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物理化学概念多而且很抽象,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物理化学的学习质量.因此,在物理化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概念教学.具体做法是从科学史的视角增强对概念的理解;从其他学科的视角促成对概念的理解;从建构概念的知识网络的视角优化对概念的理解;理论与实际结合,从应用的视角拓宽对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种子,所有学习活动都离不开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概念学习是一种自主建构的过程,需要引发学生深度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在基础性教学中建构,借助结构化的材料,对概念进行多元表征,经历概念从过程到结构的理解;在支持性教学中应用,借助原型和变式,纠正概念的认知偏差,经历概念的多重建构、解构和重构;在整合性教学中联通,建立概念网络节点的联系,实现大单元的网络建构。  相似文献   

3.
基于现实的以及教师个体理解的教学实践是"从数学走向儿童"的,而基于儿童理解的教学实践则是"从儿童走向数学"的。"从儿童走向数学"的教学实践具有基于儿童理解、展示儿童理解以及发展儿童理解的特征。"从儿童走向数学"的教学实践建构主要从儿童世界出发,以儿童的视角重新解构书本,重新解构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教师的教学意义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4.
基于现实的以及教师个体理解的教学实践是"从数学走向儿童"的,而基于儿童理解的教学实践则是"从儿童走向数学"的。"从儿童走向数学"的教学实践具有基于儿童理解、展示儿童理解以及发展儿童理解的特征。"从儿童走向数学"的教学实践建构主要从儿童世界出发,以儿童的视角重新解构书本,重新解构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教师的教学意义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基于单元整体,从注重学生思维参与的视角,通过实际问题背景分析紧紧抓住一次函数“变化率恒定”的特征,尝试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突出函数本质和建构函数模型的环节,为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搭建脚手架,铺设概括路径,问题驱动引导,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  相似文献   

6.
复合函数一直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难点,现有的教学设计普遍注重于复合函数“数”的表示,忽略了“形”的特征,导致大多数学生对复合函数的理解停留在机械记忆的阶段,不能建构良好的概念图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探究了信息技术在复合函数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让学生对复合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判断方法“同增异减”有更直观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正>一、变构学习模型的概念界定20世纪80年代安德烈·焦耳当借鉴皮亚杰、巴什拉以及维果茨基的理论,提出了变构学习模型,整个概念体系包括五个复杂参数,P:问题;R:参照系;M:心智处理;N:语义网络;S:意义符.它们相互联系,互相制约,它们之间的转化不是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函数([1]).焦耳当认为学习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建构过程,而是概念先解构、后建构、再解构、再建构不断交替周而复始的过程([1]).焦耳当认为学习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建构过程,而是概念先解构、后建构、再解构、再建构不断交替周而复始的过程([2]).基于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8.
在“函数的单调性”的教学设计中,安排如下教学环节:创设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互动建构,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回味辨析,加速概念的内化过程;交流反思,升华对概念的理解.凸显核心概念的思想价值,体现了研究函数性质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函数的单调性”的教学设计中,安排如下教学环节:创设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互动建构,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回味辨析,加速概念的内化过程;交流反思,升华对概念的理解.凸显核心概念的思想价值,体现了研究函数性质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学生解题过程是内化知识与方法的过程,是从有知到认知的过程.在行动认知过程看来,知识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不断对事物进行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得以深化.从听懂会做,是从积累到内化的过程,学生积累了很多现象、概念、规律、模型、方法与策略,在不断与积累的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内化成自己的相对稳定认知结构,一种稳定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1.
数学概念学习中,概念理解是首要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数学概念的获得是一个对概念心理表征的构建过程;相关的数学概念表征的调查研究也证明了数学概念表征与概念理解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根据学生在数学概念学习中,对因概念表征缺失引起的概念理解障碍进行认知分析。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教学理论中最为核心的概念,对不同时期教学论教材中的教学概念变迁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认识主流教学观念的变化。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我国对教学概念的主流认识相继受到日本具有赫尔巴特学派倾向的教学理论、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苏联教育学和教学论的影响。80年代后,我国对教学概念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普遍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相统一的教育活动。不同时期的教学概念对"教学的教育性"问题的表述,反映了教学概念通常不是对客观存在的教学的描述,而是对应然教学的一种规范。这种规范性的教学概念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引领功能。  相似文献   

13.
"科学概念"是当今科学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美国FOSS教材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科学素养的基准》两大文件的指导下,宏观上以"理解性地学习科学概念"作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具体构建了有层次的科学概念的内容体系,并通过观察和实验落实学生科学概念的获得,最后,以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表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科学概念。以上这些,都值得我国在编写科学教材时借鉴。  相似文献   

14.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地"绿化"为一种生态理论,或者否定马克思主义包含的生态学思想及其价值,都没有全面、准确地把准马克思主义独特的思维方式,忽视了从方法论的角度反思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致思路径,包括由实践思维方式支配的哲学观、在生成着的过程中把握的存在论、主客体统一和互动中的历史辩证法等,而这些恰恰是理解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对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标准和高要求,这意味着城市管理专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城市治理理念为根本依循,通过专业课程建设,在思维上实现以借鉴西方经验为主转向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在价值观上从关注物的环境转向以人民为中心,在认识论上从简化割裂的现代工程思维转向整体性综合性的系统观念,在工具观上从单一的手段创新转向手段、模式、理念的全方位创新,推动城市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学概念是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小学生科学概念学习的两个阶段———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是通过科学理论的解释和预测功能联系起来的。从小学生的科学认识过程入手,从解释和预测功能视角出发,对北京市小学科学教学评优视频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在科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注重概念结论,忽视方法引导;注重概念获得,淡化概念应用;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未能协调。提升小学科学概念教学质量的对策为:概念获得的过程与方法并重,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缺一不可,概念获得和概念应用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7.
A concept of life span motor development is presented. Evolution of the author's concept of motor development is traced from its beginnings in classic developmental theory rooted in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Influenced by contemporary motor control theory and the writings of Milani-Comparetti, mechanistic models of nervous system function were abandoned in favor of active organism concepts. Application of classic developmental theory to the practice of physical therapy led to a specific focus on righting behaviors and eventual discovery of the limitation of classical neurodevelopmental theory for the explanation of adult motor behaviors. The author's current research focus is summarized; it was formulated from a perspective of lifelong development and is directed toward describing age related movement patterns in a series of righting tasks.  相似文献   

18.
林恩·埃里克森建立的“知识的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以“大概念”组织单元的原理和机制。该模型分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事实性知识,有“事实”和“主题”两个层级;第二层面是概括性知识,主要有“概念”和“概括性理解”两个层级。在教学中需依赖具体的事实性知识去发现或获得某一概念,经由理解某一概念构成一种“概念性视角”,凭借“概念性视角”去处理相应主题的具体事实。在两个层面相互作用的认知探究过程中,建立某一概念与其他概念的联系。“概念性理解”就是“由事实性实例支撑的真理”,可称为“概括性知识”。从学习内容的角度,“大概念”实际上是跨学科或学科“核心的概括性知识”。  相似文献   

19.
论客家文化背景下的乡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乡土教育这个理念逐渐引起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利用客家文化里的课程资源对客家青少年进行乡土教育,使他们了解自己、认识乡土、发展健全的乡土观念,从而获得积极的乡土认同,这样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族群观。可以通过开设独立的乡土教程、建立地方文化数据库、培训师资、编写校本教材等途径对客家青少年进行有效的乡土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