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负有全面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弘扬时代主旋律的神圣责任和义务,如果不热爱生活、拥抱生活,在生活中去感受去体验,是不能够反映出时代的主旋律,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神圣任务的。 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生活,成为新闻的源泉,生活给记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素材、新闻线索和新闻题目,立志于投身新闻事业的青年,都应该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基层,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以饱满的激情投身于生活,在生活的漩涡中激发自己的情感,展现生活的异彩。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闻改革的逐渐深入,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新闻以其特有的社会性、人情味和可读性等特点引起了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报道社会新闻,体现人文关怀成为媒体增加收视率和影响力的共同追求,许多媒体都加大投入,发展新闻线人,鼓励新闻报料。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新闻素材,在采编过程中,媒体和记者只有把握客观性、导向性、倾向性和选择性四条原则,才能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构建和谐社会充当舆论主导。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大新闻改革创新的力度,挖掘新题材,丰富新语言,探索新手法,创造新风格。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养料、寻找线索、提炼主题"。本文就如何在挖掘新闻题材上下功夫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经济新闻的工作性和专业性较强,只报道单纯的事件、政策、数字,被认为是比较难写的一种体裁。下面,根据自己新闻实践中的体会,就经济新闻写作抛一块砖,希望能引出玉来。一、抓取经济热点题材,关注民生、贴近生活经济报道在面向各级干部的同时,更要面向不同群众,要从消费者的立场去捕捉信息、提出问题,选取老百姓感兴趣的话题。例如,获得第6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消息《上海家化公司好气魄,1200万元买回美加净》,就是抓住了经济热点:曾经是中国化妆品第一品牌的美加净,4年前卖给一家著名合资企业,现在又高价买回来。一卖一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是群众关注的重大经济事件。  相似文献   

5.
面对国内、国际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近年来各新闻单位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都想方设法在贴近受众上下功夫,努力使自己的报道能以重要、深刻、新鲜的内涵,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像人民日报这样高层次的党报,一方面也在不断改革新闻写作和版面面孔,力图以新颖的新闻、生动活泼的版面语言与群众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又在专刊、专版上花大力气以使稿件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以适应不同读者口味的需要。时下,追求贴近、探索贴近、崇尚贴近,已成了新闻写作和读者品评新闻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贴近,这既是社…  相似文献   

6.
新闻科学,既有基础理论的“学”,又有应用理论、操作方法的“术”。本文拟就新闻写作的贴近术谈点看法。面对国内、国际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近年来各新闻单位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都想方设法在贴近受众上苦下功夫,努力使自己的报道能以重要、深刻、新鲜的内涵,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像人民日报这样高层次的党报,一方面也在不断改革新闻写作和版面面孔,力图以新颖的新闻、生动活泼的版面语言与群众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又在专刊、专版上花大力气以使稿件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以适应不同读者口味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记者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新闻素材。素材就是作者从生活中摄取的生活资料;是对生活的如实记录。新闻素材是记者在采访中获得的原始材料。是记者提炼新闻事实,新闻题材报道主题和写作新闻报道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8.
几乎每期函授学习开始,我们都会收到学员这样的来信,讲述他们迈步进入学习新闻写作这个领域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找不到什么可以写成新闻的事实,抓不到新闻素材。他们说,也学习了新闻的定义,诸如什么“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读者应知、欲知和未知的重要事实”,等等;也学习了新闻应该具有“五个W”基本要素名至也知道了新闻应当是倒金字塔式的写法,把最重要的事实写在前面,等等。可是,一行动起来,不说两眼一抹黑吧,却总是看不到周围有什么新闻。大家天天生活在一起,尤其是生活在基层连队里,每天出操训练,执勤工作,…  相似文献   

