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农村报道出现弱化倾向,需要我们在城市化的前提下寻找突破瓶颈的方向和途径。为此,笔者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关注农民群体;二是在城乡经济联系中关注农业及农村经济;三是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中关注农村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苏南部地区.是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如今.苏南已整体步入工业化高级阶段的初期,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全国最小,人均储蓄存款达到23452元。对于苏南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如何办好对农广播节目,把中央精神落到实处.就必须结合苏南农村变化了的实际情况,真正贴近农民,搞好农村报道.扭转对农广播宣传弱化的现象。一.主体退隐和“新农民”崛起对农广播节目以前一直是苏南地区各家电台的重头戏.但是近年来由于苏南农业人口的分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的逐年减少,内外资企业的蓬勃发展.再加上对农广播节目经济效益较低.苏南地区专门的对农广播节目大部分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随着全国"两会"对"三农"的关注度提高,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工作的尤为重视,做好广播农业新闻报道也成为了电台的新课题.《乌鲁木齐新闻》节目农业版块的报道实践证明,广播记者"三农"新闻报道应该按照受众所需,一要把农业新闻做广、做新,二要在"四季歌"的报道形式和内容方面创新,使广播新闻真正成为指导农民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深受广大农民喜欢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4.
农业电视节目,以鲜活的可视形象和声音反映三农的新变化和新发展,新趋势,指导农业生产,为农民服务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实践证明:做好、做  相似文献   

5.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报刊明显存在着“城市化”趋向。且不说新兴媒体的定位与操作无不以城市、市民、市民生活为取向,就连历史上曾以农业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地市党报,近年来从读者的定位到版面内容,也存在着明显的“城市化”趋向。应该说,传媒的“城市化”趋向有其合理性。据统计,我国农村实际人口占全国人口近70%,而金融资产不到30%,社会购买力不到40%。由此可见,占人口少数的城里人是消费的主体,广大农民购买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三农”报道也一直是新闻工作的重点。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民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三农”报道重点也正在实现向调整农业结构、加速农业产业化、增加农业科技含量等方向转变。针对“三农”报道中的新趋向,探讨新时期“三农”报道的方法和思路成为新闻业务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两会年年召开,每年都是一场紧张而又严肃的新闻宣传战,其策划、采写、编排都有以往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有规律可循。但是,如何提高两会报道的"能见度",如何让两会报道更加"三贴近",让受众更加乐于接受,则是一个新课题。从被动走向主动——在议程设置中提高"能见度" 两会新闻基本分两块:一是议程及会议报道,二是与两会相关话题的报道。议程和会议报道是两会报道的规定动作,但规定动作的到位并不等于放弃自选动作。在两会各种纷繁话题中,抓住那些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进行议程设置,不仅可以提升传播效果,也是媒体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的体现。 1.在精神的对接点上进行议程设置。在武汉两会报道中,《长江商报》《武汉晚  相似文献   

8.
涉农科技报新农村报道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新农村报道的主要受众.笔者认为,面向农村发行的科技报在新农村报道中,要以农民为中心,以农民的需求作为报道的切入点,才能收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9.
苏南农村受众群分化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 到农民 ,人们会立刻联想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稼穑者”、“庄稼汉”形象。在农业为单一产业的传统农村社会中 ,农民角色呈现出超稳状态 ,农民维系着亘古不变的农业劳作者这一角色形象。然而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 ,在20世纪末 ,中国农村 ,尤其是沿海江浙地区的农村 ,这种绵延数千年不变的超稳状态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呈现出社会主体角色多元化的现代农村特征。从社会学角度看 ,角色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也是社会进步与活力的体现。农民这个庞大群体激烈的阶层分化 ,证明了农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按照美国未来学者阿尔温·托夫勒…  相似文献   

10.
从2005年8月起,《衢州日报》强力推出一组旨在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新农民"报道,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读者来信说,这些典型既反映了新农民的时代精神,又介绍了新农民的致富经验,鲜活生动,可读可信可学,为新时代的农民树立了榜样.这组报道能取得成功,与报社"让农民自己推荐学习典型",激活"三农"报道的做法分不开.  相似文献   

