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前结束的《欢乐喜剧人》第三季出现了明显的收视率与口碑等下跌,分析该问题发现不仅仅是喜剧综艺节目市场饱和与受众对节目丢失新鲜感等因素影响,而且严重同化的喜剧综艺节目趋向模式化,限制了喜剧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创新,喜剧综艺节目无法长期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意识与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娱乐节目的开发与创新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李梓琳 《视听》2022,(5):65-67
2014年喜剧综艺节目扎堆出现,呈现井喷之势,基本上由各大卫视与视频平台占领主要市场.但是近三年来,喜剧题材的节目呈现疲软状态,《欢乐喜剧人》等喜剧综艺节目高开低走.基于此,《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通过在内容引领、价值转型、表达升级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强势扎根荧屏,避免了喜剧市场主题和形式同质化、笑星人才断层、节目质量粗糙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喜剧电视综艺节目经过2014年昙花一现的"井喷式"爆发,至今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数量与其他种类综艺节目基本持平,节目类型也以真人秀型为主。中国喜剧真人秀节目中是否也会出现"现象级"节目?成功与不足有哪些?本文以《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为主要案例,对中国喜剧真人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路径进行了一定的思索。  相似文献   

4.
唐鑫萍 《视听》2023,(4):87-90
原创棚内喜剧脱口秀竞技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第五季除了节目本身的喜剧特性抓人眼球外,广告植入与其他网络综艺节目也有不同之处。节目通过“花式”口播、小剧场演绎、对话式植入、以“梗”联结等方式来植入广告,传达广告产品的功能、理念,丰富并扩展了网络综艺节目中广告植入的形式。同时,广告植入方式凸显出节目自身的喜剧特色和鲜明个性,为其他网络综艺节目的广告植入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综艺类节目出现在屏幕上,开启了全民观看喜剧的时代。其中,《东方卫视》推出了一档喜剧明星竞赛真人秀栏目《欢乐喜剧人》以其独特的定位和风格,受到受众的欢迎,体现了综艺节目的一种转向。本文对《欢乐喜剧人》的节目内容进行分析,考察其对喜剧的重新定位和诠释,以及这种重新诠释如何改变受众对喜剧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张婧 《东南传播》2021,(7):104-108
本研究探讨了我国网络综艺真人秀节目中的受众体验与娱乐教育说服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70位研究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最终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观众在观看网络综艺真人秀时会同时获得"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逃避性体验"以及"审美性体验"这四种受众体验,其中,"教育体验"是最强烈的受众体验;第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四种受众体验均与娱乐教育说服效果之间呈现正相关,即受众体验越强烈,接受娱乐教育的说服效果也越好.基于此,本研究对我国娱乐综艺节目的 创新和发展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综艺节目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挖掘新的娱乐元素,以期给观众带来更多元更丰富的受众体验;第二,综艺节目中嘉宾的选择要贴合节目主题,并积极给社会传递正能量;第三,综艺节目的 内容设置中应该适当加强娱乐教育内容的比例,以便带给受众更多的教育体验,同时提升节目的 娱乐教育说服效果.  相似文献   

7.
《传媒》2018,(10):6-7
李冬梅:就目前来看,网络综艺与电视综艺节目在客观上存在着竞合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茁壮成长的网络综艺不断争夺着电视综艺节目的各种资源,由此形成的"鲶鱼效应"更是使电视人不得不寻求创新的路径;另一方面,两者的合作互补可以促进电视综艺节目整体的良性发展.节目内容资源领域的竞合带来节目类型的多样性,人力资源配置领域的竞合促进了人才的流动,受众资源领域的竞合满足了用户的多元需求,广告资源领域的竞合为广告商提供了更多选择.较之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网络综艺节目更加重视细分受众市场,注重实时、垂直、体验和交互,可以凭借可观的资金投入和创新研发获得高人气和高关注.这背后离不开网络综艺节目在媒介技术领域、人力资源领域、受众市场领域等的深耕细作与创新实践.在"溢出效应"的带动下,电视综艺节目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也不可避免地获得了创新驱动,在借鉴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中寻求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罗悦  肖文甲  贾超明 《东南传播》2016,(12):135-136
喜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的成功既是对当下国内受众需求的真实体现,也是将传播理论运用到喜剧综艺节目中的典范。本文主要分析了《欢乐喜剧人》在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使用与满足等理论方面的具体实践,并对喜剧类综艺节目如何实现快速迅猛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刘洋 《声屏世界》2017,(4):45-47
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创作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样态,其中综艺节目是受众喜爱的节目形式之一.然而,平民化时代的来临,把人们带入到全民狂欢的时代.很多城市广播电台不断增设娱乐节目,挑选能制造笑声的主持人,制作以"娱乐"为主菜的文艺大餐,在吸引了不少受众持续关注、乐在其中的同时,也存在娱乐至死、片面娱乐的现象.我们不禁要反思到底需要怎样的广播电视节目,又该如何娱乐.  相似文献   

10.
丁靓琦  吴桐 《今传媒》2020,(4):123-126
本文聚焦当下观察类综艺节目文化现象,以此类现象级节目《心动的信号》为案例,采用深度访谈法,探究该节目受众的收视心理以及对该节目的解码机制。研究发现,受众在观看节目时具有猎奇与窥私、代入与补偿、求知与待证、从众与消遣的心理诉求;并采取了支配式、协商式、对抗式和支配-对抗式的解读方式。节目创作者应在"迎合"和"引导"受众需求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充分考虑受众解码方式的多元性,站在受众的角度进行合理编码。  相似文献   

