献   

5.
不良的进餐习惯:有的孩子进餐不定时、不定量;有的孩子零食、甜食、冷饮吃得过多,感到吃不吃饭无所谓;有的孩子喜欢一口汤一口饭,由汤送饭,既影响饭量也影响食欲。不良的进餐气氛:有的家长一到进餐的时候,就开始训孩子,使孩子见到吃饭就精神紧张,从而胃口下降。不良的进餐方式:有的孩子边吃边玩;有的孩子边吃边看图书或电视,因注意力不能集中而影响食欲。家长的不良影响:有的家长当  相似文献   

6.
春节期间,父母为孩子准备了丰盛的饮食。面对满桌佳肴,孩子们的胃口大开。不过父母这时千万不要忘记:食物虽多、虽美,过量也是有害无益的,而且孩子的口味不同,这时也会出现挑食、偏食,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父母的教育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春节期间可不可以多给孩子补充一些营养?孩子平时吃得少,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零食吃得过多,吃饭时就没了食欲;孩子心情不好或精神负担过重;孩子患有急性、慢性疾病等。父母应查明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地盲目给孩子趁机大补特补,应注意调换膳食品种,培养良好的进餐环境,也可以在医师指导…  相似文献   

7.
吃饭     
普天之下,何事最难? 让孩子吃饭! 如今的孩子也真是奇怪,想当年我们小的时候,厌烦过许多东西,却从没厌烦过吃饭,要是餐桌上有碗红烧肉,就准定要多吃一碗饭。记得那时我还为多吃几块肉与弟弟吵过嘴呢,父母没法子,下次吃肉时只得将一碗肉平分成两份,而我们站在两半碗肉前,还细细估量过那一碗肉更多些。这种吃肉的香味至今仿佛还留在嘴里。可如今,当我把一碗肉端到女儿面前时,却被干干脆脆打发掉了:“不要吃!”  相似文献   

8.
<正>这是个阿根廷的故事。一家人吃饭,父母、孩子和爷爷。因为爷爷手指颤抖,经常把碗摔在地上,父母不耐烦了,就弄来一个小木碗,让老爷爷在旁边小木桌上吃饭。一天,父母回来看到孩子正拿一块木头刻着什么。他们好奇地问孩子,孩子回答说:"我在刻木碗,将来给你们老了用。"孩子的话让父母很震动,晚上又重新把老爷爷请到大桌上吃饭了。  相似文献   

9.
谢芳 《幼儿教育》2011,(7):69-69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营养师》 关于孩子的吃饭问题,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吃这样.不吃那样,该吃饭的时候不吃,不该吃饭的时候又嚷嚷饿,暴饮暴食,迷恋垃圾食品,不注意饮食卫生……层出不穷的问题摆在面前。  相似文献   

10.
现代家庭中,孩子不好好吃饭,是令许多父母头痛的一大难题。面对不愿意吃饭的孩子,不论父母如何哄、劝、“威逼利诱”几乎都无济于事。为此许多父母大为不解,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其实,这种现象是和父母本人的态度紧密相连的,是父母对孩子饮食的过分呵护、关心造就了孩子这种不正常的饮食观念——把饮食当作一项负担,一项为父母完成的任务,而不是自己本身的生理需要。曾有一个五岁的孩子这样说:“在一个不需要吃饭的世界里。该多好!”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好好吃饭呢?  相似文献   

11.
孩子小的时候,什么样的教育都容易,一旦孩子长大了,教育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有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重视孩子的事,等孩子长大了,出现问题了,才想到花钱买教育。父母花钱能买到教育吗?如今的金钱社会,一些年轻的父母,生了孩子就花钱请人带孩子;孩子长大了,出现叛逆、早恋、厌学、网瘾、  相似文献   

12.
孩子不愿吃饭,是父母最焦虑的问题。有的爸爸妈妈急得没办法,对孩子又哄又骗,结果呢?大多是没有作用。因此,一旦孩子出现没有食欲、吃不下或不想吃饭时,靠哄和骗是不行的,首先要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生病了?孩子感冒发烧时,大都就不想吃东西;有胃炎,孩子会出现食欲不振;肠道有病变时,开始就表现不想吃或较平时吃得少,一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时也会影响到胃口。总之,孩子食欲不好,  相似文献   

13.
“吃饭的时候不要说孩子,压气。”“饭桌上教训孩子,会做病的。”“吃了饭再批评孩子,边吃边挨训,影响食欲,也影响消化。”常听到上了点儿年纪的人这样提醒那些年轻的父母。老百姓的家常话讲得虽不及专家们那样头头是道,说得却是句句在理。似乎“吃饭的时候不能教训...  相似文献   

14.
左邻右舍,差不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到了吃饭的时候,可热闹了:有的孩子闹着不吃;有的孩子尽吃菜不吃饭;有的孩子说“我不吃这个,我要吃那个”;有的父母给孩子准备了“好菜”让孩子一个人独享;还有的父母干脆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孩子则吃一口,玩一会。“吃饭”成了家长最伤脑筋的事。其实,这是家长自找的苦恼,是家长自己把孩子给惯成这样的。我的女儿已5岁了,长得活泼健康。一日三餐,无论荤素粗细,她都吃得津津有昧,从不要我操心。我的经验有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信息总汇     
许多父母因为忙于工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在一起吃饭可以说是父母和孩子交流最有利的时机。但和孩子沟通应注意四点技巧:一是父母要当一个好的听众,一定要让孩子把话说完。在孩子说话时,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情举止,要能听出弦外之音;二是全家吃饭是一件轻松的事  相似文献   

16.
鹰的启示     
有这样一个画面: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父母把鱼头给了年逾古稀的爷爷,把鱼尾给了年过花甲的奶奶,把味美的中间一段分给了孩子。对于这对父母的做法,我不敢苟同。也许很多家长认为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就是爱孩子;可我觉得如果家长们只一味地让孩子养尊处优,而不注重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给孩子多方面的锻炼和教育,这并不是真正的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相似文献   

17.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营养师》关于孩子的吃饭问题,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吃这样,不吃那样,该吃饭的时候不吃,不该吃饭的时候又嚷嚷饿,暴饮暴食,迷恋垃圾食品,不注意饮食卫生……层出不穷的问题摆在面前。怎么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营养师》里面有最好的解决办法,希望对广大父母们有所帮助。这不是一本枯燥的理论书籍,这是一本和你一样为孩子饮食问题而烦恼的母亲故事集,是在讲述一些妙趣横生的家庭案例。那些描写亲子关系的轻松文字绝对会让你有深深的共鸣,在会心一笑之余掌握一个个巧治孩子不良饮食习惯的妙方。  相似文献   

18.
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例如,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注意不让其对某些东西(比如饮料和煎烤食品等)形成偏爱;在孩子上低年级时,就应让他们养成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做作业的习惯。制定明确的规则:孩子们需要有明确的规则,专家建议,在欢快平静的氛围中,父母与孩子一起讨论有关吃饭、学  相似文献   

19.
孩子还没有起床,家长已经上班走了;孩子在学校上课时,家长也在忙.由于工作繁忙,很多父母没有时间管教孩子,只有吃饭的时候才可能在一块,聪明的家长把这个有限的时间作为与孩子沟通和亲情交流的课堂,这确实不错.  相似文献   

20.
经常有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肯吃饭,他们中不少人,只要听说某某食品营养好,能开胃口,就想方设法买来给孩子吃。可是用过以后,效果并不好。其实,幼儿不想吃饭的原因很多。当孩子不想吃饭时,家长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找找原因。首先,孩子是真正不想吃饭还是吃饭速度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