11.
毛飞军 《中国广播》2014,(11):22-24
县域对农广播是靠农村、农民最近的基层广播媒体。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对农报道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但农民接触信息传播渠道最多的仍然是广播。对农广播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守住阵地,突破重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继而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关键是在对象感上做足文章,下足工夫。一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关注农民收听广播,让农民听得到对农声音;二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关注对农广播人,从农民视角办节目,让农民爱听对农声音;三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办高质量的节目,让农民享受到广播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12.
农民报道中值得认可的价值取向:倾向于形象地报道农民,积极地关注农民;从事不同职业的农民生存生活状态。农民报道中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关注农民报道就事论事,缺少对题材的深层挖掘;农民仍被媒体边缘化,农民形象低度再现;女性低度再现,传统的性别权力关系观念在市场化媒体中明显存在;农民年龄结构失衡,农民报道失去了宏观意义上的客观性、真实性;把从事不同职业的农民视为身份意义上的农民,思维停留在城乡二元体制的旧观念框架中;报道中农民失语现象严重,没有摆脱传统的单向度传播模式;各地市场化报纸对农民群体的重视程度和人文关怀程度有弱有强,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关注"三农"是中央对新闻媒体提出的重要要求。近年来,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逐步改善、新时期农民的新要求,都需要记者去深入报道。同时,广袤的农村给记者带来足够多的新闻源,也为新闻报道创优提供了一片沃土。那么如何将鲜活生动的报道奉献给农民朋友,如何在这片沃土中采写优秀的新闻作品呢?一、依托大背景,反映时代主题在国家对三农重视的背景下,新闻媒体要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通过精心的组织、策划,采写反映时代主题,彰显新农村特色的报道,为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报纸面临着一个如何适应市场的问题,也就是新闻报道如何尽快实现由为计划经济服务到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角色转换问题.对于主要读者对象是农民的县市报来说,加强农业、农村和农民报道,让报道贴近农村市场,是迫切需要认真探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据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全国有将近2亿的农民工,而这些农民工大都集中在我国特大城市中从事社会劳动.这些农民工大都来自偏远的农村,当大批的农民涌入城市,农民工与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难免产生摩擦和冲突.调查显示,30%的农民工在广东工作,其次是上海和北京.一说到农民工,大家往往把该群体与这样一些特征联系在一起:穿得脏兮兮的、不讲卫生、说话粗鲁、不懂礼貌等.笔者的一项抽样调查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农民工的欠佳形象是怎么在我们的印象中形成的?这种形象是现代农民形象的真实再现吗? 除了少数个人与农民工直接接触产生的认识之外,大众对农民工的形象认知与了解主要来自大众媒体的报道.上述农民工欠佳形象的形成与大众媒体对农民工的相关报道是不是有着直接的联系呢?  相似文献   

16.
孝感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0%.《孝感日报》发行量农村占70%.农业、农村、农民,无疑构成《孝感日报》时事报道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时事报道首要的任务是报道新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在不影响报道新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同时,怎样对时事稿件进行再筛选,使时事报道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这就成为《孝感日报》时事报道中稿件编辑处理的新课题.为了在时事报道中唱响“农”字歌,《孝感日报》采取了四条措施:一是强化农村政策报道.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党和国家的政策和重大决策、举措,对农业生产经营产生直接的影响,广大农民最为关心.针对这种情况,地市党报的时事报道要迅速及时准确地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各个时期对农业方面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做到随发随登,注重时效性.根据稿件的重要程度,还要作好相应的编辑组版处理.今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孝感日报》将此稿放在一版头条,极受读者欢迎.4月24日,《孝感日报》还在报眼刊登了中共中央转发农业部《关于我国乡镇企业情况和今后改革与发展意见的报告》一文,也收到同样的效果.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国家颁发的专项法规,如《国务院通知严禁在农副产品收购中代扣代缴各种款项向农民  相似文献   

17.
刘琳  刘尚正 《青年记者》2012,(20):10-11
"三农问题"特指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是新闻宣传报道的重中之重.在激烈的媒体竞争格局中,地市级都市类报纸的发展无疑存在着诸多限制,但同时也面临着发行范围多为县城、乡镇这类"报业欠发达地区",有大量农村受众资源可发掘的机遇,因此积极做好"三农"报道,既有利于增加媒体在促进农村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的角色"分量",又有利于提升媒体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方晓红  贾冰 《新闻界》2005,(4):33-36
所谓媒体对农民形象的塑造,并非指的是一种文学性质的塑造,它是指媒体在长期的报道中对农民在中国社会整体发展中所处位置的标识,也是指媒体对农民在历史坐标中自身发展变化的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农节目的受众主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要想把对农节目办得让农民喜欢,除了要有强烈的"农味"和乡土气息外,还应该立足"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注重节目的创新性,使之成为农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进人九十年代以来,地市报纸面临共同的背景与新的情况是:一、改革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二、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党中央特别关注和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把农业摆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首位;三、越来越多的地区报纸随着地改市的变革改为市报.在这一新的形势下,如何认识、改进和加强事关国家大局的农业、农村与农民的“三农”报道?如何处理地报改市报后的城乡关系?是摆在地市州盟党报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近几年来,我们孝感日报在改进与加强“三农”报道方面作了从认识到实践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