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道军 《图书馆论坛》2003,23(4):151-152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转眼之间 ,我到图书馆工作已15年了。 15年的图书馆工作 ,说长也长 ,说短也短。说长是因为它毕竟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占有很长一段时间 ,说短是因为在这些年中没有取得什么成绩 ,有愧于自己。回顾 15年来的工作历程 ,这里面有酸甜和苦辣 ,也有成功和喜悦。这也是我一生中比较充实、收获较大的一段人生经历。只有热爱图书、热爱读者、才能热爱图书馆 ,才能做好图书馆工作。我热爱图书馆 ,喜欢图书馆工作 ,对图书馆事业有着真挚的情感。 15年来 ,我担任过外借管理员、办公室主任、副馆长、馆长 ,在这些岗位工作上 ,边学…  相似文献   

2.
我与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说过这样一句话 :世上原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便成了路。人生的路亦是如此。我是一名图书馆工作人员 ,从事图书馆工作已有近三十个春秋 ,这是我一生中最充实 ,收获最大的一段人生经历。我热爱我所从事的工作 ,对图书馆事业的真挚情感 ,是在近三十年平凡工作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中学未毕业 ,196 9年 1月。我支边去了内蒙古大草原 ,亲身感受了那个时代的狂热、愚昧和无知。 1971年底招工 ,次年分配到北大分校图书馆。即现在的陕西工学院图书馆。我还清楚地记得 ,报到的第一天 ,白发苍苍的老馆长领着我到各个室和书库参观 ,各类书籍…  相似文献   

3.
邓中夏与图书馆冯资荣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和理论家邓中夏,与图书馆有过一段不解之缘。1914年秋,邓中夏从郴郡第七联合中学毕业,考入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修科,与蔡和森、朱芳圃等人同班,由偏僻的湘南来到省城,他眼界开阔了,求知欲增大了,...  相似文献   

4.
杨杰 《图书馆学刊》1995,17(3):60-62
札幌图书馆巡杨杰(沈阳市图书馆)我有幸于一九九二年五月去日本探亲,并在那里居住二年。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者,我特别关注日本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二年来我经常去当地的札幌市图书馆参观学习,感想颇深。现将我所见到和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介绍给图书馆界同行。(一)札幌...  相似文献   

5.
罗式胜 《图书馆论坛》2005,25(6):286-290
《图书馆论坛》是我学术活动的重要课堂,在这个课堂中我学习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近几年来,《图书馆沧坛》在国内外影响越来越大。其中.我的老同学、《图书馆论坛》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邹荫生研究馆员功不可没。他为这个刊物耗尽了心血。上个月,邹主任鼓励我向该刊“从业抒怀”栏目投稿.我欣然答应了。回想我从业的一段经历,曲折而漫长。  相似文献   

6.
喜读《我与图书馆》征文冯志荣(广东省翁源县图书馆)省中山图书馆为庆祝建馆八十周年,举办了“我与图书馆”征文活动,很有新意。本人从事图书馆工作已有16年整。热爱自己的工作,一收到省囹书馆的征文专集后,自己一直把它放在案头,一有空就认真细读起来,好几年没...  相似文献   

7.
王桂云 《图书馆论坛》2005,25(4):208-209
看了《图书馆论坛》从业抒怀栏目,给了我很多启迪,那一篇篇动人的故事打动着我,激励着我,不由地使我提笔撰写自己25年来在图书馆这块神奇的沃土里的成长与变化,以一篇水平不高的文章,感叹25年来一位普通图书馆工作者的从业情怀。  相似文献   

8.
我与图书馆     
白国应 《图书馆界》2006,(1):68-70,39
七、我的业务辅导活动 我从1959年起,就担任起对中国科学院各地区图书馆和研究所图书馆工作进行业务辅导的责任。在我中心先后参加这项工作的同志有:赵继生、佟曾功、赵燕生、彭桂源、李申、范文津、史警监、杨淑田、白国应、陈吉华、陈善良、张国屏、许儒敬、王志梅、徐引篪、周士虎、周文磊、陶宗宝、陈胜芳等。整个过程,约可分为五个阶段。1950年至1955年是第~阶段,这个时期中,由于院图书馆对分院和研究院图书馆(室)是业务领导关系,除了指导业务,培养干部外,还代为采购图书和办理国际书刊交换。1956年至1958年是第二阶段,在这个时期中,院图书馆正处于大发展阶段,工作非常忙碌,各地分院图书馆和研究所图书馆也大量建立,院图书馆对他们已经无法直接领导,经院部指示,改为业务指导关系,只设专人负责与各馆联系。1959年至1965年是第三阶段。在这个时期中,新的分院图书馆及研究所图书馆纷纷成立,全院图书馆数量迅速发展到200多个,工作人员生手较多,迫切需要院图书馆在业务上进行辅导,为了加强这项工作,我馆成立了研究辅导组,史锚任组长,我任副组长,开展了很多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割舍不断的图书馆情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4年跨进湖南图书情报学校校门的那一刻起,我便预感到我将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1987年从该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湖南大学(原湖南财经学院,2001年合并为湖南大学)图书馆流通部工作。面对同事们一张张亲切热情的脸,  相似文献   

