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我国已进入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集中爆发期,环境群体性事件需要回归到法制的轨道上来.在风险社会背景下,环境行政机关规制风险活动要符合现代法治意义下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这就决定了环评的“双重属性”.我国环评制度具有其功能定位不当、公众参与机制欠缺的现实不足,导致环评结果在很多情况下只具有合法性而不具有合理性,这是导致什邡等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在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倒逼下,环评制度面临着重构,它应该成为实现风险沟通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繁的发生扰乱了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首先通过对群体性事件基本概念及发生机理的阐释,引出公众参与对当前社会管理的价值意义,最后从完善机制、加强政府建设、推动公民社会发展,增强公民主体意识等三个方面来探究群体性事件频发背景下公众参与治理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3.
大量邻避设施的建设引发了一系列群体性事件,邻避设施对社会公众有广泛的影响,这类事件的发生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了推动我国的法治进程,从法律的角度探求这一问题的规避路径显得尤为必要.笔者在认真研读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结合现实发生的案例,试图以法律为视角,着重分析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其中存在的决策缺乏公众参与,程序不正当;立法存在空白,司法维权艰难这两点原因提出:合理决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完善立法、加强监督、畅通司法救济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公众舆论对于政党及政府获取政治权威及执政合法性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政府进行政治治理及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本文指出,公众舆论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公众舆论主体呈现群体极化倾向和从众化特征,舆论客体呈现相对集中化特征。理性公众舆论具有信号灯预警功能和监督机制功能,有助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范与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理性公众舆论的建构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的措施实现: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净化网络环境,提升公众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建构文化精英舆论引导,社会公众话语主导模式;加强舆论监督,建立政府、媒介与理性公众舆论三者健全的结合机制与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期,环境监管形势依然严峻,环境违法违规案件高发频发,突发性环境事件以及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环境群体性事件尤以环境邻避冲突居多,不仅不利于社会稳定,也危害了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信任关系.其实,建设生态城镇与环境邻避情结并没有冲突.邻避冲突重在预防,而不是事后处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避免环境邻避冲突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制度还需要健全.为了弥补政策环评的不足,应进行邻避冲突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控制环境邻避冲突,必须坚持“环评优先”,重视城市规划环评,尤其要重视公众参与,建立环境公共事务的民主协商机制,从而推进美丽中国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我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矛盾的凸显时期.在这个时期,群体性事件出现频发的态势.通过逻辑推理可知,直接利益冲突是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最根本原因,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人员聚集,治安恶化、干群关系紧张、警民矛盾突出,不法分子及黑恶势力的趁虚而入是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三个重要因素.当前最为重要的是畅通民众的利益表达渠道,不断强化政治参与的制度性供给,建立起科学地预防群体性事件的体制机制.与此同时,政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要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慎用警力.  相似文献   

7.
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正确认识新媒体对群体性事件影响的机制,深入探究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特征,这对于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媒体对群体事件存在显著推动作用,新媒体信息获取越便捷,新媒体的信任程度越高,个体对群体性事件的参与程度越高。社会态度是新媒体影响个体群体性事件参与的重要中介因素。新媒体的信任程度越高,个体的社会态度越倾向于负向消极,群体性事件的参与程度越高。新媒体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中介效应,但其影响机制还有待更多经验研究的进一步验证。资源动员能力同样具有一定中介效应,但其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检验,围观效应的中介效应则不显著。信息来源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对于个体群体性事件参与程度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增强民众对政府媒体的信任,从而改变民众的社会态度是增强群体性事件治理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公众参与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也是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法关于公众参与的实体方面和程序方面的法律规定不尽完善,致使公众参与制度在现实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探讨我国环境公众参与制度在实体和程序方面的不足并加以完善,进而实现公众参与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应有的效能。  相似文献   

9.
公众参与体制及其制度化参与意识和公共信息共享体制的欠缺,社会转型期利益矛盾的积聚,使得突发群体性事件具有其主体的群众性与事件的突发性,数量的递增性与危害的严重性。活动的组织性与择机性,发生领域的广泛性与参与人员的庞杂性以及处置的复杂性。建设回应型政府,才能有利于提高社会对于政府的认同,提高政府对于社会的诉求予以及时回应的动力、能力及其约束,从而,有效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我国发生了多起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从发生数量、参与主体、发生原因、事件形式来看,都具有较鲜明的特.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因社会资源的分布不公、利益格局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积累,二是一些地方政府和部分公务员不能依法行政、勤政爱民、廉洁自律,三是利益诉求渠道缺失。必须采取标本兼治的有效措施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维护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制定在积累政府合法性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最近几年频频发生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却暴露出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诸如片面追求高GDP目标、信息不对称、利益博弈主体参与不充分以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通过转变观念、保障各利益博弈主体参与权、完善信息公开机制以及风险评估机制等路径,来均衡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从而确保公共政策制定的可接受性、科学性以及合法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深入,我国进入了社会矛盾与冲突的高发期,群体性事件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加,而且破坏性也显著上升,呈现出了一种向非现实冲突转向的特点,通过冲突释放敌对、不满的情绪成为了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目的,对社会秩序造成了更大的破坏。对群体性事件的非现实冲突转向进行研究,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过程和社会背景因素上找出这种转向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对降低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破坏程度,维持社会长治久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建设服务型政府,离不开社会组织对社会治理的积极参与。当下,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主要受政府组织因素、利益主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制度失范等因素的影响。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应积极构建现代化的社会组织体系,社会组织对自身进行精准定位,千方百计争取有力的社会支持,以及构建完善的服务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实际调查研究,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性低主要是由于公众环境意识普遍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同时也缺乏从制度上保证公众参与的权力、途径和方法。这两方面问题的深层原因则是公众环境道德的水准不高,因此,从社会道德层面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道德水准和确立维护公民环境权的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公民社会”,公众参与是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原则。安徽乡村环境治理中,政府组织为公众提供的参与渠道明显偏少;乡村环保NGO作用有效性极其有限;末端参与是公众参与其间的最主要方式。深究其因源于基层政府角色定位模糊,促动公众参与的意愿不高;县域环保NGO病态发育的整体态势;公众的环境责任意识较弱,缺乏环境治理热情。欲以环境“善治”而创设乡村“三美”之景,尚需要明确政府职能,切实推行民主化决策,调动公众参与热情;做好简政放权,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增强互动、密切合作;完善县域环境法规,有序推进乡村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公众参与立法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方面,既有利于法的执行,又是对公权力的监督。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立法正如火如荼展开,但是还有不少尚需改进之处。参与途径主要有立法听证、立法建议、立法辩论以及组建民意集团等形式。当前仍需建立健全我国公众参与立法的机制,以促进公众广泛、有序地参与到立法中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其范围不断扩大,涉及民众较为广泛,处理难度逐渐加大,已经成为影响广西社会管理的一个热点与难点问题。因此针对广西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索解决广西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解决路途,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富民兴桂的总体目标,促进广西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考察贵阳市环境保护立法后,认为该市地方环保立法具有较多的地方特色,建有生态城市法规体系,但也存在立法指导思想不明确、责任机制不健全、公众参与缺乏保障等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环保优先原则、强化环保程序立法、尝试地区联动立法等建议,以期对全国的地方环保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