9.
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要求新闻宣传应该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尤其是经济新闻,要想为群众喜闻乐见,就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只有贴近生活和群众,才能充分发挥经济新闻协调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功能。那么经济新闻如何做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呢?笔者从多年从事经济新闻报道的实践中摸索到一点粗浅的认识,那就是报道中要尽量做到不要太“玄”,而要多用新闻故事、视觉新闻来反映经济事件。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编辑、记者等最重要的业务工作,从多年的新闻采写、新闻实践来看,我认为,从事新闻采访与写作必须遵循基本的规则。一、增强新闻敏感是记者的基本功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一些新鲜事,但是不是都能构成新闻,就看记者是否具有新闻敏感性,即发现新闻价值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胡丹 《新闻传播》2023,(16):164-166
采访写作是新闻制作中的关键环节,只有保障素材和资料采集的时效性、真实性,才能更加全面地还原新闻事件。而在新时期新闻工作当中,还要体现采访写作的特色性,以独特的视角分析新闻事件,为受众提供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方法,以体现新闻的社会价值。但是,当前采访写作的独特性特点未能得到体现,导致新闻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较差,限制了新闻行业的转型发展。本文将对新闻采访写作中运用独特视角的重要性加以分析,提出新闻采访写作中独特视角缺失的原因,探索新闻采访写作中的独特视角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2.
苏红 《新闻知识》2004,(9):27-27,39
时下,全国上下都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把它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实际的工作中去。那么,新闻战线的工作应该如何去落实呢?我认为应当不折不扣的落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宣传工作要在“三贴近”上下工夫,这是新闻媒体改进和创新新闻报道的重要指导原则。写好新闻报道是对每个新闻记者的基本要求,写什么和怎样写是两个根本性问题。写好新闻报道既需要良好的写作基础。更需要记者善于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记者应走向群众,深入采访,让新闻充满“鲜活”的气息。惟其如此才能写出离实际越来越近、离群众越来越近、离生活越来越近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从实现新闻宣传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三贴近”的角度,还是从强化对新闻工作者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职业道德这“三项”教育的角度,以及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入学习毛泽东新闻思想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毛泽东新闻思想中,党报群众观又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方面,而且对我们当前的党报群众工作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与写作》杂志“读者之声”专栏,每天都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机关、工矿企业、农村学校、部队等单位读者的来稿。他们当中,有的是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中等学校和高等院校的师生;有的是工厂、企业、农村的业余作者和新闻写作的爱好者;有的是驻守边防的解放军战士;有的是高考落榜的学生。还有为数不多、不甘沉沦的大墙里边的人。这些单位和个人,大多数是连续多年订阅《新闻与写作》刊物的。他们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刘为民 《新闻界》2005,(2):136-136,128
体验文化和体验经济席卷全球,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生活,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兴起的现场短新闻,新闻特写,描述性新新闻,记实新闻,将体验性融入新闻报道写作中。作为新闻传媒的主要工具报纸呢?随着新闻改革风起云涌,新闻报道理论,写作方式不断创新,提出了“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也有人强调新闻的客观、真实、公正性原则;新闻应以信息服务性为主要内容等等。  相似文献   

17.
新闻人每天都在说新闻要创新,可在实际的写作当中写得鲜活的新闻却不多。本文着力探讨如何写活新闻,怎样让新闻“别有洞天成妙文”。  相似文献   

18.
我是师范学校毕业生。因工作需要,1985年底改行到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从事秘书工作。工作之余,利用手中素材,经常向各级新闻单位反映工商管理战线情况。因为自己未学过新闻写作,开始中稿率较低。有一天,在一位同事那里发现有本《新闻与写作》杂志,顺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讲话中,号召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老老实实地向群众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宝贵经验、丰富知识、生动语言,努力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新闻工作者”。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回顾几年来坚持组织编采人员到基层蹲点、锻炼、调查研究的实践,我们深切地认识到:新闻工作者只有到群众中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才能自觉地、满腔热忱地讴歌广大人民群众在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讲话中,号召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老老实实地向群众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宝贵经验、丰富知识、生动语言,努力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新闻工作者”。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回顾几年来坚持组织编采人员到基层蹲点、锻炼、调查研究的实践,我们深切地认识到:新闻工作者只有到群众中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才能自觉地、满腔热忱地讴歌广大人民群众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