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维这位亦官亦隐的诗人,擅长于山水田园诗,诗画成就俱高。后人称赞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无我之境”表现得很充分,其诗意境深远。“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论摩诘诗画之语,常被解作:摩诘诗入画三味,而其画则入诗三味。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时代的西蒙尼底斯(公元前556-前496)很早就这样说过:“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中国古代类似的诗歌评论也很多,最著名的是宋代著名文人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称赞王维的诗与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氏还进一步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这砦评论均指出了诗歌和绘画在艺术特质上具有相通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文学艺术史源远流长,其中诗和画结下了不解之缘,苏轼在看了王维《蓝田烟雨图》之后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说明王维采用了诗人的构思和画家布局的特长。的确,作为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和画家的王维,  相似文献   

4.
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苏轼诗画创作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写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十分精当地指出了王维诗歌有画意、绘画有诗情的特征。在过去,人们大多是从王维的诗与画的角度来分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文试从苏轼的诗与画的创作入手,来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苏轼诗画中的具体体现,这也指明了苏轼的诗画创作遵循了诗画一律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王维(公元七○一年——公元七六一年),字摩诘,是唐代的大诗人之一.王维的诗,以写景见长.宋朝苏轼《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诗中有画”,正是概括了王维全部写景诗的艺术特色.而《辋川集》中的二十首五言绝句,又正是王维写景诗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6.
王辉 《华章》2011,(27)
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之所以能取得很高的成就,是因为能把诗和画溶为一体.苏轼在《书摩诘兰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的这一评价,高度地概括了王维把诗画结合的艺术特色.王维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从而成为把诗歌和绘画高度结合的开创性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任远 《文学教育(上)》2010,(12):101-101
“诗画一律”是古代诗论家、画论家的著名观点。这是因为诗在内容上很多都是写景、咏物,从而极易呈现出与画相关联的描述性和呈现性的特点。郭熙认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把诗画的联系描述得非常准确。这其中的集大成者是王维。苏轼就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相似文献   

8.
宋代大诗人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和画时曾作过一个著名的评价 :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诗曰 :“兰溪白石出 ,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也。或曰 :“非也 ,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兰田烟雨图》 ,按 :王维《山中》诗原句“兰溪”为“荆溪” ,“玉山”为“天寒”。)苏轼赞王维“诗中有画” ,目前学界一般认为是指以画理画法入诗 ,这当然是正确的 ,也是一个要点 ,但也并非就专指此一点 ,其所指应该是多方面的。其一是指诗的题材。苏轼是在评王维的《兰田烟雨图》这幅描绘自然…  相似文献   

9.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中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由此看来,诗歌不但是语言的艺术,也是绘画的艺术,更是“立体”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自苏轼对王维诗画下此评语后,“诗中有画”就成了人们公认的王维诗作的艺术特点。然而,被人们誉为“诗圣”的杜甫,他的大量作品也同样具有“诗中有画”这一特色,对此问题,清代画家及画论家方薰在其有名的《山静居画论》中云:  相似文献   

11.
诗、画这两门姐妹艺术,有着天然的姻缘。这种姻缘本身就构成比较分析的基础,我们可以研究诗、画的对应、影响和互相借鉴。有时候,诗人本身就强烈意识到自己的主题、布局、技巧、形式安排和思想发展方式得益于美术,或者是有意识地将美术技巧运用到诗歌里,甚至诗人本身就是画家。 我国古代很注意诗和画的关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对王维诗画的评价已成为后世的一个美学标准。现在,国外对文学与其他艺术的比较研究已成为比较文学学科中一个特定的领域;我国也时有专门研究古代文学中诗画关系的论  相似文献   

12.
山水田园诗大多以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读者常常希望见到栩栩如生的山水和农村的风光。这就要求诗人们在山水田园诗创作中要富有画意。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个评语指出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山居秋暝王维(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他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边塞诗多能以慷慨激昂的情调,抒发将士为保卫疆土而献身的英雄气概。他的山水诗,继承了谢灵运的传统,却投有谢的晦涩堆砌的缺点,变化多采,具有不同的风格与情调,具有很高的造诣。苏轼评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山居秋暝》一诗堪称“诗画双绝”的典范之作。先看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从整体着眼,大笔勾勒,交待季节,…  相似文献   

14.
彩笔绘诗画     
刘沛 《初中生必读》2010,(10):16-17
苏东坡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谓“诗中有画”,是说王维的诗,能通过无形的语言,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有形的图画。  相似文献   

15.
王维的诗歌富有诗情画意。早在唐代天宝年问,殷璠《河岳英灵集》即有“在泉为珠,着壁成绘”的赞誉;到了宋代,大豪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099从此,“诗中有画”便成了王维诗的定评。  相似文献   

16.
“品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称赞王维的话,反映了一种美学趣味。王维的山水诗能享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称赞,不仅与诗和画两种艺术形式的美学特质有关,同时与中国山水诗画的发展有关。王维的诗歌创作,融入了绘画方面的观念,把握了诗画共同的美学追求,致力与达到情与景、意与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功地做到了诗情画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诗经》中《雅》、《颂》多叙事诗,《风》是抒情诗。诗与画主要是创造情景交融的意璄。但诗的意境(?),不能象绘画那样直接为视觉呈现出具体鲜明的形象。语言是观念性的,需要欣赏者的理解、思考、分析和联想,在想象中呈现形象。 苏东坡称赞王维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与画表现出同样的艺术境界,有同样的艺术效果。如:  相似文献   

18.
王维(公元701-761),字摩诘,山西省祁县人。王维少年即显露出文学才能。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意山东兄弟》,就是他十七岁时写的诗。作为一个诗人,王维以擅长描写自然景物驰名于诗坛。他的描写自然景物的诗,独树一帜,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代的山水风景诗有深远影响。宋代文学家苏轼评他的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两句话确切地概括了王维诗歌、绘画创作的主要特色。王维又是一个著名的画家。他善于从客观自然景象中选择出最具有特征和最富于表现力的事物,描绘成十分和谐的画面。正因为王维对绘画…  相似文献   

19.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苏东坡对王维诗画的评论;苏轼本人的诗画作品,也具有这种鲜明的特点。其实,不只是王维和苏轼的作品如此,诗情画意的统一是文学艺术的基本规律。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形象的反映,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总是呈现出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形象美、构图美、色彩美和线条美。  相似文献   

20.
师:苏轼在观赏王维的诗画后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教科书上的这幅插图是否最好地体现了《秋思》的意境呢? (师屏显课文插图.) 生:我认为这幅画画得非常紧凑,非常淡雅,但是还有些纰漏. 师:紧凑、淡雅与否,我们暂不评价.同学们先按行文顺序找找纰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