11.
彭渊 《传媒》2018,(8):60-61
《今夜百乐门》于2016年9月至12月在东方卫视播出,共播出12期.通过邀请嘉宾录制参演,每期都以6~8个场景喜剧的现场表演来架构起节目内容,并以精巧用心的剧本设计、节奏紧张的场景转换、常驻演员的精彩演艺、话题嘉宾的活力参演和主持人金星的个人特质,形成了该节目独特的多重叙事特点,在同类喜剧综艺节目中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2.
乔婕 《传媒》2021,(6):64-66
在网络综艺节目如火如荼的今天,如何创新节目模式以获得市场,取得不同代际受众的认可,是各类网络平台共同面临的一大挑战.在这种背景下,B站跨年晚会的成功给网络综艺节目提供了创新思路.本文分析了B站跨年晚会的成功经验,即通过打造"属于年轻人的晚会"激发用户共情与共鸣,借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打造年轻人喜爱的节目,以求同存异理念主导打通代际文化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13.
《吐槽大会》节目自开播以来大受观众喜爱,节目的背后涉及节目组独具慧眼的选人、精准而独到的吐槽策略与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吐槽大会》的成功有助于喜剧脱口秀节目的本土化发展,并为中国综艺节目建立与维持"公众—组织"关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传媒行业快速兴起,娱乐产业日渐丰富,综艺节目的数量飞速增加,在这些节目中,《王牌对王牌》节目脱颖而出,成为综艺节目中的佼佼者。本文致力于对《王牌对王牌》节目的研究,探析综艺节目该如何寻找创新发展之路。本文以《王牌对王牌》为具体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王牌对王牌》节目创新的背景,其次剖析了《王牌对王牌》节目在传播内容、游戏环节、叙事方面进行的创新。最后得出结论,未来综艺节目发展要打造品牌文化、宣扬真善美的理念、以受众为本位、注重与受众的互动。  相似文献   

15.
现如今,海外引进的综艺节目在大陆层出不穷,电视节目制作的策划们每天都在想方设法地抓住受众的眼球,但一味在电视机前被动接受信息的轰炸是观众早就厌倦的模式。央视综艺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以全新智慧型文化栏目的身份在大陆综艺节目阵营中崭露头角。该节目由崔永元主持,节目的亮点在于,对于参演嘉宾"一切都是未知"。这种新颖类型节目的出现引发了社会业界关于引进类节目的关注和热议。本文以《谢天谢地你来啦》为例,浅析中国综艺节目从引进到改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6年,中国喜剧综艺又出现扎堆热的现象,然而相比2014年,喜剧综艺节目的模式更趋于稳定和成熟,也呈现出"跨界"星素"结合等新看点,节目形式和内容一定程度上得到创新.然而这种创新是一种"伪创新",同质化现象依然严重,同时伴随着低俗搞怪的不良现象.面对网络综艺的竞争、喜剧人才消耗速度快等挑战,喜剧综艺应该以内容为身躯,以喜剧精神为灵魂,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相似文献   

17.
电视综艺节目是当今电视媒体非常重要的节目类型,其发展已进入瓶颈时期,克隆化、同质化成为电视媒体人必须解决的问题。2011年5月,深圳卫视一档全新的怀旧类综艺节目《年代秀》的开播,无疑让电视受众、电视媒体人眼前一亮,在栏目的策划中通过对代际元素的合理运用,可以让不同年龄阶段的电视受众在节目中找到各自的情感共鸣,有效解决了电视综艺节目仅为年轻人制作的问题,扩大了受众范围。它的开播开创了电视综艺节目新的节目形态,有效地解决了电视综艺类节目的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谭亚玥  姜雯 《视听》2022,(3):26-28
近年来,以《脱口秀大会》为代表的喜剧脱口秀类网络综艺节目迎来井喷式发展.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看,此类节目通过消解传统的话语权威、塑造荒诞的叙事风格和构建多维的交互空间,借助去中心化的人员组成、星素互动的表演形式、紧跟热点的话题选择、荒诞颠覆的赛制设计以及多屏联动的互动模式等,实现了与受众之间的高质量交互传播,在赋予年轻群...  相似文献   

19.
2016年对喜剧综艺市场来说,是炙热的夏天.索福瑞收视率调查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结束后,省级卫视收视率排名出现了较大变化,东方卫视从2015年的第六跃至2016年的第一,而对此贡献最大的是《欢乐喜剧人》这档喜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第二季以2.79%的平均收视率, 3.67%的最高份额将观众牢牢锁定在荧屏前.同时,这档喜剧节目还凭借网络播放量、百度指数、微博话题阅读数等多项优异指标荣获2016年度国民品牌综艺节目,又一次引发了大众对戏剧综艺节目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下,失去了原本"内容为王"的比较优势,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传统媒体重新吸引受众,就要结合平台与资源的优势,加深技术应用在节目中的影响,从而加强受众与用户之间的粘合度。《国家宝藏》自播出后获得广泛好评,不仅优化了传统媒体中节目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而且挖掘了新媒体技术在综艺节目中的应用。文章通过分析《国家宝藏》的成功,阐述传统媒体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