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她的一生颠沛流离,饱经沧桑。她用悲剧性的一生抒写着具有浓厚悲剧意识的作品,她受到新文化运动民主思想和反帝反封建思想的熏陶,得到了旷代人师鲁迅等人的扶持和奖掖。使她具有了反帝反封建、同情劳苦人民的思想,她的作品带有浓厚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2.
从1932年至1942年1月,萧红在不足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的约百万言传世之作,烙印着作者为探索救国救民真理而在人生旅途和文学创作道路上艰难跋涉的足迹,贯穿着反帝反封建,改造民族灵魂的思想主线,因而使之成为一个在思想内容、价值取向、审美追求以及艺术表现诸方面互相交融贯通,具有内在关联性的艺术整体,一个风采独具的艺术世界。其中,《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是两座并峙的高峰。《生死场》所体现的总体艺术构思,即把民族解放与民族自审和改造作为同一主题来思考,把反帝与反封建作为同一主题来表现,这是贯穿在她的全…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苏曼殊小说中“夜”意象的分析,揭示了作者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作者由积极走向幻灭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文学》是大学中文系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政治思想性很强的课程。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特提出下面几点意见,供参考:(一)切实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和特点:中国现代文学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学。它和旧民主主义文学的区别在于它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要推翻旧的,建  相似文献   

5.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我国人民进行的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她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人类历史上,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这场深刻的文化革命,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端。她是在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号召下,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新的阶段的标帜,它是彻底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运动,它带有辛亥革命所不曾有的姿态.五四运动之所以具有这个特点,从中国本身的条件说,是因为有了新的壮大的社会力量.毛主席说:"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  相似文献   

7.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跋涉》是她的第一部小说集。《跋涉》的写作绝非偶然,它是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学潮流与作者独特生活经历的有机契合进发出的火花,在当时的青年作家之中颇有代表性。《跋涉》在思想阐释和艺术表达上存在着诸多问题,这表明作者当时尚未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文学道路,但它为萧红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在萧红小说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下所产生的戊戌变法运动,是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中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午台的第一次演出,是一次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思想的一次大解放。毛泽东同志曾多次把戊戌变法和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并列,并把它们分别看作是中国人民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程度实行反帝反封建,建立一个独立  相似文献   

9.
萧红是一位自我体验型的作家,不幸的人生经历给她的创作带来很大影响。本文主要从儿童视角分析童年体验对于萧红创作的影响,从她经历的缺失性体验和丰富性体验两大方面对萧红作品进行梳理,我们会发现萧红将自己的童年体验艺术地转化在作品中,进一步体现爱的缺失,抒发内心的苦闷与孤寂,使她追忆童年,寻找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0.
一了解作者,出示学习目标 师:《我和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谁呀? 生:(齐)萧红. 师:萧红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她非常有才华,29岁的时候创作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大作家茅盾先生曾这样评价她,我们一起来读—— (出示) 《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师:这个评价非常高.可惜萧红是一个短命的作家,只活了31岁.如果今天她还健在的话,说不定还会得诺贝尔文学奖呢.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在你的眼中"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相似文献   

11.
七十年前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它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是中国从中世纪的封建蒙昧走向现代的民主与科学的转折点.七十年来,"五四"精神的火炬长明不息,"五四"精神在中国历史的洪流中不断发扬光大.如今,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发展已走过了十年的艰苦历程,现阶段,我们正在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总汇合。安徽在这一时期内兴起的民主革命运动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伟大斗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为近代安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一二十世纪初期,安徽和全国各地一样,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群众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不断发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正在酝酿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3.
"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1940年1月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着力建设的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在"第五时期"的体现和发展。根据毛泽东等人的阐述,这个文化的根本属性是"人民大众的",也就是"反帝反封建的";它在形式上应该是中国风格的,又是大众化的;它的建设途径必须是到大众中去。在这个思想的指引下,解放区文化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革命的知识分子投身到大众生活中去,民族斗争、阶级斗争和劳动生产成为文艺作品中压倒一切的主题,人民大众在作品中如同在社会中一样,取得了真正主人公的地位。毛泽东所期望的中国新文化体系终于确立起来。这个文化对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夺取革命战争和革命建设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近代史是我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了,怨是一部爱国主义不断发展的历史,统治阶级的爱国主义具有一定的反帝性和民族性,农民阶级的爱国主义具有广泛性,突出的反封建性和一定的反帝性,民族资产阶段的爱国主义具有反帝反封建性,也具有妥协性和动摇性,只有无产阶段的爱国主义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和高并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5.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篇《雷雨前》,至今读来震撼人心。它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同时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篇具有永久生命力的斗士散文。1930年,走出苦闷彷徨的茅盾,毅然从日本返回祖国,重新投入到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线,《雷雨前》就诞生在这个特定的背景下。在文章中,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这是一篇闪耀着反封建思想光辉的讨孔檄文,小说中的“狂人”是一个反孔猛士。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的形势下,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和无产阶级的迅速觉醒,以“五四”运动为标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为这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大喊大叫的《狂人日记》,一开始便在思想舆论阵线上显示了它辉煌的战绩。《狂人日记》发表于一九一八年。它以彻底的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树起了“打倒孔家店”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都反映和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要求,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内涵。但是由于两大思想体系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不同。二者在回答中国现代许多重大历史问题时又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尝试分析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及实践,归纳为三点,它顺应并推动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思想的发展,是爱国的、反帝反封建的、大众的,开创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普及科学教育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中,萧红无疑闪耀着熠熠光亮。萧红是一位在"五四"启蒙思想影响和熏陶下觉醒的女性,是一位拥有丰富情感、盖世才华和独特语体的作家。她的一生颠沛流离、短促悲凉,饱受被放逐的孤独和痛苦。她的文学作品正是其人生的写照。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优秀的文学巨著,其中,为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是一个聪明美丽、个性鲜明的女子:晴雯。她是深受作者欣赏和喜爱的一个角色,她有着超众的才能和伶俐的心性,虽身为奴婢,却"心比天高",没有一丝的奴颜婢膝。然而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却无法容忍这样的"奴婢",她的悲剧命运无可避免。在晴雯这一形象上,集中体现了作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