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在收入分配制度上也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转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关系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发展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提出“按劳分配”的原则。列宁、斯大林发展了“按劳分配”学说,并在苏维埃建立和实践了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的收入分配制度。萨伊发展了斯密的要素决定价值论,提出了要素分配理论。中国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实践,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这样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上可以建立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的设想。即把分配分成两个层次,各个层次实行不同的分配原则,初次分配采取按要素分配原则,再分配采用按劳分配原则,并使这两种分配相互补充、有机结合,在保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达到最终分配的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的收入分配制度。但是,在新旧分配制度交替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新的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分配秩序混乱等诸多问题。虽然这些问题是改革前进中的问题,但不容忽视。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潜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将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在改革和发展中,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认真解决目前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作了科学的结论.他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其中,“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论述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需要而提出的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方式上的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既是中国整体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和结果,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的整体变迁产生着重要影响和作用。本文阐述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居民以等级工资制度为主体和农村居民以工分制度为基本形式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改革开放后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进过程和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6.
收入分配是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大报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和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要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重要方针.  相似文献   

7.
收入分配是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大报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和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要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重要方针。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十六大报告提出让不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重要方针,表明我们党已经背弃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接受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价值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实际上,让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8.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原计划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如要求任何人都按照劳动这个共同尺度领取个人消费品,否定按资本和劳动力价值分配,按资金所有权分配,按经营成果分配等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特殊性.这个特殊性表现在分配制度上,就是必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原则,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同时注意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本文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和实现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深化改革分配制度,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现阶段,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这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还将使这种变化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为此,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研究和思考收入分配改革的有关问题。 一、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渠道 对收入分配的研究,一般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以加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为对象的所谓“机能性分配”;二是以构成社会群体的个人为对象的所谓“个人分配”。传统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倾向于个人性分配,即个人收入的按劳分配。其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按劳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有关分配的论述出发,对按生产要素分配及其涉及个人收入分配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在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前提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元化分配原则,可以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逐渐增强,但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税收制度、税收征管和税收环境等方面。因此有必要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真正发挥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价值分配问题开始分析,目的是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及这种分配制度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差别,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的价值分配寻找理论依据,同时,也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收入分配变动呈现以下特点 :总体收入水平增加较快而部分特困阶层收入增长缓慢 ;地区、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与部分领域平均主义并存 ;“制度内”收入偏低与“制度外”收入膨胀并存。收入分配变动的趋势使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加强有关法律和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我国现阶段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几个理论问题。我们认为: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在我们当今历史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客观必然性;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现阶段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方式,劳动者所获得的收入还应该包括按劳动力贡献分配的收入。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居民收入分配领域制度的改革大体经历了平均主义分配模式、联产承包分配模式、经济责任分配模式、劳主多辅分配模式、劳素结合分配模式、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模式,由此引发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只有通过教育大众化、税赋改革、财政转移、宏观调控、社会保障等对策缩小其差距。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先后经历了几次变迁,从把按劳分配作为唯一的分配原则,到现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无论从马克思的分配理论考察,还是从我国现阶段的资源稀缺性、经济活动质量、以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分配原则考察,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必然成为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种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讲好这个内容,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