10.
我与图书馆有三缘邓伟志(摘自《书城杂志》1997年第1期)我这个人没有做过一天图书馆工作,可是我同图书馆有“三缘”:业缘、地缘、姻缘。先说业缘,1960年,我从大学里一出来就在上海社科院做理论研究工作。我们研究室很特殊,比大所的级别还高,因此有个不小...  相似文献   

11.
在西沙,有一个仅有八百余册图书、一名图书管理员的图书馆,她就是“海岛图书馆”。如今,回首守卫西沙两年多的时间里与“海岛图书馆”的朝朝暮暮,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是她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是她把我领进了写作的课堂,是她圆了我的军事记者梦!  相似文献   

12.
胡茂凤 《图书馆论坛》2006,26(4):240-24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间,我在图书馆已度过了三十几个春秋。1973年的秋季,我走进了中学时期的母校的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的一员。三十年来,我以自己牢固的图书馆员职业思想,默默地耕耘在这片土地上。虽无辉煌的业绩,但也为自己在这片土地上奉献的绵薄之力能受到读者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而感到由衷的欣慰。  相似文献   

13.
屈义华 《图书馆论坛》1995,(2):51-52,27
建立一个有特色的现代化图书馆屈义华(佛山市石湾区图书馆)建立一个有特色的现代化图书馆,是我馆的办馆方针。建馆近两年来,我馆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我馆发展的道路。1白手起家建新馆石湾图书馆馆舍面积为2,500平方米,楼高五层,开馆于1992年10月18日,为...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是一种理论性、实用性、指导性很强的学术期刊,通过学习《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改进了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她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5.
郑立琴 《图书馆论坛》2006,26(5):241-243
为了一种图书馆情结,我这样奉献我的青春,这样度过我的岁月…… 1991年大学毕业时,全校有3个留校名额:学院学生办公室、新专业实验室、图书馆。我选择了图书馆。当时选择这个职业的直接原因是,我曾是图书馆首届学生民管会成员,深爱着里面众多的书籍和幽静的环境。有同学断言:“如果一直在图书馆工作的话,所有同学中,你将是最穷的”。没想到图书馆工作,一千就是十几年,并将成为我的终身职业。在当今社会一辈子只干一种清贫职业的人不算多,如果对图书馆没有深厚的爱恋是难以做到的。图书馆工作的酸甜苦辣、矛盾困惑都融入了这短暂而漫长的悠悠岁月。  相似文献   

16.
阎立中 《图书馆论坛》2006,26(6):313-313
《数字图书馆论坛》2006年第七期上刊登的“当前数字图书馆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一文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但读该文后,我认为有许多值得商量之处。该文在第一段写道:“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是物本管理,即以物为本的管理。在管理理念和管理过程中,以文献、书籍等实物为主要管理对象。整理、保存、收藏图书文献是传统图书馆的社会职责,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思想在长期衍变中趋于规范,而以多种载体为管理对象的数字图书馆打破了传统图书馆以实物为主要对象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由宁夏高等学校图书馆情报工作委员会、宁夏高等学校图书馆情报工作研究会主办、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图书馆承办的“我的图书馆情缘”演讲比赛于2005年10月19日下午在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区8所高校的19名参赛选手进行了激烈角逐,有6人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其中宁夏大学图书馆的史斌荣获一等奖;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的黄倩,宁夏党校图书馆的金涛荣获二等奖;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图书馆的包海燕、阎秋娟,宁夏医学院图书馆的郎燕,宁夏大学图书馆的梁晓瑾分获三等奖。另有12名选手获得优秀奖。宁夏大学图书馆与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图书馆获组织奖。  相似文献   

18.
董作红 《图书馆论坛》2006,26(5):248-249
时间过得真快,从1985年参加图书馆工作至今整整21年了。21年来我对图书馆从认识到了解,从了解到喜爱。现在我对图书馆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是因为我和图书馆是一起成长起来的,我经历了图书馆从闭架——半开架——全面开架,从手工编目到机读目录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少年时代已经是相当遥远的过去了,我又是一个对生活细节易于遗忘的人,因此每当与儿时旧友谈论往事,多半只有洗耳恭听的份,难以插上嘴。当然也有例外,脑海中有些往事并未如烟,例如8岁至18岁在湖北省图书馆的一段泛舟书海的经历,不少情景还历历在目,鲜明如昨。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普通的图书馆工作者。从迈进图书馆的大门到现在已经不停地走过了30个年头,我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火一般的热情都无私地奉献给了图书馆事业。从事图书馆工作原来就是我的理想,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领导真的让我干这项工作,当时喜悦的心情实是难以言表。虽然对这项工作的真正理解是逐渐取得的,但没有像一般半路出家的人要经历一段“认同”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